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甲骨文的历史文化意义
甲骨文是现存中国古代最早的一种文字,因其最早发现在动物
骨头上而得名。
甲骨文的形状会略有差异,大致为武丁时期的甲骨
最为完整,同时武丁时期也是现存甲骨数量最多的时期。
甲骨文发
现地位于XX省安阳市殷都区小屯村、花园庄一带,而后扩大到后冈、和洹水北岸的侯家庄西北冈、高井台子、大司空村等地。
自殷墟发
掘以来,先后出土有字甲骨约15万片。
郭沫若称:“殷墟的发现,是新史学的开端”。
1什么是甲骨文
甲骨文制作的方法是先将准备好的龟甲或兽骨处理,然后在背
面钻洞到即将要穿透而又未穿透的程度,再用火烘灼,龟甲的正面
就会在钻洞的四周出现裂纹,这些纹路称为「兆」。
负责观察纹路的
就是占卜的人,叫做「卜官」,在判断吉凶之后,才将卜问的内容书
写或刻画在甲骨上。
除了卜问吉凶之外,还有的甲骨文是用来记事的,记事的甲骨文字多用刀子刻,有的是先用笔写好后再刻出来,
也有的是直接刻画出来的。
甲骨文内容是殷商王室占卜的一些纪录,商朝的人普遍迷信鬼神,大事小事都要卜问,有些占卜的内容是天
气情况,有些是农作收成,也有问病求子的,而打猎、作战、祭祀
等大事,更是需要占卜了!所以从甲骨文的内容可以隐约了解殷商
时期的人的生活情形,也可以得知商朝历史发展的状况。
2甲骨文的历史文化意义
甲骨文的出土,不仅把中国有文字记载的可信历史提前到了商朝,而且由于甲骨文内容丰富,涉及殷商历史、文化、政Z、经济
的各个方面,被称为中国古代乃至人类最早的“档案库”。
对甲骨
的研究,也产生了一门新的学科———甲骨学。
2.1甲骨文的历史价值:甲骨文的发现证明了商王朝的存在。
在甲骨文发现以前,人们只能从以前的文字记载中知道有商王朝,
并没有实实在在的实物来证明,但甲骨文的发现让大量殷商人篆刻
的文字摆在了我们面前,这些文字也填补了以郑州二里岗为代表的
早商文化和以殷墟为代表的晚商文化之间的空白,从而完善了商代
的编年框架。
在殷墟里陈列着的大量甲骨、青铜器都向我们展现了
当时殷商人的生活形态。
在殷墟王陵遗址中我们从他们使用的器皿
可以看出当时殷商人的饮食文化,从他们使用的务农工具也可以学
到现代工具从古代的发展演变等等。
甲骨文为古代信仰、古代社会
制度以及若干重大历史事件留下了考古依据。
这不仅是中国历史研
究的一件大事,同时鉴于甲骨文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也是世界
历史研究中重要事件。
2.2甲骨文的文化价值:文字的出现意味着人类走向文明,
甲骨文是中国有据可查的最早的文字体系,它提供了中国古代特有
的造字法则,对三千多年以来的中国文化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甲骨
文具有一定体系并有比较严密的规律,篆刻精湛,内容丰富多彩,
对中国古文字研究有重要作用。
过去,古文字研究的主要的依据是
商周青铜器上的铭文,如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
甲骨文比《说文
解字》要早1500年,并且它是来源于直接出土的文物,可信程
度更高,对研究汉字的起源和发展,纠正《说文解字》的疏失,解
决青铜器铭文中悬而未决的问题,都有极大价值。
随着1903年
第一部甲骨文著作《铁云藏龟》的出版及其后甲骨的不断著录,甲
骨文走出了学者的书斋,从“秘不示人”的个人摩挲雅玩变为大众
可及的“公器”。
自此,甲骨文成为全社会的文化财富吸引着更多
学者投身研究之中。
甲骨文从发掘共计出土甲骨154600多片,
到目前为止这些甲骨上刻有的单字约4500个,已翻译出的字有2000个左右。
甲骨文虽然经过了金文、篆书、隶书、楷书等不同书写形式的变化,但是以形、音、义为特征的文字和基本语法保留至今,对汉字的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也为中国的书法艺术发展奠定了基础。
2.3甲骨文的经济价值:殷墟甲骨文的发现不仅吸引着来自全国各地的文化友人,同时还有很多国外学者也来学习,大大促进了中外文化的交流以及中国文化在世界上的传播。
自从1928年殷墟甲骨正式考古挖掘以来,甲骨文闻名于世的同时也让安阳殷墟走进了人们的视野。
1961年3月,国务院将殷墟列入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6年7月,殷墟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
中国古都协会将安阳列入中国七大古都,这是一件值得我们安阳人骄傲的事。
越来越多的学者来到甲骨文的发源地来学习,同时带动了殷墟周边的经济发展,也让安阳的旅游业走向了新的阶段。
总结:
甲骨文的发现是照亮中华殷商文化的一盏明灯。
它证实了殷商王朝的存在,并反映了当时统治下的人文背景,同时提供了中国早期汉字的形态,大大改观了对传统中国文字学的感官。
虽然截止到现在并没有完全翻译出所有的文字,但随着学者的不懈努力,总有一天,这些字会完完全全的翻译出并展现在我们面前。
只要我们秉持着探究学习的态度,困难就会向我们低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