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介质物理》课件电介质的击穿-5

《电介质物理》课件电介质的击穿-5


电介质的局部放电起始电压Ui——气隙 放电时外加在电极间的电压。
局部放电起始电压Ui,与气隙放电电压Ug 的关系:
Cg
0r
s t
Cb
0 r
d
s t
Ub Cg d t
U g Cb rt
Ug Ur
U
U
a)
ug
0
t
U
b)
0
t
气隙放电时气隙上的电压变化
电介质厚度
Ub
Ug
d t
rt
Ui
Ub
Ug
Ug
50
40
Eb(M/Vm) Eb(M/Vm)
40
12 30
30
2 20
1
20 0.5 0.7 0.9 1.1 1.3
ρ(×103kg/m3) (d=10-5m) a)
10 5 10 15 20
d(×10-6m) (ρ=103kg/m3)
b)
未经浸渍的纸质电容器复合介质Eb与a)纸的密度及b)纸的厚度的关系 1-计算曲线 2-实验曲线
U1达到空气击穿电压U1b,则纸立即发生击穿
纸的平均电场强度
Eb

U1b d
1
2
2
当空气层厚度d1=(6~8)μm时,相应的击穿电压U1b≈250V,而纤维的 密度ρ≈1.55×103kg/m3
8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由图可见,纸的击穿强度的理论计算值与实验值很接近,它表明纸在交 变电压作用下,由于空气隙分配到较高的电场强度,从而因空气隙先击 穿而引起纸介质击穿。也说明双层复合介质击穿理论的正确性。
若为多层复合电介质:
恒定电场:
Ed
Ei
i
n 1
dk rk
交变电场:
Ei=
i
Ed n dk
1 k
9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Q:那么击穿场强与电导率如何配合才能使复合介质的击穿电压最高?
A:
E1
C
E 1
CE 1E1 2E2
此时
E2
C
E 2
CE 1E1b 2E2b
Ub E1bd1 E2bd2 ——复合介质击穿电压最大值
If:交变电压
E1
2 1 tg 22 d
(1d2tg1 2d1tg2 )2 (1d2 2d1)2 1
边缘效应的定义:
因电极边缘媒质放电而引起固体电介质在电极边缘处较低电压下击穿 的现象称为边缘效应。
消除边缘效应的方法:
1.改变电极系统
φ
d t
把试样制作为凹球面或凹面状
td 5
击穿往往发生在足够均匀电场的最小厚度处
但并非所有的固体电介质都能实现,例如云母、有机薄膜等介质困难就较大。 对于这类固体电介质,通常采用简单电极试样系统,诸如固体试样置放在两 平板电极间、平板与圆球或圆球与圆球电极间的系统,置于液体媒质之中。
C2
图 5-33 双层复合电介质及其等效电路
3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稳态:
E U U d1 d2 d
E1
2d 1d2 2d1
E
1 2d 1d2 2d1
Ca Cb
Ug
Ca
Cg
AC
U U g Ur
Cb
经Cg放电的全部电容的放电电荷量
Qr
Cg
CaCb Ca Cb
Ug
Ur
Qr Cg Cb Ug Ur
真实放电量
Cg CaCb Ca Cb
因Cg、Cb、Ca等还没有办法实测, 故Qr亦无法求得
16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危害:
这种放电虽然不立即形成贯穿性通道,但长期的局部放电,使电介质 (特别是有机电介质)的劣化损伤逐步扩大,导致整个电介质击穿。
局部放电劣化损伤机理
➢电的作用——带电粒子对电介质表面的直接轰击作用,使有机电介质 的分子主链断裂
➢热的作用——带电粒子的轰击作用引起电介质局部的温度上升,发生 热溶解或热降解
1
1
r
d t
1
气隙厚度
15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2.常用的描述参数——局部放电量、放电能量和放电次数
R
电源内阻(阻抗)较大
Ug Ub
Cg U g Ur
如果 ug Ug 气隙放电电压
则气隙放电
U r表示气隙放电剩余电压
14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放电特征:
➢空气隙放电电压具有间歇性 ➢放电集中在外放电压上升和下降最陡的区域
E r1 1b
>
交流(AC) y1E1b
>
固体
2 E2b E r2 2b
y2 E2b
y i0r
y是导纳率, 事实上是 +g
r1 1 tg21 E1b r2 1 tg22 E2b
E r1 1b r2 E2b
为了消除边缘效应,必须从两方面考虑,即选用高击穿强度的媒质和在 不同形式的电压作用下,所选媒质的介电常数或电导率或两者均比固体 电介质为大。但采用高电导液体媒质有其缺点,因为高电导液体在外施 电场作用下会强烈发热甚至沸腾,对固体电介质产生不良的影响。
11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2.选用适当的媒质
➢选用适当的媒质,使在固体电介质击穿前,媒质中所分配的电场强度 低于其击穿值
媒质 关系
直流(DC) 1E1b
>
脉冲
Ug Ub
Cg U g Ur
Ca Cb
由于气隙放电使气隙Cg上电压下降 U U Ug Ur
必引起Cb上的电压增加 U
随着Cb上电压的增加,需要补充的电荷增量为 Q CbU Cb Ug Ur
1.机理——固体电介质中气隙放电的等效电路及放电过程
Cg Cb
固体电介质中气隙放电及其等效电路
Ua
Cg为空气隙的电容;
Ca
Cb为与空气隙串联的电介质的电容; Ca为除Cb、Cg以外其余电介质的电容。
通常气隙尺寸很小,有Ca>>Cg>>Cb。
电极间的全部电容:
C
Ca
CgCb Cg Cb
Ca
Cb
E
1
C
E
1
E2
1d 1d2 2d1
E
1 2d 1d2 2d1
E
2
C E
2
if 1 2
E1 E2 E
1 2
E1 E E2
如果第一层 E1 E1(b 引起第一层击穿),全部电压 加到第二层上,第二层也就随之击穿。
4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上节课小结
瓦格纳热击穿:低阻通道
固体 介质 的击 穿
热击穿:非本征
均匀固体热击穿
脉冲热击穿
稳态热击穿:T、f、d的影响
低能判据
单电子近似理论
本征电击穿
高能判据
电击穿:本征
集合电子近似理论 场致发射击穿
雪崩电击穿 碰撞电离雪崩击穿:40代理论
不均匀介质的击穿
2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12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二)局部放电
定义:
在含有气体(如气隙或气泡)或液体(如油膜)的固体电介质中,当 击穿强度较低的气体或液体中的局部电场强度达到其击穿场强时,这 部分气体或液体开始放电,使电介质发生不贯穿电极的局部击穿,这 就是局部放电现象。
7
电力设备电气绝缘国家重点实验室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Electrical Insulation and Power Equipment
求解:
U1
E1d1
2 dd1 1d2 2d1
E
21d 12 21
E
21d 2 21
E
2
2
m2
m2 m1
2
ρ—纸的密度 ρ2 —纤维的密度 m1、m2 —空气、纤维的质量 (m1<<m2)
2.边缘效应及其消除方法:
现象:
电极
媒质(气体、液体)
➢ 电场不均匀程度越高,UB随d增长越慢 ➢ 分散性越大
只有在均匀电场下 U B d EB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