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 第1章植物资源的特性及分类2015.9

2 第1章植物资源的特性及分类2015.9


第二节 植物资源易受威胁性
任何一种植物的再生能力都是有限的,对植 物资源的利用不当,都可能影响其再生能力的 发挥,使其种群处于衰退状态。如人参、天麻 等在自然界中已经很难找到,利用的大部分是 为人工栽培种,野生人参已经被列入世界有灭 绝危险的物种。
杜仲活体剥皮,剥皮强度超过了其运输代谢物 质的要求或剥皮方法不当都会导致死亡。 刺五加自从人们发现根皮中含有多种甙类,其 中刺五加甙与人参中的皂甙有相似生理活性, 而成为医药和保健食品工业的重要原料,无计 划的掠夺式采挖,使资源收到了极大的破坏。
1.采集时间性
(1)地下器官类 包括根、根茎、球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鳞茎、块茎等。对于 栽培的植物资源一般2—5年以上采收。在秋末当 地上部分已经枯萎或在早春植物返青以前进行采 收。这时植物的养分及有效成分多集中在地下器 官中。 (2)皮类 通常在春天或初夏(4、5月)采收。此时植 物体内汁液充沛,树皮容易从木质部剥下。
树 干
根 系
活树干 伐倒木 针叶树 阔叶树
2.从种群角度看植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
某一地区同种植物的个体总和体称之为种群。 从种群角度看,由于植物体内所含丰富的营养成分, 植物营养器官的结构特性等,使植物种群具有多种 多样的用途,如胡颓子科落叶灌木沙棘。
沙棘果实含有多种营养成分,饮料和食品原料。 果实是多功能的药用植物,也是轻化工业原料。 植物体可以是能源和饲料植物。 群体(群落)是重要水土保持林、主要树种。
从群体上看植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 从植物群 体整体性上看,乔木、灌木、草本植物由于自身存 在,对环境产生生态效应。不同的植被类型的形式, 在提供原料、保护水土、改良土壤、防风固沙,指 示探矿和保护环境等各方面发挥作用。 从植物群体内部看,在个体构造上又有更加丰富 的利用价值: 以树木群体为例,以一个典型木本植 物为例来说明。
据有关研究表明:人类活动造成的物种灭绝速度 是其自然灭绝速度的100-1000倍,有近30% 受威胁的物种与直接经济利用有关。 研究自然更新能力、更新周期及其利用强度的关 系,探讨持续利用的方法、技术和途径,制定合 理的轮采制度,加强植物资源的保护管理是植物 资源学的重要研究内容。
第三节
植物近缘类群化学成分的相似性
植物化学分类研究表明:植物近缘属种在所含 化学成分上具有相同或相似性。理论依据:从 生物化学角度研究,发现植物遗传物质DNA中的 碱基的排列顺序,不仅决定植物的形态、结构 和遗传,而且决定植物的代谢产物的积累。所 以在形态、结构相似的植物中,其代谢产物也 有相似性,从而反映出一定的亲缘关系。亲缘 关系越近,所含化学成分越相似。
(2)有性繁殖 指用种子繁殖的植物。有性繁殖对植物多样 性维持意义重大。 2.组织器官的再生性 植物的组织器官受自然或人为损伤后仍能得 以恢复和再生。如茎皮部分剥落后仍能得到自身 的修复。杜仲剥皮可以再生,韭菜收割后可以继 续向上生长。
植物资源的再生能力有一定限度。再生能力受 其生存的生态条件制约的。因此,植物资源在 开发利用前,应在野外调查的基础上测算出所 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贮量,生长量、以确定适 当的保护措施,保障实现植物资源的永续利用。
第四节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时间性
植物生长、生命和体内代谢都有周期性。植 物组织和器官所含的成分及其结构也相应地随时 间而变化。 因此,植物资源开发利用是有严格的 时间限制,即具有确定的时间性,这是植物资源 开发利用中首先须遵守的原则之一。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时间性包括:采集时间 性、收获物保鲜时间性和产品的保存时间性。
(2)特有性 植物的分布都局限在某个局部地区,这些植 物种则称为这个地区的特有种(或狭域种)。这 些植物资源就成为该地区特有的植物资源。如药 用植物人参(Panax ginseng)主要分布于我国东 北东部山地,是生长在红松阔叶林下特有的药用 植物;当归(Angelica sinensis)则分布于甘肃、 云南、四川、陕西、宁夏、贵州、湖北等地。
3.从某类营养器官的角度看植物资源用途的多样性 作为工业原料:樟树叶可以提取樟脑和樟油,
漆树叶提取漂白剂,乌桕叶提取燃料等。
重要的药用资源:枇杷叶子等。 重要的畜禽饲料:杨柳的叶,苜蓿的叶子等。 肥料的重要来源:豆科植物等。
4.从开发利用层次看植物资源利用的多样性 以原料为主要目标的植物资源开发属于一级开发, 应用的手段侧重于生物学、农学和林学方面。 其次是以发展产品为主要目的的二级开发。 最后是以发展新产品为主要内容的三级开发。
(5)果实种子类 一般在果实充分成熟或将成熟时采收,有的果 实在成熟经霜后采收为佳。如山茱萸要在经霜变 红后采收,有的果实的成熟期不一致,要随熟随 采,以免影响质量,如山楂等。 (6)全株利用类 要根据具体用途的不同而定,如药用,一般多 在植株生长最盛而且开花后采。
2.收获物保鲜时间性
植物器官收获后,在贮藏过程中,由于光合 作用停止,植物体内代谢被破坏,许多细胞器的膜 发生解体,易受微生物侵染而腐烂变质,保鲜时间 是有限的。 如新鲜针叶的保存期(在20℃左右条件下) 不应超过3天。
第一章 植物资源的特性及分类 讲述要点
1.植物资源的特性
再生性 易受威胁性 化学成份相似性 开发利用时间性 用途多样性 可栽培性 分布地域性
2.植物资源的分类
第一节
植物资源的再生性
植物资源的再生性是指植物自身具有的繁衍能 力,由老的个体产生新的个体,以延续其种群。 植物的再生性还包括其自身组织和器官的再生能 力。 这种特性对人类有着巨大经济意义和生态意义。 正是由于植物资源的再生性,才使人类有持续利 用的可能。
(3)叶类 通常在花蕾开放时采收。此时正是植物生 长最旺期,质量好。 但某些叶需在秋天霜降后采收或采集地上 落叶,这要以具体用途而定。 (4)花类 因一般花期较短,如采收时间不当,对品 质影响较大,如金银花、月季花、丁香花都应在 一定大小的花蕾时采,开花后,颜色变淡,易脱 落,对香料和色素的提取不利,也不能入药。
根据野生植物对环境的生态适应原理,只要 人们给它创造与原产地相似的生境,所有野生 植物都可以栽培。 1.变野生为栽培 2.引种其它地区、国家的植物进行栽培 3.引种驯化中产生的变异,经过选育形成优 良的品种。
第七节
植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
任何植物都具有其固定分布范围和适生范围。 在最适分布范围以内植物发育最好,超出了这个范 围植物的分布就减少,甚至完全消失。这样就形成 植物资源分布的区域性。如: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是重要的芳香植物资源,主要分布在 我国西南、华南地区。而山葡萄(Vitis amurensis) 则主要分布在我国的东北、华北等地。可见,每种 植物资源由于受生态因子的制约,在分布上具有明 显的区域性特征。
树木群体资源的用途
名 称 树 冠 花 果实及种子 叶 枝
用 途
可制维生素粉、叶绿素膏、针叶医用浸膏、 药材、香精油、饲料等
工艺木片、人造板、薪炭等 可用作观赏、蜜源、提取芳香油 做森林更新种源,食用,提取维生素、油脂、 蛋白质,做饲料 树脂、橡胶、漆、树汁(桦汁等) 木材、胶合板材、造纸、树皮可制焦油、栲 胶、药材 树脂、栲胶、松节油、木炭、松香、油漆等 萃取的原料、木炭、培养基、工艺品等
1.植物资源分布的广布性和特有性
(1)植物资源的广布性 植物资源广布性指植物分布地域的广泛程度。 某些植物分布幅度大,能够广泛分布至世界各 大洲,这样的植物种称为世界广布种。如花卉植物资 源中的睡莲(Nymphaca tetragona)、纤维植物中的 芦苇(Phragmitea communis)、浮叶眼子菜 (Potamogeton natans)等,遍布于北半球。有些植 物分布在全国大多数省区,称为全国广布种如栓皮栎。
例如,在中药植物资源的开发方面,西洋参(Panax quinquefolium)、天麻(Gastrodia elata)和冬虫夏草等药材的 开发属于一级开发;野生资源沙棘、刺五加和绞股兰等系列药 品、饮品的开发属于二级开发;石杉碱甲、灯盏花素、雷公藤 总皂甙等新药的开发属于三级开发。
第六节
植物资源的可栽培性
(3)分布中心 分布区中心有几种类型,起源中心、分化中 心、多度中心。我们着重介绍多度中心(即集中 分布区)。 多度中心:在一个植物种分布区内,该种个 体数量最多、最密集的地方,即为多度中心。多 度中心的生境是该种的最适宜的生境。
研究某种植物资源的分布区中心(即集中 分布区),也是开发利用植物资源的重要基础。 掌握这一点对我们进行植物资源的引种驯化有 重要的参考价值。 对于狭域分布的植物资源,只有充分掌握 各种植物资源分布规律、中心分布区,才能预 见某一植物资源引种的可能性及其开发价值, 才能把本地区的植物资源优势转化为经济优势。
1.产生新个体的再生性
植物产生新个体是通过不同的繁殖方式来实现 的,即有性繁殖和无性繁殖。
(1)无性繁殖
孢子繁殖:植物通过孢子繁殖形成新个体。如苔 藓(Bryophyta)及蕨类(Pteridophyta)植物的繁 殖。
营养繁殖:植物利用自身营养体的一部分生长 发育成一个新的植物体。 自然营养繁殖:植物通过根、茎、断开 母体,形成新的植物个体的过程称为自然营 养繁殖。 人工营养繁殖:指借助人为的力量,将 植物体与母体分开,使之形成新个体。其中 包括分离法(分根培养)、扦插法(根插、 枝插、叶插)、压条法和嫁接法。
1. 化学成分的相似性是植物化学分类的依据
小檗科植物都含有小檗碱;毛茛科植物都含
有毛茛苷和木兰碱,芍药属因不含毛茛苷和木
兰碱从毛茛科中分离出来单独成立芍药科。
2.化学成分的相似性是资源利用的重要依据
(1)在近缘物种中寻求具有相似化学内含物:植
物在系统演化中的位置与其化学成分有密切关系, 是寻找新资源的途径:亲缘关系越近,化学成分相 似形越大;植物生物碱越复杂,其演化地位越高。
3.产品的保存时间性
植物资源开发利用的产品不同,保存时间也 不同。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