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创新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创新型教师

创新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创新型教师

创新教育背景下如何做创新型教师在创新教育中要从培养教师的创新精神入手,通过提升政治素养、专业素养提高教师的创新能力。

时代需要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离不开创新型教师。

创新教育创新型教师专业素养
创新教育是以培养人的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为基本价值取向的教育实践。

实施创新教育,就是要求教师从培养创新精神入手,以提高创新能力为核心,带动学生整体素质的自主构建和协同发展。

《学会生存》一书中指出:“教师的职责现在已经越来越少地传递知识,而越来越多地激励思考;除了他的正式职能外,他将越来越成为一位顾问,一位交换意见的参考者,一位帮助发展矛盾论点而不是拿出现成真理的人。

”创新型教师要引导学生自己独立探究形成结论、了解规律、发现真理,真正体现“导而弗牵、开而弗达、强而弗抑”的精神,不断激发学生探索未知,启发学生获得新知识、新思想。

那么,创新型教师应具备什么样的素养?
一、创新型教师应具有的政治素养
1.具备独具风采的人格魅力
有位教育家讲:“以人格培养人格是最简单、最明了、最有效的教育方法。

”教师的人格大多认为是师德的简称,因为师德恰是教师人格的核心因素。

要想把学生培养成人,特别是培养成创新人才,作为教师特别是创新型教师,首先应当是会做人,做一个具有崇高教师人格的人,注重自己人格的尊严。

应以崇高的人格、高尚的道
德素养陶冶学生的心灵,教书育人,当好表率,以自信战胜自卑,以知足对待名利,以淡泊化解贪婪,以平和控制冲动,以坦荡傲视挫折,以宽容催化情感,不断地完善自己在学生心目中的形象,充分发挥教师人格独具风采的魅力。

2.具备爱岗敬业的奉献精神
对一个教师来说,对从事的职业要有光荣感、自豪感、责任感。

而创新型教师比一般普通教师会做得更好。

每个人都需要爱,而教师对学生的爱不是一般的爱,她高于母爱,大于友爱,胜于情爱。

有谁能像教师那样,天天面对的是一张张可爱的笑脸,一双双晶莹的眼睛,一颗颗透明的心灵,一个个青春的梦想?一举手,一投足,一丝美丽的微笑,一个鼓励的眼神,一句关切的话语,就能拨动一根根美妙的心弦,就能带给学生无限的欢乐,教师有其他人无法体味的职业幸福感!他们任凭岁月更迭,任凭世事沧桑,甘于寂寞,乐于奉献,以自己的知识和修养去点燃学生的智慧之光,把自己的全部心血奉献给自己所从事的教育事业。

3.具备敢为人先的创新精神
敢为人先是创新的秘诀,无数事业成败的事例证明,非不能为,乃不敢为。

只有敢想人所未想,敢做人所未做,敢言人所未言,不守旧,不从众,不随俗,具有大无畏的创新精神,才能冲破旧的理论、观念的束缚。

要注意培养学生的批评意识和怀疑意识,鼓励学生对书本的质疑和对教师的超越,赞赏学生独特而富有个性化的理解和表达。

这样,才能有所创新。

求新、求异、求是、求佳是创新型教师的灵魂。

他们从不满足于已知,乐于探索未知,追求标新立异,把创新看作自己神圣的天职。

同时,他们又是一个实事求是者,更是一个明辨是非者,他们尊重事实、尊重规律,服从真理。

科学的态度,实事求是的精神养成了他们虚怀若谷的宽广胸怀和探索创新的性格,这又注定了他们在取得成果后将会有新的探索和追求。

4.具备团结合作的群体精神
不论是师生关系,还是教师之间的关系,都需要团结合作的群体精神。

从师生关系来讲,教学是教师的教与学生的学的统一,这种统一的实质是交往。

对教师而言,交往意味着从传统的知识传授者转向现代的学生发展的促进者。

可见,创设基于师生交往的互动、互惠的教学关系需要团结合作。

从教师之间的关系来讲,任何一个全面发展的学生,都不是某个教师个人的“杰作”,而是教师群体共同影响的结果。

创新型教师应以工作大局为重,求大同,存小异,注意互相尊重,互相帮助和支持,形成团结、互助、友爱、和谐的人际环境和共育良才的教育合力。

二、创新型教师应具备的专业素养
1.与时俱进的教育理念
人类知识的发展和积累的过程,就是不断地把人们头脑中的难以文字化的知识,转变为可编纂的知识。

随着未来信息技术的发展,将有可能把绝大部分的可编纂的知识由计算机来完成,人类自身将主要生产难以文字化的知识,以及实现后者向前者的转换,也就是
说生产观念、创意和心智。

未来真正的知识拥有者不再是背诵知识和掌握符号,而是能够不断地阐明未被前人所识别的问题的人,是能够不断地提出创造性解决问题办法的人。

作为创新型的教师,必须具备新的教育观,把每个学生潜能的开发、健康个性的发展、为适应未来社会所必须的自我教育、终身学习的意义和能力的初步形成作为最重要的任务。

我们不仅强调基础知识等本身应随时代的变化而更新,更强调人与社会发展的需求在基础教育中的独特反映。

“发展”作为一个中心词,在基础教育价值定向中应得到充分具体的体现。

2.多层复合的知识结构
作为创新型教师的专业知识结构最基础层面的,是有关当代科学和人文两方面的基本知识以及工具性学科的扎实基础和熟练运
用的技能、技巧。

现在多媒体教学、网络教学、教育资源的共享,要求我们教师教学要走上现代化的教育平台。

具备以上基本知识和技能是创新型教师满足学生求知欲,开发学生智力,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学生想象力,以及不断自我完善和发展所必需的。

3.胜任发展的能力要求
第一,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理解他人和与他人交往的能力。

教师的工作是育人,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合作和共同活动,对人的发展产生积极影响的工作。

教师要实现有效的教育,要使学生积极主动地投入到教育活动中去,都离不开与学生对话和沟通。

教师还要与其他教师合作,建立与家长合作和相互支持的关系,与社区各有关
机构中人员的关系,都是形成教育合力和进行有效工作必不可少的。

这些都需要具备上述能力。

第二,创新性教师必须具备组织管理能力。

教师在学校教育活动中不可推卸地承担着组织者和管理者的责任。

一方面,是按教育目的规划教育活动的决策与设计能力;另一方面,是作为组织者与领导者的管理能力。

对教师来说,更要具有使管理本身也成为一种教育力量,把学生管理工作变为锻炼学生、培养学生自我管理和团结合作能力的手段,变成让学生在为集体贡献过程中展现特长、发挥优势的舞台。

第三,创新型教师必须具备科学研究能力。

在“教书”的同时,应当关注和研究各种教育现象,关注和研究学生,把学习教育科学,研究教育规律,掌握教育艺术,推动教育实践作为自己的内在需求。

这样,才能保证教学不断上层次,使自己的工作更富有创造性和内在魅力,以利于培养符合时代需要的创新人才。

人类的过去和现在都离不开创新,人类的未来更离不开创新,而且未来在急切呼唤更高的创新力、更多的创新型人才。

时代呼唤创新教育,创新教育离不开创新型教师。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