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进料加工合同核销

进料加工合同核销

进料加工合同核销篇一:进料加工手册核销进料加工手册核销进料加工数据采集(向导第一步)免抵退核销申报录入手(账)册号:上年度海关核销的全部进料加工登记手册、账册编号。

注意事项:纸质或电子手册号通常以C开头,电子账册号通常以E开头。

报核起始时间:本次申请核销的电子账册最早的报核起始时间。

海关核销时间:1.电子手册或纸质手册:海关结案日期。

分配率年度,计划分配率,出口销售额:都根据企业申报的数据自动生成。

注意事项:实行年度核销政策,一年只核销一次,时间是每年的一月到四月,上一年度在海关所有核销的手(账)册号必须全部录入。

*****报完退税,再报手册核销******否则系统会报错“您应以免抵退汇总表最大申报所属期进行申报”生成进料加工申报(向导第二步)生成进料加工数据:所属期填核销申报所属期。

本地申报:点击浏览选择路径,把文件夹拷贝到U盘里可以到税局进行本地申报注意事项:生成进料加工数据的时候提示:该所属期已经申报,要想重新申报,请先撤销已申报数据,到进料向导第四步,撤销进料加工数据。

打印进料加工报表(向导第三步)打印所属期:与申报核销所属期一致进料加工业务免抵退税核销申报表:选中进料加工反馈接收(向导第四步)税务机反馈信息接收:直接选择税局反馈的压缩文件,做税务机关反馈信息接收。

注意事项:企业可以从税局直接获取实际分配率反馈,若想取得加贸反馈可以向税局提出申请,反馈信息读入以后必须先撤销进料加工数据,再做其他操作。

读入了实际分配率反馈,要退回进料加工数据采集(向导第一步)进行实际分配率反馈确认,其中企业确认意见是需要企业自己填写的。

企业确认意见:企业核销的信息和税局一致:XF(相符)企业核销的信息和税局不一致:BF (不符)以下步骤分为两种情况:XF(相符)生成进料加工申报(向导第二步):生成进料加工数据打印进料加工报表(向导第三步):打印进料加工报表注意事项:如果相符,企业不用再次提交电子数据,只要打印出进料加工手(账)册实际分配率反馈表,盖章签字交给税局就可以。

BF(不符)进料加工数据采集(向导第一步):已核销进口/出口报关单调整录入生成进料加工申报(向导第二步):生成进料加工数据打印进料加工报表(向导第三步):打印进料加工报表注意事项:如果不符,需要把生成的电子数据和打印出的已核销手(账)册海关数据调整报告表(进口/出口报关单)的表单一起交给税局,审核完成后再次读入税局的实际分配率反馈,相符就按相符的流程操作,不符就继续调整,直到相符为止。

读入了加贸反馈,可以在进料加工反馈查询(向导第五步)进行各项查询。

核销报关单明细查询进出口标志:I:进口报关单E:出口报关单免抵退税核销查询应调免抵退,应调不得免抵:参与下个所属期汇总表的计算。

注意事项:核销要在4月20日之前完成,否则税局无法审核免抵退税数据。

篇二:进料加工核销手续流程进料加工核销手续流程1.用语定义:进料加工进料加工是指国内有外贸经营权的单位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加工成品或成品后再返销出口的业务。

加工贸易的核销是指加工贸易单位在合同执行完毕后将《加工贸易登记手册》、进出口专用报关单等有效数据递交海关,由海关核查该合同项下进出口、耗料等情况,以确定征、免、退、补税的海关后续管理中的一项业务。

加工贸易分册在海关核发的加工贸易《登记手册》(以下简称总册)基础上,因企业报关需要,由企业申请并经主管海关批准,将总册的部分内容重新登记备案,由海关核发该部分内容的加工贸易《登记手册》(以下简称分册)。

分册含基本情况表、进口料件情况或出口成品情况(或两者兼有),分册可分为异地报关分册(指备案地海关与口岸海关不使用同一台计算机主机)和深加工结转分册。

异地报关分册用于异地报关进出口,深加工结转分册用于异地深加工结转出口和本地深加工结转进口。

总册—《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所需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登记手册》外商投资企业为履行产品出口合同所需进口的原材料、燃料、散件、零部件、元器件、配套件、辅料和包装材料进口时予以保税,海关按进料加工有关规定进行管理并核发《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所需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登记手册》。

总册分为非对口合同进料加工和对口合同进料加工两种。

非对口进料加工合同:非对口进料加工合同是指我方有外贸进出口经营权的企业动用外汇购买进口原料、材料、辅料、元器件、零部件、配套件和包装物料(以下简称料件),加工成品或半成品后再返销出口的交易形式。

出口供应商超过2家。

对口进料加工:进料加工对口合同是指买卖双方分别签订进出口对口合同,料件进口时,我方先付料件款,加工成品出口时再向对方收取出口成品款项的交易形式。

进口付汇核销是以付汇的金额为标准核对是否有相应的货物进口到国内或有其他证明抵冲付汇的一种事后管理措施。

就是进口单位向境外支付了进口货物的价款后,向外汇管理部门报送货物进口报关的相关证明文件进行核对的程序。

这是进口单位必须履行的义务加工贸易进口料件银行保证金台帐制度是指经营加工贸易的单位或企业凭海关核准的手续,按合同备案金额向指定银行申请,设立加工贸易进口料件保证金台帐,加工成品在规定的加工期限内全部出口,经海关核销合同后,再由银行核销保证金台帐。

出口加工区的概念出口加工区是海关监管的特殊封闭区域,其功能仅限于产品外销的加工贸易,区内可设置出口加工企业及其相关仓储,运输企业。

出口加工区将实行封闭式的区域管理模式,在管理手段等方面较之传统的监管模式具有较大的优越性,海关在实行24小时监管的同时,将简化现行手续,为规范的出口加工企业提供更宽松的经营环境和更快捷的通关便利,实现出口加工货物在主管海关“一次申报,一次审单,一次查验”的通关要求,逐步满足现代跨国型企业“零库存生产”的需要。

出口加工区是指一国或地区在港口、机场附近等交通便利的地方划出的一定区域,在区内搞好水、电、道路、通讯、厂房等基础设施,用优惠办法吸引外国投资,发展在国际市场上有竞争能力的出口加工工业,以达到利用外资、引进技术、增加就业、赚取外汇等目的。

2. 进料加工核销手续的分类一般进料加工核销手续/直接出口(PTA/EG—PSF—出口)进料加工国内结转手续/间接出口(PTA/EG—PSF—BUYER—出口)3. 办理一般进料加工核销手续(直接出口)。

办理一般进料加工核销手续流程:签订进口合同→办理总册→分册(可选项)→办理进口手续→签订出口合同→办理出口手续→核销手册→核销外汇办理总册的程序:到省商务厅EDI中心领取进料加工登记表并填写。

持申请、填写进、出口品名、数量、金额等,进口合同或进、出口合同,附上加工厂出具的加工能力证明到省商务厅外贸处办理进料加工批准证。

外经贸根据提供的合同审核是进料对口合同或进料非对口合同,并核发进料加工批准证。

持外经贸签发的进料加工批准证到国税局备案、盖单。

持下列单证到海关办理《总册》。

1.根据企业实际情况:1)如已签订进、出口合同,则可办理进料对口,即需提交进、出口合同。

2)如已签订进口合同,未签订出口合同,可办理进料非对口,即只需提交进口合同。

2.外贸处主管部门的批准证。

3.加工企业生产能力证明。

4.税务部门签发的审核证明。

5.为确定单耗所需的必要资料。

6.《登记手册》及加工企业备案申请表,保税合同备案预录入呈报表。

7.海关需要的其它单证。

根据海关规定,凡进口商品属海关规定的限制类商品时需交纳原料100%税额的保证金。

如属非限制类商品,则可不交纳保证金但同样要设立保证金台帐,实行台账“空转”政策(经海关查证,EG、PTA属非限制类商品,则在办理总册时可不交纳保证金)。

海关对企业提交的资料进行审核,符合规定的签发《银行保证金台帐开设联系单》交由企业到中国银行办理保证金台帐手续,中国银行签发《银行保证金台帐登记通知单》,交由企业带回海关。

企业向海关提交中国银行签发的《银行保证金台帐登记通知单》,经海关核准有关单证后核发《进料加工手册》。

办理进口手续的程序:进口单位凭对外经贸部门批件、工商营业执照、企业代码证书到外汇管理局登记列入“对外付汇进口单位名录”。

列入“对外付汇进口单位名录”的企业可直接向付汇银行领取进口付汇核销单。

(1)下列进口付汇应当在付汇或开立进口信用证前,逐笔向外汇局申请并办理“进口付汇备案表”手续,付汇银行凭备案表发给进口单位核销单。

1)不在“对外付汇进口单位名录”上的;2)被列入“由外管局审核真实的进口单位名单”的;3)付汇后九十天以内(不含九十天)不能到货报关的;4)进口单位到所在地外汇局管辖以外的外汇指定银行付汇的。

进口企业按合同规定在指定银行向原料出口方支付货款和领取货物全套单据。

接到出口方单据后,应确认货物的商品编码,然后查阅海关税则。

确认进口税率。

确认货物需要什么监管条件,如需做各种检验,则应在报关前向有关机构报验。

报验所需单据:报验申请单、正本箱单发票,合同、进口报关单两份。

船公司将货物运达目的港后,向进口企业发送到货通知。

进口企业收到通知后,持提单到船公司换取舱单。

进口企业办理进口报关手续。

进口货物收货人应当自载运该货物的运输工具申报进境之日起14日内向海关办理进口申报手续,超过14日期限来向海关申报的从第15日起按日征收CIF价格5%的滞报金(进口企业可自行进口报关手续,也可委托货运代理公司或报关行代理报关手续)。

进口报关的基本程序:申报→审核单证→查验货物→办理征税→结关放行→提货A、申报。

进口企业,在办理企业本身生产和经营范围以内的货物进口时,须持用换来的提货单(1、3)联和下列单证自行向入境地海关办理报关手续。

提货单(1、3)联海关放行后,在白联上加盖放行章,发还给进口方作为提货的凭证。

1)《进口货物报关单》一式四份;2)发票、装箱单、舱单等货运单据;3)主管海关签发的《手册》。

4)《进口货物许可证》。

除为履行其产品出口合同而进口(包括国家限制进口)的机械设备、生产用车辆和料、件外,出口属于国家规定需要申领出口许可证的货物,须交验。

5)海关要求交验的其他有关证件(原产地证书等)。

其中,属于经营进料加工业务的中外合资、合作经营企业,须交验在向主管海关办理备案登记手续后由海关核发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对外商投资企业履行产品出口合同所需进口料件加工复出口登记手册》。

6)国家商检部门签发的商检证明:无木质包装证明。

(如进出境货物列入商检机构实施检验商品种类表的,则须提交)。

7)进口付汇核销单。

B、海关对上述提交的单证进行审核。

对提货单(1、3)联海关放行后,在白联上加盖放行章,发还给进口方作为提货的凭证。

C、海关查验放行。

海关对企业提交的上述单证进行审核,并查验货物。

D、付税。

1)非限制类商品,总册办理进料对口合同时,进、出口属全额保税,即进、出口都免征关税、增值税。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