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楼板负弯矩钢筋QC

楼板负弯矩钢筋QC

运用QC质量原理
控制楼板负弯矩钢筋质量
小组名称:运用PDCA循环保证楼板负弯矩钢筋施工质量QC小组
编制人:武志宏
发布人:赵玺玉
发布日期:二零零二年十二月
编制单位:中建八局青岛公司
一、工程概况
本工程属于一类建筑,位于青岛市市南区南京路、香港中路及深圳路围成的街区中,三面临交通要道,西临五矿大厦与贵都大饭店,地理位置重要。

工程总建筑面积约为13万m2,地下二层,裙房三层,裙房上分三座塔楼,B1塔楼共36层,高124.8m;B2、B3塔楼每座29层,B2高度为103.8m,B3高度为105.6m。

其中地下二层为设备房,地下一层为车库,裙房一、二、三层为商场,B1、B2塔楼为框筒结构的写字楼,B3塔楼为剪力墙结构的高级公寓。

本工程是青岛市的标志性建筑。

二、QC小组简介
本QC小组成立于2002年1月20日,属技术攻关型小组,主要围绕楼板负弯矩钢筋的施工质量展开活动,目的是确保负弯矩钢筋的施工质量,消除质量通病。

1、QC小组人员名单
2、QC小组简介
3、小组从2002年1月20日成立,至5月20日结束。

三:选题理由及目标
1、本工程是中建八局青岛公司计划创优工程,主体质量目标是。

2、楼板负弯矩钢筋的保护层厚度过大及钢筋间距不均匀为质量通病,要确保青岛市“结构优质杯”,必须消除该质量通病。

3、该工程工期紧,质量要求高,相应加大了质量管理的难度。

4、以活动促学习,加强管理人员及工人的质量意识,积累该方面的施工经验。

四、现状分析
我们QC小组对现状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小组成员认真学习了《钢筋混凝土施工规范》及青岛市“结构优质
杯”评优标准,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对影响负弯矩钢筋质量的诸多因素进行分析,最终得出影响负弯矩钢筋质量的关键因素:马凳筋加工尺寸的准确性,马凳筋的间距和数量,施工下道工序时的成品保护。

针对以上因素,我们在施工过程中开展了一系列活动,共进行了三次循环,有效保证了楼板负弯矩钢筋的施工质量。

五、PDCA循环
(一)第一次PDCA循环
1、计划阶段(P)
我们对施工完的地下室底板钢筋进行了详细的检查验收,并对施工质量进行了评定,结果如下:
有以上统计可以看出影响楼板负弯矩钢筋质量的主要因素是浇砼时的破坏及马凳筋的数量间距。

分析原因如下:
2、实施阶段(D)
根据以上因果分析图可知,浇筑砼时对钢筋的破坏及马凳筋的数量不够与人为因素、材料原因、施工工艺
均有很大关系,据此我们制定了以下相应措施:
1)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措施,重新进行技术交底和面授。

2)对施工工人进行教育,使其提高质量意识和成品保护意识,并制定奖罚措施。

3)与业主、监理协商,并征得业主、监理方同意后将马凳原来的点式马凳筋改为通长设置马凳筋。

4)建立工序交接制度,上一道工序完成并验收合格后交给下一道工序,可以避免互相扯皮现象。

5)浇筑混凝土之前铺设足够的跳板,并在跳板下架立高出楼面的马凳。

3、检查阶段(C)
通过以上各种措施的实施我们对地室二层楼板的负弯矩钢筋进行了全面检查评定,实施阶段制定的对策得到了很好的执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浇砼时对钢筋的破坏及马凳筋的数量不够等问题得到了有效控制。

4、总结阶段(A)
通过这一轮循环,使我们获得了一些非常宝贵的施工经验,楼板负弯矩钢筋保护层厚度及钢筋间距有了很
大改善。

但随着楼层升高,楼板负弯矩钢筋为圆钢的部分增多,在浇筑混凝土时很难保证不被破坏,因此该问题又变的相对比较突出。

为了解决该问题,我们QC小组的活动进入了下一循环。

(二)第二轮PDCA循环
1、计划阶段(P)
在施工完四层楼板钢筋以后,对其进行了评定分析如下:
通过上表分析可知,浇筑混凝土时对钢筋破坏仍然是主要问题,其次是钢筋绑扎不牢。

分析原因如下:
经分析得出,由于主体施工到塔楼部分,楼板负弯矩钢筋有很多变为圆钢,圆钢刚度较差,依据目前的施工工艺,浇筑混凝土时很难进行成品保护;钢筋绑扎不牢在混凝土振捣时很容易跑位,造成钢筋间距不均匀,因此,下一步主要针对以上问题制定合理得施工措施。

2、实施阶段(D)
根据计划阶段的分析,我们制定了一系列措施进行实施,主要如下:
1)经与设计、业主方协商,同意在不改变钢筋强度的情况下将圆钢改为冷扎扭钢筋,如此就在根本上解决了钢筋刚度差的问题,相应在浇筑混凝土时也就不宜被踩坏。

2)由于工期紧,为了加快进度,安装专业预留预埋与土建绑扎楼板上排钢筋同时进行,相应就加大了对成品的破坏,因此,我们及时对施工工序进行了调整,将混凝土浇筑安排在夜间进行,在安装专业的预留预埋施工完以后,再铺设楼板上排钢筋,避免交叉。

3)安装专业在楼板内的部分预埋管影响钢筋保护层厚度的,合理改变埋设路线,尽量避免交叉重叠。

4)进一步加强工人的成品保护意识,对个别屡教不改的
坚决辞退,赶出工地。

3、检查阶段(C)
经过第二阶段的努力,楼板负弯矩钢筋施工质量有了进一步的改观,PDCA循环进入了良性循环阶段。

为了巩固第一、第二阶段的成果,并进一步解决施工中存在的问题,PDCA循环进入第三循环。

(三)、第三次PDCA循环
1、计划阶段(A)
本次循环阶段,主体工程已进入标准层施工阶段,对影响负弯矩钢筋施工质量的因素分析如下:
从上表分析可知,经过第二轮PDCA循环楼板负弯矩钢筋施工质量,已基本达到了预期目标,但钢筋破坏仍是影响负弯矩钢筋质量的主要问题。

分析原因如下:
2、实施阶段(D)
根据计划阶段的分析,我们QC小组采取了如下措施:
1)夜间浇筑混凝土时必须有足够的照明,在施工现场增加碘钨灯数量的同时,在塔吊上设置两个大功率的探照灯对准混凝土施工现场。

2)每个混凝土施工班组配备两名钢筋工,对踩跑位的钢筋及时进行整理。

3)进一步加强钢筋工的质量意识,必须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施工进度。

3、检查阶段(C)
由于采取了一系列施工措施,主体进入标准层施工
阶段,影响楼板负弯矩钢筋质量的因素,均得到了很好地解决,施工质量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4、总结阶段(A)
通过的近半年的QC实践活动,我们按照PDCA全面质量管理的方法,有效保证了楼板负弯矩钢筋施工质量,消除了该方面的质量通病。

六、总体效果
回顾该工程楼板负弯矩钢筋施工的全过程,我们QC 小组从工程实际出发,结合工程自身的特点,制定有针对性的技术方案,并在施工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问题,通过不断的学习、探讨和研究,提高了小组每位成员的技术水平,增强了工人的质量意识,为工程下一步的创优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