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利策获奖作者与作品赏析

普利策获奖作者与作品赏析


电报电话大楼
水晶教堂
1980刘易斯 巴拉干
巴拉干是墨西哥二十世纪有关庭园景观设计的著名建筑师 , 他于1902年出生在 墨西哥瓜达拉哈纳(Guadalajara)附近的一处牧场 , 那里是一片红色泥土的大地 , 有很 多起伏的小山丘 , 可以看日初日落的美景 。 而附近那些有庭园式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房屋都有挑檐及 设置景观喷泉 , 另外还有各式的教堂与市集 。 这些都带给他不可磨灭的印象 , 并影 响他后来一生的工作方向 。从瓜达拉哈纳大学一般工程技术系毕业后,他改变先前 所学的工程方面而转向他较感兴趣的建筑方向 , 但未再进学校攻读 , 全靠自己进修 。
1991 罗伯特 文丘里
母亲之家
巴特勒学院胡堂
1992 阿尔巴罗 西萨
1933 年出生的葡萄牙建筑师阿尔瓦罗缠萨Alvaro Siza 堪称 葡萄牙建筑的一代宗师。西萨的作品,常以简单却极其优雅的色 调与诗意的构筑来呈现,他对建筑尺度的精准控制与对环境的敏 锐反映,奠定了其独特创作基础。
加利西亚当代艺术中心
盖蒂中心
新协和图书馆
1985 汉斯 霍莱因
汉斯· 霍莱因(Hans Hollein,1934年3月30日-2014年4月24日), 出生于奥地利维也纳。就读于维也纳艺术学院、芝加哥伊利诺理工 学院、加利福尼亚大学伯克利分校。从他早期求学期间,他表现出 绘画天份。但他选择了建筑作为他的职业,他的许多作品都是全世 界公私收藏。
芝贝欧文化中心
贝页利基金会博物馆
1999 诺曼 福斯特
诺曼· 福斯特建筑学学士(曼彻斯特大学),建筑学硕士(耶鲁 大学),英国皇家建筑师学会会员,国际上最杰出的建筑大师之一, 被誉为“高技派”的代表人物,第21届普利兹克建筑大奖得主。诺 曼· 福斯特特别强调人类与自然的共同存在,而不是互相抵触,强调 要从过去的文化形态中吸取教训,提倡那些适合人类生活形态需要 的建筑方式。一生的荣誉很多,作品很多。
耶鲁大学珍本图书馆
1989 弗兰克 盖里
弗兰克· 盖里1929年2月28日-),原名埃弗拉伊姆· 欧恩· 戈德堡, 是曾获普利兹克奖的美国知名后现代主义、解构主义建筑师,生于加 拿大多伦多的一个犹太人家庭,17岁后移民美国加利福尼亚,成为当 代著名的解构主义建筑师,以设计具有奇特不规则曲线造型雕塑般外 观的建筑而著称。他现在归化于美国籍,并且生活在洛杉矶,是纽约 哥伦比亚大学中有名的建筑教授。盖里的设计风格源自于晚期现代主 义,其中最著名的建筑,是位于西班牙,毕尔包,有着钛金属屋顶的 毕尔包古根汉美术馆。
东京都新市政厅
1988 奥斯卡 尼迈耶
奥斯卡· 尼迈耶,Oscar Niemeyer拉丁美洲现代主义建筑的倡导者,被誉为 “建筑界的毕加索”,他的作品多达数百个,遍布全球十几个国家。他曾在1946年 至1949年作为巴西代表、与中国著名建筑师梁思成等共同组成负责设计纽约联合国 总部大楼的十人规划小组,并曾在1956年至1961年担任巴西新首都巴西利亚的总 设计师。巴西利亚被誉为城市规划史上的一座丰碑,于1987年被教科文组织收入 《世界遗产名录》,是历史最短的“世界遗产”。1988年尼迈耶被授予普利茨克建 筑奖。
WDR新建筑
1987 丹下健三
丹下健三(1913年——2005 ),世界知名的日本建筑师。他先后获得 过包括哈佛大学和麻省理工学院在内的七个博士和名誉博士学位。曾获 得日本天皇亲授的文化勋章,美国建筑师协会、英国皇家建筑学会和法 国建筑科学院的金奖。丹下健三作为日本建筑师乃至日本文化艺术界的 代表而为世界所知。 东京代代木国立综合体育馆
音乐花园
1995 安藤忠雄
安藤忠雄 1941年9月13日出生,日本大阪人,世界著名 建筑师。安藤忠雄出生于大阪市。利用拳击比赛赢得的奖金, 前往美国、欧洲、非洲、亚洲旅行。3兄弟中最小的弟弟是建 筑师北山孝二郎。1969年在大阪成立安藤忠雄建筑研究所, 设计了许多个人住宅。其中位在大阪的“住吉的长屋”获得 很高的评价。
历年普利策奖得主介绍和部分作品阅读
普利兹克奖是每年一次颁给建筑师个人的奖项,有建筑界的诺贝尔奖之称。1979
年由普利兹克家族的杰伊· 普利兹克和他的妻子辛蒂发起,凯悦基金会所赞助的针对建筑 师个人颁布的奖项。每年约有五百多名从事建筑设计工作的建筑师被提名,由来自世界各 地的知名建筑师及学者组成评审团评出一个个人或组合,以表彰其在建筑设计创作中所表 现出的才智、洞察力和献身精神,以及其通过建筑艺术为人类及人工环境方面所作出的杰 出贡献,被誉为“建筑学界的诺贝尔奖”。
水御堂
光的教堂
1996 乔斯 拉法尔 莫尼欧
1937年5月,乔斯•拉法尔•莫尼欧(Rafael Moneo)出生在西班牙纳瓦拉的 图德 拉(Tudela)。1961年,他取得了马德里大学建筑学院(Escuela Tecnica Superior)颁发的建筑学位,从此莫尼欧坚定地踏上了建筑世界的 红地毯,进而展开了他荣耀的建筑生命。 现代艺术和建筑博物馆
迪尔总部大楼
其它作品
1983 贝聿铭
贝聿铭,华人建筑师,1983年普利兹克奖得主,被誉为“现代建筑的最 后大师”。贝聿铭为苏州望族之后,1917年出生于广东省广州市,父亲贝祖 贻曾任中华民国中央银行总裁,1935年赴美国哈佛大学建筑系学习师从建筑 大师格罗皮乌斯和布鲁尔。贝聿铭作品以公共建筑、文教建筑为主,被归类 为现代主义建筑,善用钢材、混凝土、玻璃与石材,代表作品有美国华盛顿 特区国家艺廊东厢、法国巴黎卢浮宫扩建工程。
TEPIA宇宙科学馆
YBG视觉艺术中心
1994 克里斯蒂安 德 波特赞姆巴克
克里斯蒂安· 德· 波特赞姆巴克(CHRISTIAN DE PORTZAMPARC),法国人,建筑设计师、城市规划设计师、艺术家。 他主张在建筑设计中利用空间来构筑实体,而不是以实体的叠加组合 来构筑空间。其主要的设计作品包括格拉斯城法院、巴黎国际会议大 厦、纽约路易威登大厦和柏林法国驻德大使馆等。
国家美术馆东馆
美秀博物馆
1984 理查德 迈耶
理查德· 迈耶,美国建筑师,现代建筑中白色派的重要代表。1934年,理查 德· 迈耶出生于美国新泽西东北部的城市纽华克,曾就学于纽约州伊萨卡城康奈尔 大学。早年曾在纽约的S.O.M建筑事务所和布劳耶事务所任职,并兼任过许多大学 的教职。1963年,迈耶在纽约组建了自己的工作室,其独创能力逐渐展现在家具、 玻璃器皿、时钟、瓷器、框架以及烛台等方面。
1997 斯维勒 费恩
斯维勒· 费恩(Sverre Fehn)挪威人,生于1924年。2009年2 月23日在奥斯陆逝世,终年84岁。1997年获得普利兹克建筑奖, 同时代挪威建筑师中的佼佼者,也是在国外名气最大的挪威建 筑师。
艾佛 阿森博物馆
1998 伦佐 皮亚诺
伦佐· 皮亚诺(Renzo Piano,1937年9月14日-)是意大利当代著名建筑师。 1998年第二十届普利兹克奖得主。因对热那亚古城保护的贡献,他亦获选联合 国教科文组织亲善大使。他出生于热那亚,目前仍生活并工作于这一古城。他受 教并于其后执教于米兰工学院(MilanPolitecnico)。1965年-1970年,他为路 易· 康和Makowsky工作。1971年-1977年,他与理查德· 罗杰斯共事,期间最著名 的作品为巴黎的蓬皮杜艺术中心(1977)。
1979 菲利普 约翰逊
美国建筑师和评论家。在哈佛大学学习哲学和建筑。他是《国际风格: 1922年以来的建筑》(1932)一书的作者之一,也是现代艺术博物馆中建筑 部的主任(1932~1934、1946~1957),为让美国人熟悉现代欧洲建筑,他 做了很大的努力。他为自己设计的住宅「玻璃屋」(1949)给他带来了声誉。 这个建筑冲击了密斯· 凡· 德· 罗(后来在设计西格拉姆大厦时是他的合作者)的 影响与经典引喻之间的平衡。在为纽约的美国电话电报公司的总部(1982) 所做的设计中,他的风格有了明显的转变,是引起争议的后现代的里程碑。 1979年约翰逊成为获得普立兹建筑奖的第一人。
巴西利亚议会大厦
1988 戈登 邦夏
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1909年出生于纽约。他毕业于麻省理 工学院建筑技术专业,毕业后他曾走访欧洲和北非。回到美国后,他获得 了总设计师的地位。他是影响美国工业和建筑企业的设计师,通过努力, 他成功地创造了受客户尊重的建筑。戈登•邦夏(Gordon Bunshaft)亦是 现代古典主义建筑师,避开时装和解决重点学科和功能,设计制作了统一。 Bunshaft设计时,当代美国的建筑设计师都疯狂寻找新原则,虽然有点保 守,他更大胆、冒险用建筑形式和结构。
法兰克福现代艺术博物馆
明兴格拉德巴赫博物馆
1986 戈蒂弗瑞德 玻姆
作为建筑师的儿子、建筑师的孙子、建筑师的丈夫以及建筑师的父亲,戈蒂 弗瑞德· 玻姆证明可以从传统的风格和方式中,当然也包括所有的艺术门类,吸取 充分的建筑学营养。在其超过四十年的职业生涯中,他小心翼翼地确保其作品中 的内容跟过去联系起来,历史的内容已经沉淀在玻姆的大脑中,在教堂、市政厅、 供给住宅以及办公建筑的设计中与其采用的最新颖的当代技术完美的结合起来。 他令人振奋的手工艺将我们从祖先那儿继承来的知识和我们最近获得的知识巧妙 地结合起来。
Las Arboledas 景观居住区
圣芳济小教堂
1981 詹姆斯 斯特林
詹姆斯· 斯特林(James Stirling,1926年 - 1992年)著名英 国建筑师。1981年第三届普利兹克奖得主。生于格拉斯哥,毕业 于利物浦大学,开业于伦敦。他死后英国皇家建筑学会设立了以 他命名的斯特林奖。 斯图加特美术馆
1993 稹文彦
桢文彦,1928年出生于日本东京,日本现代主义建筑大师。他一生致力 于发展现代主义建筑风格,以精细的手法使建筑表现出理性的思维。桢文彦 对建筑和城市都有着独特的见解,他采用散文式的构造方法,赋予建筑更多 层次的内涵。他主张开放性的结构,以极强的适应性满足时代变迁的要求, 同时他十分强调建筑与环境的协调,极力为建筑物赋予人性和文化的特征。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