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广州市公交地铁票价优惠方案

广州市公交地铁票价优惠方案

广州市公交地铁票价优惠方案第一部分公交地铁行业概况一、公交行业概况(一)基本情况截至2006 年底,我市(不含“两市两区”,以下同)公交企业14 家,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6 家(一汽、二汽、三汽、电车、恒通、马会),合资及合作企业5 家(珍宝、冠忠、新穗、新福利、新巴),民营企业3 家(白马、溢通、兴华)。

公共汽(电)车8376 辆,其中电车273 辆,空调车7272 辆,使用清洁能源车辆6347 辆,万人拥有公交车15.9 标车。

公交日班线路399 条(其中电车线路14 条),夜班线路47 条。

运营线路长度为7220.9 公里,平均线路长度为19.5 公里。

公交行业总从业人员2.91 万人,其中驾驶员1.86 万人。

2006 年公共汽电车客运量18.3 亿人次,日均客运量501.4 万人次。

(二)线网建设情况1. 网络结构自从2003 年公交线网大调整以来,我市已逐步构建起以地铁为主骨架、公交为支线、其他交通方式为补充的公共交通网络结构。

其中地铁为骨干网和长线运输,大型公交为城市主干道线路运输,中巴为城市支路、社区及公交与地铁衔接线路运输,小公交为城中村等乡村道路线路运输,现已初步形成了骨干网、主线网、支线网和辅线网四级网络结构。

2.线网分布情况截至2006年底,我市公交线网总长1622km,建成区公交站点300 米范围覆盖率达67.8%,500 米范围覆盖率达92.3%,老八区已基本消除公交盲区。

(三)公交行业发展存在的问题1. 公交行业市场化经营体制与公益性的矛盾我市公交企业历经多年市场化发展,行业服务一直处于国内领先水平,为我市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

但随着行业发展,公交公益性的属性与企业追求利润最大化的属性间的矛盾日益凸现。

主要体现在:一是公交行业内企业呈现“多、小、散、弱”的局面,存在不良竞争现象,落实政府公益性政策能力不足,执行意愿不强;二是公交公益性体现不足,公益性定位不明确,缺乏公益性扶持政策,偏远地区和城中村等公交服务不足或缺乏。

以上问题,制约行业的进一步健康发展,难以满足市民快速增长的出行需求,需要从政策体制上和运行机制上进行深化改革。

2007 年10 月,我市展开公交资源整合等工作,努力落实“公交优先”政策,逐步解决行业发展问题。

2. 公交出行吸引力下降与市民出行需求增长之间的矛盾。

随着我市经济迅猛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市民的出行强度日益增长,交通出行需求不断增加。

作为我市公交主体的常规公交客流稳步上升,2006 年常规公交客流占公共交通总客流的80%,其作为市民出行主要方式的地位没有改变。

我市实施市区全面“禁摩”后,公交客流有一定增长,但也面临进一步提高公交服务水平和解决城乡结合部及城中村公交服务等问题,公交出行对市民的吸引力正呈逐步下降的趋势,而私家车却急剧增长,全市机动车拥有量已突破100 万辆,道路拥挤状况堪忧。

目前,我市公交道路平均行驶速度已下降到18 公里/小时的国际警戒线以下,受外部交通条件恶化的影响,城市中心区在晚高峰时段的公交车速已降至15 公里/小时。

3.公交基础设施严重不足与公交行业持续发展之间的矛盾由于公交行业的市场化运作,财政对公交基础设施投入严重不足,导致公交场站设施严重滞后于规划和实际需求。

停车场、综合保养场严重短缺。

一方面,公交基础设施的投入不足;另一方面,企业在租赁和建设公交保养场上增加了营运成本,这都将制约公交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4.公交线网结构、效率与市民出行特征之间的矛盾经过多年的发展,我市公交网络覆盖率和服务水平均有很大提高,但局部发展不协调。

跨区线路与区域组团间线路在功能上没有明确的定位,整体线网结构不甚合理,部分线路过长,直达率高但非直线性系数过大。

各类线路在功能上彼此重复,缺乏配合和协调,不同层次线路之间竞争过多,公交整体运行效率较低。

5.公交票价水平较低,行业企业经营困难。

公交企业经营用油、气等生产资料价格近年来上涨幅度较大,企业经营成本压力增大,但公交基本票价仍维持11 年前的水平,未作调整;根据2006 年调查数据,我市公交平均票价为1.79 元/人次,运营的平均成本为2.121 元/人次,出现收入与成本倒挂现象,公交企业票务收入呈现普遍亏损状况,企业经营较困难。

6.公交行业承担一定的社会公益事业。

按照市政府的要求,公交企业承担如残疾人、老年人优惠乘车等政策性任务,据估算,每年老人优惠乘车部分的份额约2.5 亿元,这部分暂时还没有财政补贴。

同时,在我市环境保护事业上,我市公交行业用于公交车推广使用清洁能源的投入达22.28 亿元,财政补贴为1.09 亿元。

7.公交行业加强内部成本控制克服困难。

据统计,2003 年以来,各公交企业通过精简机构、减低人力成本等方式,尽量降低经营成本。

现从业人员与运营车辆的比例(人车比)为1:3.2,而北京公交的人车比是1:5.19,上海是1:4.5,深圳是1:5。

相比而言,我市公交行业人员的工作强度趋高,工资水平低,成本压缩几乎达到底线。

二、地铁行业概况(一)基本情况广州市地下铁道总公司成立于1992 年12 月28日,是广州市政府全资大型国有企业,现拥有资产225 亿元、员工近万名。

公司担负着广州市快速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及运营管理的重责,同时经营以地铁相关资源开发为主的多元化产业。

地铁建设资金的筹措与还本付息由市政府统筹安排地铁公司向银行借贷。

市财政每年对已进入经营期线路的经营状况进行审核,年度安排的专项补贴主要用于支付投资贷款利息和弥补运营业务的亏损。

(二)线网建设情况截至2007年10月,广州市已经建成开通轨道交通116公里,64 座车站,累计完成地铁工程建设投资约482 亿元。

根据线网建设规划,至2010 年,广州市将建成开通轨道交通线路共211 公里,车站124 座(其中换乘站11 座)。

2010 年后,广州市将建成轨道交通线路共237.1 公里,车站148 座(其中换乘站19 座);若计入广佛线广州段及珠江新城旅客自动输送系统,则线路长度合计为258.4 公里,车站167 座(其中含换乘站27 座)。

线路概况及开通时间详见下表:广州市轨道交通线网建设规划注:已开通线路参照上报国家建设规划数据;二八号线、四号线、五号线、六号线参照国家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数据;广佛线参照上报省发改委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数据。

2.换乘站按两座车站计算。

(三)运营情况广州地铁目前有四条线路投入运营,日均客流量由1999年号线开通时的14.7万人次增长到目前的125.6万人次(2007年1至10月的统计数据)。

广州地铁的运营服务能力大幅提升,已成为市民出行的重要选择。

广州地铁近年运营服务指标三、国内部分城市公交地铁票价情况及对比(一)北京1.公交。

从2007 年1月1日起,北京取消成人月通票卡、学生月通票卡、公交地铁联合月通票卡。

北京所有公交车的票价均统一价格,单一票制公交车的票价统一为1 元;分段计价公交车的起价里程统一调整为12 公里,起价为1 元,12 公里以后每增加5公里票价增加0.5 元。

取消月通票有效和无效车、空调车与普通车的差别。

地面公交的“一卡通”卡只分普通卡和学生卡两种,乘客持普通卡乘车一律打4 折,学生持学生卡乘车打2 折,现金购票乘车不打折。

2. 地铁。

2007 年10 月7日,北京轨道交通全路网实行单一票制,票价为每人每次2 元。

(二)上海1.公交。

(1)常规线路。

市区普通汽车、电车、双层客车单一票价,线路长度在13 公里以内的线路票价1.00 元/人次,线路长度在13 公里以外的线路票价1.50 元/人次,空调汽车、电车、双层客车单一票价2.00 元/人次;郊区公共汽车普通车多级票价:每公里按0.12 元/人次计价,起价为1.00 元,以0.50 元进级,空调车多级票价:每公里按0.24元/人次计价,起价为1.00 元,以1.00 元进级。

(2)专线线路。

普通大客车、双层客车票价:每公里按0.12〜0.15 元/人次计价,起价为1.00 元,以0.50 元进级;空调客车票价:每公里按0.20〜0.25 元/人次计价,起价市区线路2.00 元,郊区线路1.00 元,以0.50 元进级;轻型客车票价:每公里按0.20〜0.25元/人次计价,起价为1.00 元,以1.00 元进级。

2.地铁。

采用按里程计价制:6公里以内3 元,6〜16 公里4 元,16〜26 公里5元,26〜36 公里6元,36 〜46 公里7 元,46 〜56 公里8 元。

无月票(三)大连目前,大连市内公交线路票价为1.00 元/人次,取消职工专线月通票、中小学生月通票(包括大中专学生月通票)。

实行IC卡乘车,并对IC 卡分档计价结构进行了调整,普通IC 卡分为两档计价:12 公里以下线路普通IC 卡票价为0.90 元/人次;12 公里(含l 2 公里)以上线路为0.95 元/人次。

(四)南京1.公交。

南京市民乘坐公交车有两种付费方式,一是投币,二是使用公交IC 卡。

投币的为普通车每人次1 元,空调车每人次2 元。

持公交IC 卡成人普通车每人次为0.8 元,空调车为1.6元,学生卡减半收费。

为确保低票价策略的实施,南京市每年财政支出2.4 亿元补贴公交。

2.地铁。

采用分段计价制:乘坐地铁实行 2 元、3 元、4 元的分段收费。

起步价2元,可乘坐1〜8个站(包括起点站);3元,可乘坐9〜12个站;4元,可乘坐13〜16个站。

无月票。

(五)深圳1.公交。

2007 年12 月1 日,深圳正式实施公交降价方案,公交票价基价由每公里0.25 元下调至0.22 元;同时,对一票制和分段票制线路实行“深圳通”刷卡分段累计优惠:票价3 元以下(含3 元)部分实行8 折优惠,3 元以上6 元以下(含6 元)部分实行7.5 折优惠,6 元以上部分实行6.5 折优惠;使用“深圳通的乘客,在刷卡折扣优惠基础上,给予0.4 元/ 人次的换乘优惠。

2.地铁。

采用分段计价制:每相邻两站之间为1 个区间,每4 个区间为1 个区段,运营初期起步价为2 元,可乘坐3 个区间,每进入下一区段加收1 元。

无月票。

(六)国内其它主要城市公交地铁票价情况1.国内其它主要城市公交票价如表1 所示。

表1:国内主要城市公交票价表资料来源:《城市公用事业信息》2007年。

2.国内主要城市地铁票价如表2所示表2:国内主要城市地铁票价表(七)小结从以上各城市票价情况可以看出,大部分城市的公交票价水平为非空调车1 元、空调车2 元,并保留一定的分段计价线路,使用IC 卡一般享受8 折的优惠,实施折扣优惠后一般都取消了月通票。

除北京地铁采用单一票制外,全国其他主要城市的地铁都采用了按区间或按里程分段计价的方式,绝大多数城市地铁没有月通票。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