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分析
控制总量,淘汰落后产能
停止审批单纯扩大产能的焦炭、电石等煤化工项 目,坚决遏止煤化工盲目发展势头。
政策分析与理解
(1)上述相关政策的表述中,出现频率比较高的 词汇有:“能源”、“替代”、“液体燃料”、 “煤液化”、“煤气化”、“有序”、 “稳步推 进”、“示范工程”。
鼓励煤化工发展的一些词汇有:“鼓励”、“支 持”、“加强”、“促进”、“积极推进”、大力 开发;一些调控性的词汇:“适度”、“合理规 划”、“严格控制”、“限制”、“禁止”、“坚 决遏止”。
煤化工产业现状及分析
--“全国煤化工信息站”调研报 告
李好管
站长 教授级高级工程师
一. 近年来国家相关能源替代及煤 炭、煤化工产业政策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 个”五年规划纲要 优化发展能源工业
加强煤炭清洁生产和利用,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 液体燃料,有序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促进煤炭 深度加工转化。
(1)目前我国煤制油仍处于示范工程建设阶段,不 能一哄而起,全面铺开(注:本人认为,这条规定同样 适合于甲醇制烯烃) 。(2)除神华集团煤直接液化项 目,宁夏宁东煤间接液化项目可以继续开展工作外,其 他煤制油项目一律停止实施,严禁化整为零,巧立名 目、违规审批。
12. 石化产业调整振兴规划(2009.2.19日国务院 通过)
8. 《煤炭产业政策》(2007年11月29日,国家发 改委发布)
第13条
在水资源充足、煤炭资源富集地区适度发展煤化工, 限制在煤炭调入区和水资源匮乏地区发展煤化工,禁止 在环境容量不足地区发展煤化工。鼓励大型煤炭企业参 与冶金、化工等企业联营。
9. “国家煤化工产业中长期发展规划”征求意见 稿(2006.11,正式意见稿至今未出) “发展原则”一节,阐述了煤化工产业布局的
鼓励石油替代资源和清洁能源的开发利用;积极推进 洁净煤技术产业化。
7.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2007.4) 石油替代工程
按照“发挥资源优势、依靠科技进步、积极稳妥推 进”的原则,加快发展煤基、生物质基液体燃料和煤化 工技术,统筹规划,有序建设重点示范工程。为“十二 五”及更长时期石油替代产业发展奠定基础。
(2)自金融危机以来,我们听得比较多的一个 提法是“中国经济发展长期趋好的基本面没有 变”。其实,对于煤化工产业而言,中国油、气短 缺,煤炭资源相对丰富的国情是内在的、固有的、 是一种禀赋,没有变,也不可能变;2008年7月的 147美元/桶的高油价是不正常的,同样2008年12月 35美元/桶的低油价在全球经济社会发展的今天也是 不正常的。因此,中国发展以煤制油、煤制天然 气、煤制烯烃、煤制醇醚为主要产品特征的新型现 代煤化工,无论是出于国家能源安全的考虑,还是 出于经济竞争力的考虑,不盲目乐观,但也没有理 由悲观。
有序推进煤炭转化示范工程建设
积极开展气化、液化等用煤的资源评价,做好煤化 工基地规划,调控煤化工建设规模,防止低水平、小规 模盲目建设,推进煤炭液化示范工程建设。“十一五” 期间,完成煤炭液化、煤制烯烃的工业化示范,为后十 年产业化发展奠定基础。
示范工程包括:采用国内开发的工艺和高效催化剂 技术,建成100万t/a煤炭直接液化示范工程,完成具有 自主知识产权的煤直接液化工艺的工业化示范;引进国 外成熟技术,建设300万t/年的间接液化工厂,并完成商 业化运行示范;采用不同的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分别完 成16万t/a和100万t/a间接液化示范装置和示范工程;采 用自主知识产权技术,完成60万t/a煤制烯烃示范工程。
4. 煤炭工业发展“十一五”规划 (2007.1) 煤炭深度加工、洁净利用
发展煤化工,开发煤基液体燃料,推进煤炭气化、 液化示范工程建设,弥补油气供应不足,提高国家能源 安全保障程度。
发展循环经济和保护矿区环境,鼓励洁净煤 技术产业化
加强技术攻关,解决煤炭气化、液化的技术障碍,制 定生产和使用煤制油、醇、醚等替代燃料的财税优惠政 策,促进煤炭深度加工转化。
(3)当然,对发展煤化工的一些制约因素应 有充分的考虑。技术制约因素;水资源制约因 素;环境容量制约因素。煤炭资源的制约—煤制 液体燃料用煤量大,一座年产250万吨的煤炭直 接液化厂,年需要煤炭1100-1500万吨(原料、 燃料)。按煤制油工厂服务年限50年,煤矿回采 率40%,需要可采储量13.7-18.7亿吨,而且要求 煤质稳定。
2. 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 ~ 2020年) 能源优先主题
煤的清洁高效开发利用、液化及多联产;大力开 发煤液化以及煤气化、煤化工等转化技术。
3. 中华人民共和国能源法(2007 征求意见稿)
能源综合、高效开发利用
国家鼓励能源综合、高效开发利用,支持以煤炭为 原料的燃料、电力、化工产品多联产,鼓励热电冷联 产、热电煤气多联供等综合梯级利用,因地制宜发展分 布式能源。
(4)国家发改委、工业和信息化部:我国作为一个 富煤缺油的国家,主要的化工产品完全由石油作原料生 产是不现实的,发展煤化工符合我国国情, 国家政策 总体上持支持态度;但我国煤化工发展还面临一系列问 题,例如结构不合理,行业的中小企业较多而大型现代 化高技术的企业较少;布点太多,造成产业结构雷同; 产品附加值较低,后续应用技术没有跟上等。需根据煤 化工子行业不同的特点制订国家的相关政策。
5. 西部大开发“十一五”规划(2007年4月)
大力发展特色优势产业
优化发展能源及化学工业,加快建设若干国家重要 的水能、煤炭、石油、天然气等能源工业开发、接续基
地和重要能源化工产品加工基地。 合理开发利用煤炭资源,统筹规划、稳步推进煤制
油、甲醇、二甲醚等项目试点,择点建设煤化工基地。
6. 国务院发布《促进产业结构调整暂行规定》 (2005.11.9)
科学规划
积极鼓励煤炭后备资源丰富的地区发展煤化工产业, 合理规划煤炭调出区煤化工项目的建设,限制煤炭调入 区煤化工产业的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展,促进煤炭产销区域平衡,严格控 制缺水地区高耗水煤化工项目的建设。
10. 关于加强煤化工项目建设管理促进产业健康
发展的通知(国家发改委,2006.7.7)
11. 国家发展改革委办公厅 “关于加强煤制油项 目管理有关问题的通知”(2008.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