汨罗生活垃圾焚烧炉掺烧生活污泥及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报批稿)建设单位:光大现代环保能源(汨罗)有限公司环评单位:湖南道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二〇二〇年八月目录1 概述 (1)1.1项目由来 (1)1.2建设项目特点 (2)1.3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 (2)1.4产业政策、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 (3)1.5关注的主要环境问题 (9)1.6环境影响报告主要结论 (9)2 总则 (10)2.1编制依据 (10)2.2环境影响识别与评价因子筛选 (13)2.3环境影响评价标准 (16)2.4评价工作等级和评价范围 (22)2.5保护目标 (32)3 现有项目概况 (36)3.1现有项目基本情况 (36)3.2生产工艺 (40)3.3现有项目污染物治理/处置设施 (44)3.4现有项目验收期间监测数据及污染物总量 (49)3.5现有项目营运至今监测数据及污染物总量 (57)3.6现有项目环评批复、验收意见的落实情况 (68)3.7现有项目存在的问题、整改措施 (72)4 建设项目工程分析 (73)4.1建设项目情况介绍 (73)4.2原辅材料消耗 (78)4.3营运期污染源分析 (85)4.4项目技改前后污染物“三本账” (100)5 环境现状调查与评价 (102)5.1自然环境现状调查 (102)5.2地表水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05)5.3环境空气现状调查与评价 (108)5.4地下水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13)5.5土壤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18)5.6声环境质量现状调查与评价 (131)6 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3)6.1营运期大气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 (133)6.2营运期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 (180)6.3营运期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 (181)6.4营运期固体废物环境影响评价 (183)6.5营运期声环境影响评价 (186)6.6营运期土壤环境影响评价 (186)6.7环境风险评价 (187)7 环境保护措施及其可行性论证 (189)7.1营运期废水治理措施 (189)7.2营运期废气治理措施 (193)7.3运营期噪声污染防治措施 (197)7.4营运期固体废物处置措施 (197)8 环境影响经济损益分析 (200)9 环境管理与监测计划 (201)9.1环境管理 (201)9.2竣工环保验收 (201)9.3排污许可证制度 (202)9.4总量控制要求 (202)9.5排污口规范化 (202)9.6环境监测计划 (203)10 环境影响评价结论 (207)10.1项目概况 (207)10.2产业政策的相符合性结论 (207)10.3环境质量现状 (207)10.4环境影响分析及保护措施 (209)10.5公众参与 (210)10.6评价结论 (210)附件附件1:委托书1附件2:汨罗市授权委托书及汨罗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关于委托处理一般工业固废垃圾的函 2 附件3:试验期间工况证明材料4附件4:标准执行函5附件5:关于汨罗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批复,岳环评[2018]23号8附件6:关于光大现代环保(汨罗)有限公司汨罗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变更说明的批复,岳环评[2018]68号13附件7:关于光大现代环保(汨罗)有限公司汨罗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建设项目总量核算报告的复函15附件8:验收备案表16附件9:汨罗市城市污水处理厂污泥浸出实验检验报告21附件10:危险废物转移联单(部分)25附件11:飞灰螯合处理技术服务合同33附件12:垃圾焚烧炉渣综合利用项目合作协议45附件13:危险废物处置服务合同54附件14:在线监控与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自动监测数据公开平台对接截图63附件15:2020年自行检测报告(摘录部分)65附件16:本次技改监测报告78附件17:专家意见及签到表151附图附图1:拟建项目地理位置图附图2:拟建项目水系图附图3:拟建项目总平面布置图附图4:拟建项目周边关系图附图5:拟建项目环境空气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图附图6:拟建项目监测布点图附图7:拟建项目与汨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调区扩区总体规划规划范围关系图附图8:拟建项目与汨罗市生态保护红线分布关系图附图9:拟建项目所在地管网布置图附图10:拟建项目地下水环境评价范围图附图11:拟建项目环境风险评价范围及保护目标图附图12:现场照片附表附表1 地表水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附表2 大气环境影响评价自查表附表3 建设项目环评审批基础信息表1 概述1.1 项目由来随着我国社会经济发展、城市化进程加快以及国民生活水平提高,城市生活污水量急剧增加。
污泥作为污水处理后的附属产品,富含有机腐质、细菌菌体、寄生虫卵和重金属等有害物质,是污水处理过程中最主要的潜在二次污染源,如果不经过无害化处理,对环境污染较大。
目前汨罗市及周边乡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均进入汨罗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目前实际已填库容已接近设计库容。
为解决汨罗市辖区内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难题,汨罗生活垃圾焚烧炉拟掺烧汨罗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及乡镇污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
经建设单位调查汨罗市城市污水处理厂及乡镇污水处理厂污泥(80%含水率)最大产生量为20吨/天。
汨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为国家首批城市矿产示范基地、其主导产业为再生资源回收利用、有色金属精深加工、先进制造。
工业园内有一家再生资源交易中心和数十家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企业,在再生资源回收利用过程中,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固废则作为原料制造成产品销售;不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固废则进入汨罗市生活垃圾填埋场填埋处理,目前实际已填库容已接近设计库容。
为解决部分固废处置难题,汨罗生活垃圾焚烧炉拟掺烧无回收利用价值的可燃性一般工业固废。
此部分一般工业固体废物性质需与生活垃圾相近,种类包括纺织品边角料、橡塑边角料、棉+合成革边角料。
本技改项目的实施能解决汨罗市辖区内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置难题,能解决不具有回收利用价值的可燃性一般工业固废处置难题。
汨罗市人民政府与201 9年11月4日,已出具授权委托书,授权负责汨罗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工程项目的单位为汨罗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
为此,2020年7月27日,汨罗市城市管理和综合执法局已委托我单位对汨罗市一般工业固体废物(不含爆炸性、放射性、毒害性、腐蚀性及国家明令禁止的危险废物)进行无害化焚烧处理(附件2)。
综上所述,本项目的建设是十分必要的。
现有项目配备有2台250t/d机械炉排式垃圾焚烧炉,生活垃圾设计入厂量为500t/d。
现有项目运营过程中,按照焚烧炉工艺要求,生活垃圾需要在垃圾贮坑进行7天的沥水、自然发酵,方可进入焚烧炉进行焚烧。
经建设单位提供的2020年2月~5月生产统计,进厂生活垃圾通过7天的沥水、自然发酵,会产生20%的渗滤液,则生活垃圾入炉量实为400t/d,焚烧炉仍有100t/d的余量。
则本次技改拟掺烧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20吨/天、一般工业固废80吨/天,满足焚烧炉生产负荷要求。
本次技改后,原料设计入厂量为:生活垃圾500吨/天、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20吨/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80吨/天。
设计入炉量为生活垃圾400吨/天、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20吨/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80吨/天,掺烧比例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0:1:4。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2016年9月1日2018年修正)和《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名录》(2017年9月1日实施)(含2018年修改),本技改项目属于“三十四、环境治理业”——“101 一般工业固体废物(含污泥)处置及综合利用”中“采取填埋和焚烧方式的”,应编制环境影响报告书。
受光大现代环保能源(汨罗)有限公司委托,湖南道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承担了本技改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的编制工作。
我公司(湖南道和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接受委托后,在开展了现场踏勘、资料收集、现状监测等工作的基础上,按照相关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的要求编制完成本项目环境影响报告书。
1.2 建设项目特点(1)本技改项目实施后,原料设计入厂量为:生活垃圾500吨/天、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20吨/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80吨/天。
设计入炉量为生活垃圾40 0吨/天、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20吨/天、一般工业固体废物80吨/天,掺烧比例为生活垃圾:生活污水处理厂污泥:一般工业固体废物=20:1:4。
(2)本技改项目无需新增生产设备、无新增构建筑物、无新增环保设施。
(3)本技改项目不接收湖南汨罗工业园重金属污水提质处理厂及弼时工业园污水处理厂等工业废水处理厂产生的污泥,不接收处置鉴定为危险废物的污泥。
(4)本技改项目接收一般工业固废和生活污泥均应符合《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18485-2014)及2019年修改单相关要求。
1.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过程根据《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总纲》(HJ2.1-2016)等相关技术规范的要求,本技改项目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过程及程序见图1.3-1。
图1.3-1 环境影响评价的工作程序图1.4 产业政策、相关规划及环境功能区划1.4.1 产业政策符合性分析本技改项目属于生活垃圾和一般工业固废无害化处理工程,根据《产业结构调整指导目录(2019年本)》,本技改项目为鼓励类“四十三、环境保护与资源节约综合利用”中的“20、城镇垃圾、农村生活垃圾、农村生活污水、污泥及其他固体废弃物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处理和综合利用工程”,符合国家产业政策。
1.4.2 选址合理性分析本技改项目位于湖南省岳阳市汨罗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新市片区创新大道东侧(东经113°10'30"、北纬28°45'14"),位于现汨罗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内,不新增占地面积、不新增生产设备、不新增构建筑物。
现有汨罗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选址合理,符合汨罗市城市发展规划、区域环境总体规划以及环境卫生设施专项规划的要求。
1.4.3 与《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符合性分析原环境保护部于2010年3月1日印发了《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公告2010年第26号),《城镇污水处理厂污泥处理处置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指南(试行)》中8.6污泥焚烧污染防治最佳可行技术中要求,污泥与生活垃圾混合焚烧时,污泥与生活垃圾的质量之比不超过1﹕4。
本技改项目污泥日处理量为20吨,生活垃圾日处理量为400吨,质量之比为1:20,远小于1:4,符合其相关要求。
1.4.4 与《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 》符合性分析根据《生活垃圾焚烧污染控制标准(GB 18485-2014) 》6入炉废物要求:“6.1 下列废物可以直接进入生活垃圾焚烧炉进行焚烧处置: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或者生活垃圾产生单位自行收集的混合生活垃圾;由环境卫生机构收集的服装加工、食品加工以及其他为城市生活服务的行业产生的性质与生活垃圾相近的一般工业固体废物;生活垃圾堆肥处理过程中筛分工序产生的筛上物,以及其它生化处理过程中产生的固态残余组分;按照HJ/228、HJ/T229、HJ/T276要求进行破碎毁形和消毒处理并满足消毒效果检验指标的《医疗废物分类目录》中的感染性废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