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

正面战场淞沪会战太原会战徐州会战


(3)国外战场: 中国远征军赴缅作战
2、抗日战争胜利的主要原因
(1)国内:以国共合作为基础的全民族抗战是抗 日战争胜利的根本原因。 (2)国外:反法西斯力量的配合,加速了抗日战 争胜利的到来。
合作探究一:抗日战争与民族复兴的 关系?
材料一:东亚病夫居然奋起了,睡狮果然醒了,从前只是一 大块沃土,一大盘散沙的死中国,现在是有血有肉的活中国了。
1937年——1941年中国是唯一抗击日本侵略的国家,中 国战场也是远东反法西斯的最大陆战战场。
材料六: 中国是抗击日本法西斯侵略的主战场,抗击和牵制了日本总 兵力的三分之二以上,太平洋战争爆发时,日本51个师团有35个师团在 中国,有力的配合了欧洲战场和太平洋战场。中国在抗日战争中有2100 万同胞牺牲,占二次世界大战参战国死亡人数的42%。
——《大国之路的起点》
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3、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 的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中国的抗日战争是世界反法西斯战争中的重要组成 部分,中国人民的抗战,对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 了重大贡献。中国的国际地位得到提高。
——《八年级历史教师用书》
材料七: 1942年春,罗斯福对儿子说:“假如没有中国,你想一想, 有多少师团的日本兵可以调到其他方面来作战?他们可以打下澳洲、印 度,打俄国等。”
丘吉尔:如果日本进军西印度洋,必然会导致我方在中东的 全部阵地崩溃。而能防止上述局势出现的只有中国。
——《应尊重客观事实:二战风云人物眼中的中国战场》
年份 1937年末 1938年末 1939年末 1940年末 1941年12月初 1942年末 1943年末 1944年末 1945年8月
中国 88% 34%
英美
19% 26% 33% 38% 26%
资料来源:中国军事科学院军史部,《中国青年报》2005年5月9日
(1)正面战场
淞沪会战
太原会战
徐州会战
(2)敌后战场
敌 后 战 场 的 抗 战
从1937年11月晋察冀边区成立至1938年10月,八路军作战1500余次,
歼敌日伪军5万百余团人大,部战队(发1展9到4015年万)余人,成为华北抗战的主力军。
(3)国外战场
蒋介石:“日军若吞并缅甸,必然大举入侵印度,进军中东。缅甸不
保,印度也危在旦夕。因此国军入缅,其目的不仅保障滇缅交通线,更为保
障盟军统一战线之大业” 。
——《中国国民党大事
记》
中国远征军大部队沿公路开进缅甸
中国人民的抗日战争
东北抗日义勇军
百团大战
地道战、地雷战 徐州会战
1937年淞 沪抗战
1938年10月广州武汉武汉会战
1942年,中国远征军入缅甸作战
知识梳理
2、日军滔天罪行——南京大屠杀,1937年12月13日
根据远东军事法庭 的调查报告:无辜的南 京居民和放下武器的中 国士兵,被集体杀害, 被门市灭迹的有十九万 多人;被零散屠杀,尸 体经慈善团体掩埋的有 十五万多人,总共有三 十多万人丧生。全市约 有三分之一的建筑物被 日军烧毁。
抗日战争
1931年九一八事变
日军不断扩大侵华战争, 战火遍及近半个中国。 给中国造成巨大的人员 伤亡和财产损失。
1935年华北事变
1937年七七事变 1932年一二八事变
1937年八一三 事变
1938年10月占领广州武汉
一、卢沟桥头狮吼叫,国破山河在咆哮
1、卢沟桥事变——全民族抗战的兴起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借口一个士兵失踪,要求进入宛平城搜查, 遭到中国守军拒绝。日军随即进攻宛平城和卢沟桥,中国军队奋起抵抗。 卢沟桥事变成为全国抗日战争的开端。
淞沪会战(粉碎速决)
(1)国民政府正面战场
太原会战(平型关大捷) 徐州会战(台儿庄战役)
全 民 族 抗 战
抗 日
武汉会战(会战后,相持阶段)
抗相日战争相的胜利:
19民族45年8月1互依存5日,互配合日本天皇宣布无条件投降


战 线
(2)中共敌后战场 抗战路线: 全面抗战路线


开辟敌后抗日根 据地
砥 百团大战 柱
中华民族为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胜利作出了重大贡献。
材料八:自1943年1月起,中国陆续与英美等国签订平等 新约,废除了列强享有的治外法权、租界、沿海贸易及内河航 行等在华特权,收回了过去所丧失的诸多国家主权……1945年 6月26日,联合国制宪大会在美国旧金山举行隆重的签字仪式 ,中国代表团首席代表顾维钧第一个在宪章上签字。这是一个 历史性的时刻,作为联合国的常任理事国之一,中国的大国地 位由此获得了体制性的确认。
二、收养遗孤显大爱,灭绝人性天地哀
1、中国人民大爱无疆
聂荣臻致日军的信: “中日两国人民本
无仇怨,不图日阀专政 ,逞其凶毒,内则横征 暴敛,外则制造战争。 致使日本人民起居不安 ,生活困难,背井离乡 ,触冒烽火,寡人之妻 、孤人之子、独人父母 。┄┄此实中日两大民族 空前之浩劫,日阀之万 恶之罪行也。”
——朱自清《这一天》
材料二:《大公报》载文说: “几千年来,中国人所怀抱的观 念是‘天下’,是‘家族’,近代西方的民族意识和国家观念,始 终没有打入我们老百姓的骨髓里...... (今天)我们从亡国 灭种的危机中,开始觉悟了中国民族的整体性和不可分性。这是 民族自觉史的开端, 是真正的新中国国家的序幕。”
中华民族民族凝聚力的增强。
材料三: 1842《南京条约》
1895《马关条约》
1901《辛丑条约》
1945、9、9中国战区侵华日军 投降签字仪式
材料四:
得知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人们
抗日战争是一百多年来第一次取得反对外来侵略斗争 的胜利。它大大增强了全国人民的民族自尊心和自信心。
材料五:中国和英美抗击日军的比例
1938年4月,中国飞行员陈怀民在武汉空战中与 日军飞行员高桥宪一同归于尽。随后,陈怀民的妹妹 致信高桥的妻子《一封致美惠子女士的信》
“怀民哥坚毅地猛撞高桥的飞机,和高桥君同归于尽 ,这不是发泄他对高桥君的私仇。他和高桥君并没有私人的 仇恨,他们只是代表着两种不同的力量粉碎了他们自己。目 前我能向你说的,我家里的父母都非常深切地关怀你,像关 怀他们的儿女一般,不带一点怨恨。我盼望有一天让我们的 手互相友爱地握着,心和心相印着,沉浸在新鲜的年轻人的 热情里。我们有理由为着这个信念而努力。”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