散养鸡养殖及疫病ppt课件
20
五、育雏舍、棚舍的搭建 育雏舍 林园养鸡一般数量较多,建好 育雏房必不可少。育雏房的面积根据饲 养量来确定,一般以每平方米30只雏鸡 计算。育雏房的消毒、温度和湿度的控 制与正常养鸡的方法相同。
21
棚舍 根据鸡的多少、园林地形和面积, 靠近园林的地方可建造塑料大棚或改造 旧建筑物为鸡舍,鸡舍两边滴水檐高1.5 m左右,顶盖茅草,鸡舍建筑面积按8~ 10 只/平方米计算,以防止鸡群被风吹雨 淋、烈日暴晒和意外惊动,而且有利于 对鸡群免疫注射。棚舍内必须设有料槽、 饮水设备,以便在大风、雨雪等恶劣天 气时在舍内喂鸡,避免因不便于饲喂而 使鸡群长时间饥渴。
3
一、放养鸡的概念
放养鸡是指雏鸡脱温后,经1~2个月的舍内培 育,再放养于果园、田间、草地、山地中的 饲养方式。
一般选择比较开阔的缓山坡或丘陵地,搭建简 易禽舍,白天鸡自由觅食,早晨和傍晚人工 补料,晚上鸡在禽舍内休息。在南方气候比 较温暖的地区,或北方的夏秋季,放养鸡由 于可以采食到一些虫和草籽,鸡肉和鸡蛋的 味道鲜美,深受消费者欢迎,可以卖出好价 钱。
2、鸡群在树林中自由活动,采食大量的杂草和野生
虫蚁,既可使林木免遭虫害,又可充分利用自然生
态饲料,减少因集约化饲养增加的药物和能源损耗。
3、不但合理利用了土地资源,同时鸡粪还田,既缓
解了养殖业造成的严重环境污染,又减少了林地的
化肥使用量,改良了土壤品质。
4、因为鸡肠道短、消化快,鸡粪中含有未吸收的丰
2
近年来,农村利用山地、果园、林地、农田等地 散养鸡,注重生态保护,减少环境污染,以围林 野养为主,以五谷杂食和田间地头草虫为食,取 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由于场地空气清新,环境 安静,使散养鸡可以自由地活动、啄食、晒太阳、 泥沙浴…..符合了鸡的生长规律,提高了其健康 水平和产品品质:鸡蛋鸡肉野味十足、营养丰富。 鸡采食天然饲料,不但满足了自身的营养需要, 降低了饲养成本,而且产品安全无公害,迎合了 人们崇尚绿色食品的消费需求;另外,鸡通过不 断捕食和运动,加快了体内循环和消化,更提高 了它的免疫功能,减少了疫病感染,降低了药费 开支。
富的蛋白质及其他营养物质,可作为林园中蚯蚓、
昆虫等动物的营养物质,而这些昆虫又可为鸡提供
丰富的蛋白质饲料,节约生产成本。
5、林园养殖的鸡优质无公害,风味独特,经济效益
高。
6
三、放养鸡的品种选择
散养土鸡的品种主要包括乌骨鸡、草鸡、 三黄鸡、桃源鸡、绿壳蛋鸡等,都是我国 的优良品种资源,大多为肉蛋兼用型品种, 都具有耐粗饲、抗逆性强、抗病力强、体 型外貌美观和肉质优良等特点,均适用于 大棚散养。其肉、蛋产品一直在国内外市 场上十分走俏,具有很强的竞争力。
7
乌鸡
8
皖南土鸡 9
桃源公鸡
桃源母鸡
10
三黄公鸡
三黄母鸡
11
青脚麻鸡
12
青脚麻鸡
13
14
芦花鸡
15
16
黄羽土鸡
17
鸡的品种选择应根据鸡在林园的适应性和市 场需求来确定。一般养殖户选择散养鸡应选 择适应性强、抗病力强、觅食能力强、耐粗 饲、肉质细嫩、味道鲜美可口的地方良种鸡 (如芦花鸡、九斤黄鸡等)或地方土鸡血统 占75%以上的杂交鸡种,并且要考虑市场需 求,选择适销对路的品种,最好选择正规单 位培育的优良土鸡品种。也可选择对严寒和 雨淋有一定适应性的快羽鸡种,或体色、体 态经选良提纯过的地方鸡种,如皖南土鸡、 江淮麻黄鸡、青脚麻鸡、黄羽土鸡等。
23
(四)鸡舍温度第一周为32℃,以后 每周降2.5℃,至自然温度21℃时脱 温。 (五)采用1小时光照、3小时黑暗的 4小时周期间隙光照法,使鸡的活动 与休息适量,促进土鸡的生长和提高 饲料利用率,同时节约电费。光照强 度参照白天采光窗的光照强度。 (六)雏鸡最早25日龄方可放牧,这 是保证成活率高的重要因素之一。
应远离畜禽交易场所、畜禽屠宰场、加工场、 化工厂和垃圾处理场,避免空气、尘埃、水 源、病菌、噪音等污染。选择在避风向阳、 地势较平坦、不积水的草山草坡。旁边应有 树林或果园,树林的荫蔽度要在70%以上, 以便鸡群在阳光强烈时到树阴下乘凉,防止 鸡群中暑。并且林木的光合作用能够吸收大 量的二氧化碳和释放氧气,减少鸡粪散发出 的二氧化碳、氯气等有害气体,提高鸡群免 疫力,达到少用药、无药残的无公害生态养 殖效果。
散养鸡养殖及疫病防控介绍
新乡市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刘海林
1
规模化放养鸡的综合配套技术
目前,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群众对 食品的消费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对肉蛋 的品质、口味、营养成份及安全性等方面 的要求越来越高。规模化养鸡场生产的快 大型肉鸡和笼养鸡蛋已不能满足消费者的 特殊需要,而放养的地方土鸡却越来越受 到消费者的青睐。
22
六、育雏期的管理
(一)雏鸡进入育雏室,第一周每平方米50只, 且隔开为一群,在弹性塑料网上或竹编网上铺 新鲜干净的干稻草。铺草厚度以雏鸡粪便能从 其空隙中落到地上为宜。第二周每平方米40只, 撤去铺草,使鸡粪直接通过网眼落到地上。第 三周每平方米30只,之后为10只。 (二) 进鸡或转群前后为减少应激,在饮水 中可加入水溶性维生素和抗菌素。 (三)按日龄、强弱、大小、公母分群饲养雏 鸡。
18
目前不少养殖户放养的多数是本地土 鸡和蛋鸡公雏。原因之一是当前民众 在家禽的消费观念上出现了“小家庭 需要小家禽”的需求变化,另一原因 是林地和园地放养模式本身是放养与 补饲结合的饲养方式,应用快大型的 家禽品种,会由于营养不充足而达不 到预期的生长效果,甚至会出现亏损。
19
四、放养鸡的场地选择
4
目前有部分生产技术先进的地区又提出 “生态养鸡”的概念,即以生态技术为 核心,立体种养为特色,在相对封闭的 生态系统内,通过饲料和肥料将种植生 产和动物养殖合理地结合在一起,建立 良性物质循环,实现资源综合利用,注 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增加农民收入,力求 综合效益最大化。
5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二、放养鸡的优点
1、林园位置偏僻,面积大,有利于鸡群的防疫安全。
24
七、 放养阶段的饲养管理技术
(一)、放养规模 养殖规模要与配套利用的资源条件相适 应,放养规模一般以每群1000~1 500 只为宜,采用全进全出制。若规模过大, 超出了所承载资源的吸纳能力,反而不 能体现所应有的生态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