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普炭公路设计总结(DOC)

普炭公路设计总结(DOC)

1. 概述省道206线以且至马关公路丘北(普者黑)至砚山(炭房)段一级公路(以下简称“本项目”)地处云南省东南部的丘北县、砚山县境内。

丘北县以盛产辣椒和境内有“普者黑”山水田园风光而闻名。

丘北辣椒又名“丘北小椒”,中外驰名,产品远销国内20多个省市及东南亚、韩日及欧美地区,1999年被国家命名为“中国辣椒之乡”。

以喀斯特峰群、洞群、湖群为特点的普者黑,是云南省境内度假休闲基地之一、国家AAA级旅游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丘北县还是云南省林业重点县、生猪基地县、牛羊基地县、英美优质烟叶基地县。

砚山县是“开化三七”的原产地和主产地,种植历史已有几百年,亩单产、年总产均为全国之冠。

砚山有较好的旅游资源,在省级风景名胜区砚山浴仙湖风景名胜区四大片区的48个景点中,有温泉、溶洞、古树、古庙、古石雕群、湖泊、千亩杜鹃等。

是旅游、观光、科研、探险的好地方。

砚山县矿产资源丰富,有锰、煤、钾盐、铁、铅、锌、铝、银、汞。

本项目向北与S206线相接(连接国道G324线),向西与S305线相连,尾部穿越国道G323线(老公路),止点连接国道主干线GZ75(炭房立交)。

使丘北县、砚山县与滇中、滇东北和广西相连,通过天保口岸、河口口岸与越南相通。

它不仅是国道G324线和国道G323线的连接线,也是文山州距南昆铁路最近的一条公路运输通道,该路段是交通厅编制的《云南省公路网规划(2005~2020年)》中,一般干线公路网纵线,巧家~河口890公里中的一段,也是文山州“三纵三横”主骨架公路网规划的重要路段。

是带动丘北县、砚山县乃至文山州及周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通道,也是云南通往东南亚国家的重要路网补充,本项目的建设是完善公路网的客观需要,是带动文山旅游业发展的基础设施,是文山机场通往普者黑风景区的主要通道。

1.1 任务依据2006年7月,文山州交通局对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公路勘察设计工作公开招标,我院按照招标要求参加投标,有幸中标,合同内容为初步勘察设计、施工图勘察设计及交通工程沿线设施设计。

任务依据如下:1、文山州交通局与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签署的“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公路工程勘察设计合同书”(以下简称“设计合同”)。

2、2007年11月21日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与文山州人民政府“关于普者黑至炭房公路移交建设协调会议纪要”。

3、2007年11月21日文山州交通局与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签署的“普者黑至炭房公路勘察设计补充协议”(以下简称“补充协议”)。

4、云南省公路规划勘察设计院2008年1月完成的“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以下简称“工可报告”)。

5、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云发改交运[2008]607号“关于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公路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的批复”(以下简称“工可批复”)。

6、2008年8月6~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一级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云发改交运[2008]1452号“云南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关于省道206线以且至马关公路丘北(普者黑)至砚山(炭房)公路两阶段初步设的批复”(以下简称“初步设计批复)。

7、建设部关于发布《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公路工程部分)的通知(建标[2002]99号文)。

8、《公路工程建设项目设计文件编制办法》、《公路概预算编制办法》、《施工图设计图表示例》等9、国家及交通部颁布的现行有关技术标准、规范及规程等。

10、文山州交通局与长安大学工程设计研究院签署的有关函件。

1.2 设计标准根据“初步设计批复”,本项目全线按一级公路标准建设;设计速度60公里/小时,路基宽度23米,全长59.13667公里,止点(K59+252.13)接砚平高速公路炭房立交。

主要技术指标表其余技术指标符合《公路工程技术标准》(JTG B01-2003)规定值。

1.3 对“初步设计批复”的执行情况及优化设计的问题1、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均按初步设计评审意见执行;2、AK4+657.75~AK12+626.143段平面作调整,将路线适当西移,为丘北县城的预留发展的空间;3、鉴于K43+700~K43+970段挖方工程较大,施工图阶段作如下调整:顺JD45~JD46导线延长约17.0米设新JD46,沿原JD47前视方向前进约21.0米,设新JD47,并将新JD46与新JD47平曲线设为首尾相接S型曲线,减少该段的挖方工程。

4、K22+932.466~DK26+500段初步设计路线平纵指标相对较高,其中K23+300~K23+700段路堤较高,填方工程大,为减少填方工程及与省道206线协调配合,施工图设计阶段平面作了调整优化,并将新JD19、20、21、22、23、24、25等平曲线设为首尾相接的S型曲线,达到了减少填方的目的。

5、K33+700~K34+900段为减少填方工程及耕地占用,路线应尽量靠近老公路布设,施工图设计阶段作了调整优化,并将新的JD32、33、34、35等平曲线设为首尾相接的S型曲线。

6、K49+747.123~K50+250从古滑坡后缘通过,影响路基的安全和稳定,施工图设计阶段将平面线位适当右移避让滑坡,确保路基的安全和稳定。

7、其它路段进行了部分路段优化,以达到提高路线平纵面指标,力求做到各路段采用指标的连续性、均衡性,与周边环境的相容性,降低工程实施难度,节约投资的目的。

1.4 测设简况、设计方案拟定及推荐方案的确定2008年5月28日至29日云南省公路开发投资有限公司组织专家会同文山州政府、州交通局、丘北、砚山两县政府、交通局以及州县相关部门组成审查组,对省道206线邱北(普者黑)~砚山(炭房)一级公路初步设计进行审查,并形成了本项目初步设计评审意见。

我院立即组织技术人员进行施工图勘察设计工作,在设计周期短、任务重的情况下,我院对本项目的各专业进行了综合评审,并编制了详细的施工图设计指导书;随后组织各专业技术人员对初步设计作了大量的修改和完善工作,再到实地进行施工图测量放样,收集有关的地形、地质、水文等基础资料。

2008年8月6日至7日云南省人民政府投资项目评审中心对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一级公路两阶段初步设计进行了评审,并形成了评审意见。

我院认真领会会议及审查意见精神,积极组织工程技术人员对初步设计进行了详细的修改完善,为施工图设计工作打下了基础。

在整个测量过程中,我院得到地方各级政府、地县交通局、城建局等单位的大力支持与配合。

根据地质调查和详勘结果,按照初步设计评审意见,我院又作了详细的修改和完善。

共计优化路线线位布设方案6段,最后,再一次对设计中不完善地方进行了校正、补充,经过全院职工不懈努力,最终完成了施工图设计工作。

1.5 路线起讫点、中间控制点、全长、所经主要河流、垭口及城镇等根据“初步设计评审意见”及“初步设计批复”精神,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一级公路路线总体走向由北向南,起点K0+000=省道206线K125+255,经过阿诺村、七○新村(省道305与206平交道口)、桥背水、黑箐龙垭口、高枧槽、密纳烟站、笼陶新寨、树皮岔路口,倮可者,落水洞、大垭口、落水洞村、阿波塘、323国道(炭房立交联络线与323国道平交道口东120米处)、止点(炭房立交联络线起点K0+000)。

于K59+252.13与砚平高速公路炭房立交联络线K0+000相接,路线总长60.10676公里(路线主线长:59.13667公里,县城连接线0.5233公里,普者黑大道连接线0.44679公里)。

丘北县境内路段长36.39515公里;砚山境内路线长23.71161公里。

沿线主要控制点:起点(红薯山)、阿诺村、七○新村(省道305与206平交道口)、桥背水、丘广线平交(K10+707.80)、黑箐龙垭口、高枧槽、山脚寨、密纳烟站、干巴寨、砂场垭口、笼陶新寨、树皮岔路口,倮可者,落水洞、甲马石垭口、大垭口、落水洞村、迷巴底小学校、阿波塘、323国道(炭房立交联络线与323国道平交道口东120米处)、止点(炭房立交联络线K0+000)。

主要河流有:北门大河、高枧槽河、小波小河、倮可者河。

1.6 与有关方面的协调情况在该项目的施工图测量放样前分别向文山州交通局、丘北、砚山两县政府及交通局汇报了路线走向、经过的村寨,主要设计构想等,地方政府及交通主管部门提供了较好的意见和建议,在设计中已采纳。

同时我们在施工图设计放样调查过程中广泛征求了当地人民群众的意见和要求,并把这些意见和要求融会到具体设计中,以更好地满足当地沿线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的需要。

2. 沿线自然地理概况2.1 地形地貌路线总体位于云贵高原东南部边缘的斜坡地带,该地段总体地势西高东低,山体走向以南北向为主,东西向次之。

省道206线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一级公路,起点接原省道206线K125+250(丘北县红薯山村),位于丘北普者黑盆地,海拔高程1450米左右,止点接砚平公路炭房联接线起点,海拔高程1545米左右,路线跨越的最高点干巴寨附近(K24+800),海拔高程1630米左右,总体走向呈南北向展布。

区域内以巨型旋扭构造为主,构成了不同地貌类型的基本骨架。

在新构造运动的强烈影响下,全区不均匀隆起,构成河系放射状格局,河流下蚀,阶地发育,早期岩溶高悬于河谷之上,高原面趋于破坏等地貌的变革,使地貌发育进入一个新的时程,发育了不同成因、不同形态的地貌类型。

路线区域以岩溶地貌为主,有岩溶低中山峡谷,岩溶化河间地块,峰丛洼地,峰林谷地,溶丘洼地,峰林谷地残丘波地、盆地、落水洞、溶洞等。

其次为侵蚀、剥蚀地貌。

这些不同成因,不同形态的地貌类型,其工程地质条件亦不相同。

2.2 工程地质条件2.2.1 地质构造丘北(普者黑)~砚山(炭房)一级公路项目位于南岭东西向复杂构造带西段与文山巨型旋扭构造复合部位。

占主导地位的是东西向构造,其次为弧形构造和北东向构造,岩层展布与主要构造线方向一致。

2.2.2 新构造运动路线测区地势西高东低,掀斜面中发育的多层地形,岩溶层及河谷阶地,以同一步调向东递降,河流流向主要以南北向和东西向为主,温热泉的分布和近代地震等都与老构造线有密切联系,显示出新构造运动表现为西部强烈抬升,并具差异性和间歇性。

2.2.3 地震根据GB18306-2001《中国地震动参数区划图》,项目所处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为0.05g,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为0.45S,本项目路线布设和构造物设计按部颁《公路工程抗震设计规范》(JTT004-89),抗震设防烈度为6度。

2.2.4 地层岩性路线沿线出露地层主要有第四系(Q)、下第三系(E)、三叠系(T)、二叠系(P)、石炭系(C)、泥盆系(D)、寒武系(∈)等地层。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