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直译与意译的句子翻译策略
摘要:直译和意译都是全译的策略,直译并不是强调逐字逐句的翻译,而是强调形似。
意译也不是可以无限发挥的乱译,而是强调意似。
对待不同的文本,需要使用不同的翻译方法,该文重点讨论直译与意译在句子翻译,受众不同时所使用的不同方法。
关键词:直译意译翻译方法
译界已达成共识,直译不是死译或硬译,不是生搬硬套,不是逐字照译,它强调形似。
意译不是任意增减,曲解原意,不是胡译乱译,它强调意似。
1 直译
直译是既传达原作意义又照顾形式且为读者所接受的翻译。
直译要求有以下三点:传达意义,照顾形式,为译语读者所接受。
传达意义是直译的首要要求,旨在传达原作独特的内容。
直译是翻译的一种,是双语转化的一种手段,那么就不能凭空创造,因此,直译首先要保证意义的准确性。
其次要保证意义的完整性。
照顾形式是直译的顺带的,旨在体现原作独特的形式美,直译并不意味着逐字逐句的对照翻译,而是一种强调形似的翻译方法。
对于受众来说,阅读文本都是希望有美的享受,对于翻译本也是一样的。
为译语读者所接受是全译的根本,旨在实现原作文化的传播功能。
翻译是忠实于原
文的,目的是传播原文所要表达出来的文本内容,因此对于翻译来说,一样是具有传播文化的作用的。
2 意译
意译是传达意似,不拘原作形式的翻译。
意译要求要能够传达意义,意译的翻译并不是胡乱翻译,而是要将文本内容,文化内涵等在翻译的时候进一步表现出来,意译不同于直译,在于意译更重视意似,只要是能够表达出意似的氛围,就能够满足意译的特点。
传达意义是意译的显著特色。
译者领会原作,将原文本内容,径直表达出来,但是传达意义不等于自由表达,意而不乱,意而不曲是意译的特色。
意译所表达的意思并不是直白的,而是通过一定的描述,将意译的表达更加完美。
如果说直译重视的是形式美的话,那么意译可以说是重视文字美,概念美,意义美。
让我们看一下下面的例子,来充分的体会一下直译和意译在翻译时所表现的不同的美:
(1)to kill two birds with one stone
直译:一石二鸟。
意译:一箭双雕,一举两得
直译强调的是意思的完整表达,将这句话中的意思准确的表达出
来,但是意译并没有局限于一个字一个字的翻译方法,这里并不是将birds鸟和stone石头的本义翻译出来,而是转换了表达的词汇。
一石二鸟的意思为:扔一颗石子打到两只鸟。
比喻做一件事情得到两种好处。
直译的翻译是将birds和stone的真是含义直接使用了。
一箭双雕的意思为:一箭双雕,一箭射中两雕,比喻一举两得。
意译的翻译是将birds和stone的引申意义的所翻译出来。
这一句话所要表达出来的意义是做了一件事情,收到了两种好处,一举两得。
不能说直译与意译哪一个更好,因为这需要将这句话放到不同的文本中来看,还要考虑读者的接受程度,如果这句话使用在诗歌,散文这一类的文本中,那么只能说明意译的翻译更加贴切于原文的语言形式。
如果这句话是出现在儿童读本中的话,那么要充分考虑受众的需要,也就是读者的阅读水平,知识含量,对于儿童读物来说,形象、生动、真实是主要的要求,所以在这类儿童读物的文本中来看,需要的语言是孩子们能够接受的,语言中出现的事物是要在现实中能够有真实反映的,能够常见的事物。
所以一石二鸟,比一举两得在这类文本翻译的时候更受读者的喜爱。
(2)a drop in the bucket
直译:一桶水中的一滴
意译:沧海一粟;九牛一毛;微不足道
这一句话所要表达出来的意思是很多同种物品的面前,一个同样
的物品,形容的是微不足道的概念,不值得一提的事物。
同样,对于知识水平较高的受众来说,如果翻译成为一桶水中的一滴,并没有沧海一粟翻译的美,也不如微不足道贴切。
但是如果要是这句话出现在儿童教材或者是故事书中,如果直接翻译为沧海一粟和微不足道的话,就要先给孩子们解释,什么是“沧海”,什么是“粟”,相对于微不足道的翻译来说,沧海一粟在儿童教材的翻译会相对好一些,对于南方生活在海滨城市的孩子们,海是常见的,但是对于北方内陆城市的孩子们,对于海并没有很直观,很具体的感受。
而抽象的形容微不足道,并不能完整的被孩子们所理解。
所以这种文本内容中,一桶水中的一滴的直译翻译反而比意译翻译更加明白,更加贴切。
甚至在给孩子们形象的解释上也更能够被孩子们所接受。
(3)to meet one’s Waterloo
直译:遇见某人的滑铁卢
意译:某人败的一塌糊涂
滑铁卢是比利时的一个小镇的名字,这个直译的翻译是将Waterloo直接翻译出来了,但是这样的翻译对于受众知识水平相对欠缺的人来讲,并不能清楚的理解Waterloo所表达的含义,因为这句话的直译翻译的时候,并没有将Waterloo这个词的历史意义翻译出来。
滑铁卢的历史意义在于:1815年,在比利时的滑铁卢,拿破仑率领法军与英国、普鲁士联军展开激战,法军惨败。
随后,拿破仑以退位
结束了其政治生涯。
滑铁卢被用来比喻惨痛的失败。
在直译的翻译中,将这句话发你成为遇见某人的滑铁卢,从说话者的身份角度和语言的语气上来看,这句话仅仅是从一个非常客观的角度来叙述的,并且并不符合中文的说话方式,在别人失败的面前,我们从不说遇见某人的滑铁卢,这样的表述,仅仅是直译从词的角度逐字逐句的翻译的出来的,不符合语汉语的说话习惯。
而意译将这句话翻译为某人败得一塌糊涂,这样的翻译一方面已经将Waterloo这个词的历史意义翻译出来,并且也符合汉语的表达方式,一个“败”字,已经将滑铁卢的历史意义翻译出来了。
一个“一塌糊涂”的使用,更加确定了这种失败的彻底性,不可补偿性。
因而,从这句话的翻译来看,意译的翻译比直译好的多,整句英文的表达意义也充分体现出来了,句子的意蕴也充分的体现出来了。
英语和汉语的形势差别很大,受众的知识水平,受众的年龄也是对于不同翻译策略选择的重要制约条件。
对于儿童读本,在选择翻译策略的时候,要侧重具体化,语言简洁化,信息准确化的特点,但是对于文学散文类文本的翻译,则要侧重一些形象美、意思美的表达。
同时,翻译的时候,对于原文本和译文本的文本类型也是不能忽视的,对于翻译不同的文本,有时可以依靠单一的翻译策略进行翻译,但有时仅靠一种单一的翻译模式,很难翻译出复杂的句子,这时就需要将两种或多种翻译策略相结合,以求达到最优美化、最全面化、最准确化的翻译。
对于翻译策略的选择,要视具体需要,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不能完全的依靠固定的思维,固定翻译套路死板的进行翻译。
参考文献
[1] 穆雷.翻译研究方法概论[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2] 陈建平.翻译与跨文化交际[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3] 何刚强.笔译理论与技巧[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
[4] 秦洪武,王克非.英汉比较与翻译[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