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口的空间变化
自然灾害
户籍管理制度(国家政策) (经济原因)
大批
有计划、有组织 规模小、频率低
流量增大,流动方 向发生明显变化
迁往自然条件较 好的地区
东部迁往西北 和东北
1.中西部迁往东部沿 海城市和工矿区
2.由农村迁往城市
国内人口迁移的意义
调节人口空间分布和人才余缺,加强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促进 经济发展和缩小地区差异等。
E.游牧民的迁徙 F.我国大学生赴美国留学 G.空间移动距离在1000千米以上
02
人口迁移的分类、特点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迁移的分类
难民向国外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人口跨国界并改 变住所达到一定 时间(通常为一 年)的迁移活动。 涌至广州的流动人口
在一国范围内, 人口从一个地区 向另一个地区移 居的现象。
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人口流动日益活跃, 人口迁移中组织性迁移的比重逐渐下降,而自发性迁移的比重迅速上升。
西北
东北
河 北
山东 重庆 湖北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湖南
广东
1949年以来 我国国内人口迁移
的主要流向
国内人口迁移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地区
旧中国
1949-80年代
80年代以来
移民支边、战争、 国家实行计划经济体制和 国家改革开放政策
讨论
人口的迁移就是人口的空间移动吗 ?
人口迁移的概念
人的居住地在国际或本国范围内发生改变
空间移位
必须超越一定的行政界线
居住地变更
必须改变居住地
时间限度
改变居住地需持续一段时间
(通常为1年)
请问下列哪些现象属于人口迁移?
A.“民工潮”涌向城市 B.小王去北京旅游一个月 C.聚居在叙利亚难民营的伊拉克难民 D.三峡地区居民搬入沿海城市安家落户
迁出地
加强与外界社会的联系; 缓解人口对环境的压力。 人才和劳动力外流。
迁入地
有人才和劳动力的流入; 有利于东南沿海地区经济发展。 人口拥挤、增加环境压力。
课
堂 练 习
1.关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世界人口迁移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B
) A.人口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B.拉丁美洲继续是国际移民的主要目的地 C.人口移出减轻了迁出国人口压力 D.美国20世纪90年代经济持续发展有外来移民明显的作用
国际人口迁移
北冰洋
北美洲
太
平
洋
大
近代欧洲殖民者贩运黑奴 的人口迁移路线
西
南美洲
近代欧洲殖民者受土地、矿产
洋
资源吸引,到美洲进行开发的
人口迁移路线
欧洲 非洲
亚洲
太 平 洋
印度洋
大洋洲
15~19世纪世界人口大迁移
国际人口迁移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国际人口迁移
时期
19世纪以前
迁移路线 ①欧洲人到美洲、大洋洲 ②非洲黑人被贩卖到美洲
2.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人口迁移的特点是(B)
A.规模小、频率高B.规模小、频率低 C.规模大、频率高D.规模大、频率低
3.下面可能表示近年来我国民工大规模流动方向的是(A)
A.从湖南流往广东B.从河北流往河南 C.从新疆流往内地D.从湖北流往重庆
材料一
【国内人口迁移】
历史上,我国就发生过大规模的从黄河流域向长江流域、珠江流域的人口 迁移。西汉时我国北方人口占总人口的2/3,经过西晋永嘉之乱、唐安史之乱、 北宋靖康之乱引起的三次大规模人口南迁后,南方人口已占到全国的2/3。清 末到民国中期迫于生计,河北、山东一带人口“闯关东”迁往东北地区,河南 一带人口“走西口”迁往新疆和甘肃等地。
人口的空间变化
第一章 第二节
By:卧蚕眉课件
深圳市人口数量变化表
()
人
常住人口
口
户籍人口
万
人
701.2
1137.8 354.9
167.8
31.4
68.7
31.3
124.9
1979年 1990年
2000年
2015年
深圳市的人口增长如此之快的原因是什么?
学习要点
人类迁移
概念
分类
因素
意义
01
人口迁移概念
各国经济发展的不平衡
调整了劳动力空间分布不均的状况
二战前后各大洲人口流向的变化
欧洲
北美洲
拉美
大洋洲
非洲
19世纪之前 二战后
思考回答
无论是19世纪以前,还是二战之后 始终都是人口迁出地的大洲:亚洲、非洲; 始终都是人口迁入地的大洲是:北美洲; 拉丁美洲由人口迁入地变为人口迁出地,欧洲则相反。
古时候
深受统治者及其行政力量的束缚 大批迁移 迁往自然条件较好的地区
材料二
【国内人口迁移】
新中国成立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前,我国的人口流动受到严格控制,人 口的意愿性迁移一直比较少。虽然在20世纪50—70年代也有大量的人口迁移 活动,但均以行政调动为主,如60年代有组织地移民支援边疆省份,70年代知 识青年“上山下乡”活动,以及80年代知识青年大量返城等。
03
影 响 人 口 迁 移 的 因 素
自然环境 政治因素
经济发展 社会文化
1 1 气候
自然环境
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 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 壤、植被和水文等,从而对人 类的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 响,并通过对生产和生活的影 响而影响人口迁移。
国内人口迁移
唐代“安史之乱”引发的人口迁移。
(公元755~763年)
唐代至清代“江西填湖广、湖 广填四川”人口迁移。
(公元750~1900年)
清代至民国中期因内战引发的“闯关 东”、“走西口”、“下江南”开垦 农牧的人口迁移。
(公元1653~1925年)
国内人口迁移
时代
影响因素 迁移特点 流向地区
迁出地 迁入地
旧大陆(欧洲、非洲、亚洲) 新大陆(美洲、大洋洲)
迁移特点 集团性、大批的移民为主
原因 意义
殖民主义扩张;新大陆的开 发;非洲黑人被贩卖
开发了新大陆;传播了工业 文明;改变了人种空间分布
二战后 ①拉丁美洲人到北美和西欧 ②南亚、南欧和非洲人到西亚、北非打工 ③南欧和非洲人到西欧打工 亚、非、拉 西欧、北美、西亚、北非 从发展中国家流向发达国家; 定居移民减少,短期流动人口增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