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工商管理本科论文)

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研究(工商管理本科论文)

目录一中小企业的界定(概念)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对各行各业中小企业进行界定.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中小企业是国民经的重要组成部分2.中小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3.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4.中小企业为满足市场多样化需求起到拾遗补阙作用5.中小企业的就业“蓄水池”作用6.中小企业对技术革新的推动作用三中小企业发展面临的问题1.企业外部因素分析欧债危机、金融危机导致国外市场需求下降进口国贸易保护导致出口受阻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涨,企业经营压力大某些领域国企垄断,导致内部市场难以拓展融资困难,发展受阻缺乏有效的竞争约束机制,竞争无序(知识产权得不到有效保护)承担的税费负担重2.企业内部因素分析信用观念缺失,信誉较低管理不规范,财务制度不健全规模小,实力弱,企业力量单薄产品单一, 经营风险大对人才作用不够重视,人才流失严重经营者素质不高,管理水平低下自主创新能力薄弱,可持续发展能力差;不重视优秀企业文化营建四中小企业发展问题的对策研究1.健全法律制度,规范市场秩序2.制定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方针政策3.重视人才,充分发挥人的智慧4.加强内部管理,形成科学的管理机制5.“小而精”的产品发展战略6.采取联合经营战略,增强抗风险能力7.企业自主创新,树立品牌8.与高校进行技术研究合作9.拓展新的服务模式和业务渠道10.培育优秀企业文化,支撑企业可持续发展五总结重申中小企业对我国经济发展及社会生活的作用,明确政府及企业自身在解决企业发展问题过程中的责任.一中小企业界定所谓中小企业,根据我国《中小企业促进法》规定,是指在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依法设立的有利于满足社会需要,增加就业,符合国家产业政策,生产经营规模属于中小型的各种所有制和各种形式的企业。

为便于界定,《中小企业划型标准规定》对其作了划分,该规定把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营业收入、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一、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和《国务院关于进一步促进中小企业发展的若干意见》(国发〔2009〕36号),制定本规定。

二、中小企业划分为中型、小型、微型三种类型,具体标准根据企业从业人员、、资产总额等指标,结合行业特点制定。

三、本规定适用的行业包括:农、林、牧、渔业,工业(包括采矿业,制造业,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建筑业,批发业,零售业,(不含铁路运输业),,邮政业,住宿业,餐饮业,信息传输业(包括电信、互联网和相关服务),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房地产开发经营,物业管理,租赁和商务服务业,其他未列明行业(包括科学研究和技术服务业,水利、环境和公共设施管理业,居民服务、修理和其他服务业,社会工作,文化、体育和娱乐业等)。

四、各行业划型标准为:(一)农、林、牧、渔业。

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

其中,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工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三)建筑业。

营业收入8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8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6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3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3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3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四)批发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4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5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五)零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5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六)交通运输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3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2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七)仓储业。

从业人员2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八)邮政业。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3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2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九)住宿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餐饮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一)信息传输业。

从业人员2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三)房地产开发经营。

营业收入2000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1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5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及以上,且资产总额20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营业收入100万元以下或资产总额20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四)物业管理。

从业人员10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3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1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营业收入5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0人以下或营业收入5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五)租赁和商务服务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20000万元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8000万元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且资产总额100万元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或资产总额100万元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十六)其他未列明行业。

从业人员300人以下的为中小微型企业。

其中,从业人员100人及以上的为中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及以上的为小型企业;从业人员10人以下的为微型企业。

二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和作用1.中小企业是国民经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企业在国民经济中处于重要地位,正逐步成为发展社会生产力的生力军。

中小型企业是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我国各类工业企业数量到2004年已达到1000万家,其中中小型企业家占整个企业总数的99%以上;资产总数占全部企业资产的55%;创造了70%的新增工业产值;提供的税利占%,提供了出口额的60%;中小型企业在我国县级经济中更处于主体地位,成为地方经济发展的骨干力量。

在经济发达的国家,虽然大型企业占据主导地位,但中小型企业依然是重要力量,不可忽视。

以美国为例,1991年小型企业为2050万家,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全国的39%,销售收入占全国的%。

日本1993年统计的企业数为万家,占全部企业数的%;制造业的工业产值中,中小型企业占%。

德国有中小型企业190万家,占全德国企业的99%,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占48%,占出口额的40%和营业税额的66%。

意大利的中小型企业有90多万家,占企业总数的99%以上,出口额占51%左右。

以上事实说明,随着经济的发展,中小型企业在国民经济中的重要地位不是在削弱,而是在加强。

2.中小企业在农村经济中处于主体地位改革开放十几年来,我国乡镇企业迅猛发展,异军突起,已成为我国农村经济的主要支柱。

而乡镇企业绝大多数也是中小型企业,主要是小型企业,它有利于集中农村零散的资金和利用分散的资源,有利于吸收农村过剩的劳动力,因而发展快。

目前绝大多数地区乡镇企业创造的国民生产总值已占农村社会生产总值的一半以上,经济发达的农村,甚至占3/4,或4/5以上。

总之,乡镇企业已成为农村商品生产和商品流通的主要和直接的承担者,称为乡镇集体收入和农民家庭收入的主要来源。

农村中小型企业的发展加快了我国农业现代化的步伐,推进了农村工业化和农村集镇的城市化的进程,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的一大特色。

3.中小企业是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和助手中小型企业就其势力来说,是无法与大型企业竞争的,也的确有不少中小型企业在竞争中或被大型企业“吃掉”,或被排挤,或被淘汰。

但又有不少中小型企业在竞争中壮大,成为“小巨人”式企业,成为大型企业不可忽视的对手;更有相当多的中小型企业成为大型企业不可缺少的伙伴或助手。

大型企业为了变得更大,走“整机”或“整车组装”的路子,以迅速扩大生产能力。

必须进行生产改组,走专业化协作的道路,必然要把原来大型企业自己生产的很多零件、部件、元器件的生产或原料的生产扩散出去,由城乡中小型企业来配套协作生产。

大型企业实行规模化、多样化和集团化经营,就带动着一大批中小型企业一起发展。

因此,中小型企业就成为大型企业发展不可缺少的“伙伴”,或不可忽视的“配角”、“助手”,它们相辅相成,相互促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