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实践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实践与策略研究【开题报告】

Williamson(1985)在交易成本理论中认为,由于要素、产品、资本市场的不完善,节约市场交易费用是企业并购活动的唯一动机。
Peter M.Senge提出了学习型组织理论。学习型组织理论认为,组织的多元化是组织学习的重要方式和源泉,跨国公司的投资国籍多元化和市场多元化或者两者的结合,会提高或增加组织的技术水平和市场知识。
在我国,跨国并购起步比较晚,因此在这方面的研究比较零散,信息不够全面,数据也不够精确。因此,国内学者研究跨国并购主要集中在宏观研究上。
(1)跨国并购的方式。李梅(2010)把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方式概括为:直接并购、组建合资公司并购、新设控股公司并购、境外子公司并购、换股并购。而魏彩慧(2006)认为跨国并购的方式从并购企业与被并购企业的经营相关性上可以分为领域加强型、领域扩张性和领域开拓型;根据并购手段的差异,可以分为直接并购和间接并购;从支付方式上看可以分为现金并购和股票并购。
据浙江省商务厅统计,“十一五”期间,浙江省境外投资额从2006年的3.91亿美元猛增至2010年的40.2亿美元。2010年,浙江省境外投资机构属和投资额均居全国第一,海外并购数量和规模均居全国各省区市第一。目前浙江省企业已在境外建立了7个国家、省级工业园。2008年下半年因美国次贷风波引发的一场全球“金融风暴”,袭击了外向度很高的浙江民营企业,然而,勤劳聪明的浙商们不仅摆脱了“金融风暴”带来的危机,而且在危机中发现了良机,找到了商机,当欧美一些企业面临困境甚至破产局面时,浙商们已经忙着开始抄底大并购了。
除了对跨国并购的研究外,巴特利特和戈歇尔(1986)提出了子公司角色理论。后来的学者Poter、Prahalad、Doz、White、Poynter等人进行了海外子公司的研究,发展了这一领域的成果。在跨文化管理理论这一领域中,霍夫斯泰德提出、发展和验证了“五要素模型”。Trompenaars’s、Hampden-Turner在此基础上,归纳总结出文化差异的7个重要方面。
跨国并购是浙江企业做大做强的必然途径,正如著名经济学家斯蒂格勒所言:“世界大公司无一不是通过并购迅速成长起来的。”通过并购,浙企可以获得战略性自然资源、避开贸易壁垒开拓国际市场、获取国外先进技术及相关经营资源等。但是总体而言,浙江企业海外并购还处于初级阶段,经营经验不足,能力较弱,并购过程中还面临很多障碍和风险。研究浙江企业海外并购成长的过程,总结经验教训,寻找浙江企业跨国并购的健康发展之路,具有重要意义。2.国内 Nhomakorabea研究现状
在现代经济全球化的背景下,跨国并购正在迅速崛起。对于跨国并购的研究也越来越受全球的重视。
Hannah和Kay(1977)最早提出企业价值低估理论,他们认为企业的真实价值或潜在价值未能得以反映。后来Vasconcellos和Kish(1998)发表《跨国并购:价值低估假说》一文,认为目标企业价值低估也是跨国并购的主要原因之一。
(2)浙江企业海外并购的现状。浙江大学国际经济研究所长赵伟教授的研究发现,中国、印度将是并购发起企业的主要集聚地。而日益壮大的浙江企业已经成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一支主力军。张海芳、刘培齐(2006),指出浙企并购的领域集中在制造业,浙企海外并购尚处于起步阶段。“走出去”的企业以贸易企业为主,真正具有国际化需求并具备国际化能力的企业仍然寥落星辰,而能通过跨国并购成功实现跨国发展的企业更是屈指可数。韩杰(2011)指出“大力实施‘走出去’战略,是我省在全球经济分工新定位和参与国际经济合作竞争中构筑新优势的重要途径。”
开题报告
国际经济与贸易
浙江企业跨国并购实践与策略研究
一、立论依据
1.研究意义、预期目标
研究意义
在当今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技术的帮助下,跨国资本流动对世界经济的影响具有越来越重要的影响,特别是跨国并购已经成为全球对外直接投资最主要的方式。进入2007年,跨国并购出现了一个重要特点:新兴市场的企业在跨国并购活动中已经日益稳固地确立了其作为买家和卖家的双重地位。与2006年比,中国的交易量上升了47%。浙江企业在中国企业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在近年的海外并购中也发挥着重要的作用。跨国并购在浙江虽然起步较晚,基础薄弱,但是发展迅速。为此,在经济全球化、贸易一体化背景下研究浙江企业的海外并购问题意义重大。
预期目标
有关我国海外并购的文献和著作很多,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分析方法,提出了较为详尽的论据,提出了鲜明的观点和政策建议。但是对于浙江省海外并购的研究文章为数不多,而且相关的研究还大多比较零散,或者分析方法过于简单。鉴于目前浙江省跨国并购的不断发展,本文决定以浙江企业跨国并购为研究对象,试图通过对浙企跨国并购的数据来分析浙企跨国并购的发展,并结合案例来剖析浙企跨国并购中遇到的困难以及值得借鉴的地方,了解和研究浙江企业总体面临的难题,浙企跨国并购的领域、方式、动因,研究浙江企业跨国并购的相关问题。这对于浙江省实现跨国并购量和质上的同步增长具有指导意义。
(3)浙江企业海外并购的动因。谢碧琼、贺慈浩(2006)结合华立跨国并购案例,分析目前浙江民企海外并购的动因,浙江的耕地资源和化石燃料资源短缺、融资难度加大、劳动力资源优势正在弱化以及国际上对浙江出口商的反倾销是促使浙企海外并购的外在原因。而赶超强者、获取先进技术、优化资源配置是浙企海外并购的内部因素。徐艳、熊永芳(2008)、张海芳、刘培奇(2006)、徐剑锋、罗春华(2009)也对浙企海外并购的动因进行了分析。
(4)浙江企业海外并购的特点。浙江商务部办公厅发布的第14期商务简报---走出去专刊(2010)浙企海外并购的主要特点有并购项目迅速增加,规模不断扩大;民营企业是浙江省海外并购的投资主体;立足主业,把握时机是海外并购成功的主要原因;垂直并购成为海外并购的重要形式。李梅(2010)指出中国企业海外并购的从涉及的产业看,主要集中在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从行业分布来看,涉及六大行业:采掘业、制造业、信息技术业、建筑业、社会服务业以及交通运输仓储业。而且我国具有明显优势的产业并没有通过并购迅速发挥出竞争优势。我国企业海外并购的目标区域集中在美国、加拿大、法国等欧美一些发达国家以及日本、韩国等亚洲新兴国家,具有较大的地域局限性。中国海外并购的主体是国有大中型企业,并购企业力量对比悬殊以及支付方式和融资手段比较单一的特点。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