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基本情况(一)公司基本情况镇海石化物流有限责任公司,成立于2005年1月,是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的改制企业,注册资本4200万元。
国家综合型AAAA级物流企业,中国物流与采购联合会危化品分会副会长单位,浙江省和宁波市重点物流联系企业,浙江省和宁波市危化品运输龙头企业。
1、主营业务公司作为综合性化工物流企业,突破了单一的公路汽车货运模式,集危化品道路运输、普货道路运输、海运、客运、大型仓储、大件运输及吊装、汽车维修、商品混凝土产销配送、大宗商品贸易等业务于一体,近年来实现铁路、内河航运等多式联运。
道路运输业务范围主要以江浙沪为主,辐射中国华东、华南和华北地区,公司在化工企业内享有较好的服务口碑,是大型化工企业专业的第三方物流承运商。
为中国石化镇海炼化分公司、中国石化化工销售华东分公司、逸盛石化、利安德化学、东华能源、中金石化、巨化科技、浙江物产、中海油大榭石化、浙江皇马、上海抚佳、江苏华伦、吴江雪力、烟台万华、台塑、浙江海越、甬兴化工、新桥化工、高桥石化、镇洋化工等大型化工企业提供第三方物流服务。
目前,公司为供应链上下游承运化工品主要有环氧乙烷、环氧丙烷、丙烯、液化气、C4、C5、工业己烷、苯酚、苯乙烯、重芳烃、纯苯、甲醇、PX、异丁烯、冰醋酸、丁二烯、甲烷、聚丙烯、聚乙烯、催化剂、液硫、丙酮、戊烷、醋酸乙酯、乙二醇、白油等50余种。
2、物流体系---设施设备。
公司自有经营场地6万多平米,长期租用经营场地7万多平米,仓储15000多平米,各类自有车辆400余辆,其中危化品车辆183台套、各类散货运输车100余辆,具备危险化学品运输、散货运输、集装箱运输等各种资质,一次性货物运输的总吨位可达9400余吨。
---物流信息化。
全部都安装了符合国家规定的GPS卫星定位系统装置。
危化车辆安装了4G视频车辆102台,安装防疲劳主动预警系统车辆43辆。
充分发挥了各系统的动态监管功能。
公司车辆实行24小时动态监管,发现超速、超时等违规情况,及时通过语音播报提醒司押人员。
---运作规模。
2017年,公司全年物流总量(不包括混凝土配送、大件运输、航运)411.33万吨。
其中,公路货运总量为261.23万吨,公路运输中固体化工品155.48万吨,液体化工品105.75万吨。
---物流成本。
2017年,公司物流成本18594.89万元,其中运输成本18251.40万元,装卸成本218.91万元,仓储成本124.58万元。
其他成本143996.38万元,物流成本占营业收入74.10%。
---存在问题。
一是物流标准化程度较低,缺乏基础设施和服务标准体系,固体化工品装卸环节主要采用人工方式,装卸效率较低;二是缺乏流程完整的物资管理系统,对物流难以全程可视可控,运输过程管理的盲点过多,监督不能及时有效地开展,物流信息在上下游企业之间没有形成共享;三是上下游企业之间业务管理等日常管理工,基本停留在传统沟通管理方式上,缺乏协同运作平台。
3、管理制度依照一级安全生产标准化要求,对现有公司安全生产规章制度进行了重新修订。
完成了质量管理体系、环境管理体系和职业健康安全管理体系复审,取得了相应的证书。
通过道路运输企业安全生产标准化一级达标考核,RSQAS体系论证,公司在RSQAS(欧洲道路安全质量评估体系)评定中取得了81分的好成绩。
公司2017年参加“安康杯”竞赛活动被评为优秀企业。
图1 企业管理体系认证(二)宁波石化行业发展背景宁波市是国家七大石化产业基地之一,是全国大型成品油加工基地和化工新材料生产基地,拥有3000万吨炼油、240万吨烯烃制造能力,成品油、乙烯、PTA和ABS等产品,产量多年保持全国领先地位。
目前,宁波化工区已经形成以石油加工、高分子合成材料、基本化工原料等行业为主的石化工业体系,基本建成以宁波石化工业区、北仑经济技术开发区、大榭经济技术开发区为主区域的石化基地。
1、危化品运输规模,化工码头吞吐量和一体化工市场交易量持续位列全国第一。
2015年宁波现有危化品物流运输企业110家,经营范围涵盖危化品物流九大类的八大类,车辆2713辆,占全省危化品运输车辆的22%,总吨位6.08万吨,年运输量达1200余万吨。
2、危化品仓储分布,主要集中在镇海、北仑及大榭,至2010年已经超过30余家,其中镇海占69%,北仑占17%,大榭占14%。
镇海区液体危险化学品仓储企业主要分布于镇海港区威远路、招宝山,占73%,其余分布于蛟川街道临海路等地区。
3、危化品运输信息系统,2007年建立了危化品运输监管信息系统,所有危化品运输车辆已经全部采用第二代GPS信息综合管理系统,较大型的运输公司还增设了随车摄像头、语音播报和车辆位置管理功能,并随带车辆辅助统计内容,使危运车辆营运的安全管理水平得到了进一步提升。
4、危化品监管环境,为加强危化品道路运输车辆的安全监管,宁波市出台了相关法律法规,并依托物联网、互联网等新兴信息技术,立体化保障危化品运输车辆安全,危化品道路运输车辆监管体系初步建立,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
(三)石化供应链物流发展趋势1、建立供应链上下游企业之间的合适的协作体系,实现共享信息、合作共赢,成为企业增强竞争力的新途径。
随着国内众多企业发展壮大的步伐,企业信息化被提升到越来越重要的位置,经过近年来的发展,国内众多制造业和流通企业都逐步建立起基础的信息化体系,实施了ERP、SCM、CRM、OA、企业门户等信息化管理系统,使得企业内部管理逐步规范,信息沟通更加通畅,管理效益得以大幅度提升。
同时,随着企业专业性不断提高,分工协作更加深化,企业间联系程度日益加深,供应链关联日益紧密。
市场竞争环境的剧烈变化使企业之间协同的必要性和重要性日益凸现,作为协同中的一个企业比作为一个单独运作的企业能够取得更高的赢利能力,需要在更广大的范围内开展业务应对竞争。
2、供应链管理协同平台区别于一般的企业内部管理信息系统,而是直接着眼于整个供应链的运作,以帮助供应链的所有参与方实现合作共赢的目标为出发点。
国内不少制造业核心企业都意识到对供应链加强信息化管理的重要性,建立了企业自己的外部供应链管理系统,用于对供应商和客户进行管理,供应商和客户凭企业指定的账号,可以登录到这些系统进行业务操作。
这些系统是基于企业自身的信息化体系架构开发的,企业的信息系统之间无法直接进行信息交换,不同的系统,需要不同的账户进行登录操作,程序繁琐,效率不高。
因此,一个建立在开放标准下的公共信息交换平台成为解决当前问题的可行性方案。
供应链协同平台功能强大、配置灵活、应用方便,已实现了包括采购战略管理、询报价管理、招投标管理、采购申请管理、订单执行管理、对账结算管理、问题反馈管理、信息沟通管理、库存共享管理等解决方案,覆盖到了企业日常对采购和供应商管理的大部分工作。
客户可借助该平台与上下游企业之间直接进行信息交互和工作协同,打破了企业间的信息壁垒,实现了多个业务环节的自动化操作,从而可以提升整个供应链的运作效率。
3、本项目建设化工供应链协同生产体系。
建立一个在制造供应链协作伙伴之间提供业务协同的一个公共平台,通过建立标准的信息交换技术标准,使业务信息在供应链上下游伙伴之间得以共享和传递,实现建立快速反应的供应链。
二、总体思路与目标(一)总体思路立足化工产品供应链物流服务,通过建立托盘标准化及循环利用体系、供应链协同生产服务平台,实施第三方物流集中库存(3PL-Hub)管理模式,提升物流车辆、仓储、装卸等环节运作效率,强化化工产品生产供应商、物流服务者及货主生产之间的业务协同,实现物流计划、调度、执行、装卸计量、服务商等分散信息的系统集成,对物流工作进行事前、事中、事后的全面管理,形成完整的业务闭环,促进化工生产供应链一体化和集约化发展。
(二)总体目标通过导航、物联网、云计算、大数据、移动互联等先进信息技术在物流领域的应用,打通物流信息链,实现物流信息全程可追踪。
创新运作管理模式,提高供应链管理和物流服务水平,达到物流与制造协同发展。
1、供应链协同生产平台。
支撑制造企业供应链物流业务,重点合作伙伴超过200家,供应链交易额实现2亿元,实现物流业务与ERP系统等公司其他系统的集成,实现计划、销售、生产、储运、物流各出厂环节的协同一体化运作。
2、托盘标准化。
至2019年6月,公司将建立标准托盘运作体系,标准化托盘数量达到2万托,全部从第三方租赁公司进行租赁,托盘租赁率从目前0%提高到80%;相关物流设备标准化率从目前的30%提高到80%。
3、物流效率和成本。
企业标准化托盘循环共用正式实施、完善后,装卸货效率较目前提高30%,货损率降低30%,带托运输业务量从目前0%提高到80%,综合物流成本占经营收入从目前的76%降低至60-70%,可有效的降低物流综合成本6%-16%。
(三)协同模式本项目根据镇海石化在供应链体系中的优势,拟采用第三方物流集中库存管理模式(3PL-HUB)。
为在制造商和供应商之间提高透明度,3PL通常需要利用复杂的仓储管理系统(WMS)、EDI和互联网技术,有效地提高成员之间的信息共享与通讯能力。
由3PL负责整合合作各方的信息系统,并加入专业的物流管理信息系统来构建物流信息平台。
信息平台包括EDI系统、物流管理信息系统等,将制造企业和供应商直接连接起来,可以方便地进行信息的交换和处理,并能进行物流运作过程的操作。
图2-1 3PL hub协同模式(四)平台功能通过供应链物流协同服务平台,加强供应商采购体系建设,而且延伸到供应商的库存管理。
完成运输需求计划管理、物流执行管理、物流跟踪与结算管理、物流服务商管理、系统管理等业务模块。
1、上游库存集中管理功能。
对上游石化产品供应商提供库存管理服务,包括仓储管理,提供多种常规出入库业务。
实现即时出入库、盘点和调拨业务,实现库存管理全过程的监管。
全面的库存管理,实现批次管理、库龄分析、安全库存管理。
2、下游采购配送功能。
对下游石化产品制造商提供采购配送服务,可以提高企业采购管理能力,减少缺货停线带来的各项损失;减少企业的库存资金占用,提高资金周转率。
3、平台交易结算功能。
系统支持采购入库结算、出库结算、整车下线结算模式,并支持三种结算方式并存的业务模式,降低工厂的资金占用。
(五)示范效应充分发挥镇海石化物流上中下游一体化优势,对化工物料进行统一分配、合理调运、正确规划、全面安排,优化物流管理,提高仓储和运输等设施及资源的利用率,降低物流和运营成本;运用信息化、电子商务等手段,加大资金流、物流、信息流控制力度。
1、石化供应链物流协同运作。
整合产业链上下游资源,将供应链协同生产平台技术深入应用到石化物流行业,实现传统石化物流领域的价值再造,形成闭环的信息共享、资源共享、运作协同的生态链,提高供应链的计划、调度、运作、监控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