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

电力系统过电压及其防护


暂时 过电压
操作 过电压
工频电压升高
空载长线的电容效应 不对称短路 突然甩负荷
谐振过电压
线性谐振 铁磁谐振 参数谐振
切断空载线路
切断空载变压器
空载线路合闸
间歇电弧接地
一. 概述
在电力系统中,除了雷电过电压外,还经常出现另一 类过电压:内部过电压。顾名思义,它的产生根源 在电力系统内部,通常都是因为系统内部电磁能量 的积累和转换而引起。按照产生的原因,内部过电 压可以分为操作过电压和暂时过电压。一般操作过 电压持续时间在0.1s以内,而暂时过电压持续时间 要长得多。
A = 1 − uC (0) Uϕ
当 uC (0) = −U ϕ
U C = 3U ϕ
uC
≈ 3U ϕ
0
t
二. 影响过电压的因素
1. 合闸相角
2. 残余电压
3. 回路损耗
三. 限制过电压的措施
1. 控制合闸相角 2. 加装并联合闸电阻 3. 线路首末端装设避雷器
同步开关(Synchronous Switching)
3.3 空载线路合闸过电压
一. 产生过电压的基本过程
1. 正常合闸
L s QF
1 2
LT
1 2
LT
L QF
~u
CT
⇒~ u
CT uC
L
=
Ls
+
1 2
LT
u = U ϕ cos ω t
由等值电路:
L
di dt
+ uC
=u
i = CT
du C dt
初始条件:
uC (0) = 0
t = 0 :i = CT
第七讲:电力系统内部过电压及其防护
• 电力系统中的各种绝缘在运行中除了受长 期工作电压的作用外,还会受到各种比工 作电压高得多的过电压的作用。
过电压的概念:指电力系统中出现的对 绝缘有危险的电压升高和电位差升高。
过电压分类:
电力系统 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
雷电过电压
直接雷击过电压 感应雷击过电压
内部 过电压
操作过电压:在电力系统运行中由于运行状态 的突然变化,如正常操作或故障操作,会 导致系统内电感和电容元件间电磁能的互 相转换,引起振荡性的过渡过程,因而在 某些设备或局部电网上出现的过电压。
内部过电压的能量来源于电网本身,所以它的幅值大 小与电网的工作电压大致上有一定的比例关系,通 常用工作电压的倍数来表示比较合适,也就是用标 么值表示,其基准值取电网的最大工作相电压(峰 值)。
内部过电压倍数与电网结构、系统容量和参数、中性点 接地方式、断路器性能、母线上的出线数目以及电 网运行接线、操作方式等因素有关。
内部过电压通常以标幺值pu(per unit)表示
基准取:
Uϕ = k
2U n 3
U n —系统额定电压有效值 k —容许电压偏离系数
系统的最大工作电压 系统额定电压
对220kV及以下系统:k = 1 .15 对330~500kV系统: k = 1 .1
∴过零时电弧熄灭后不重燃,永久熄弧 ③ I jd 中等(数安~数百安) 电弧过零时暂时熄灭,工频半个周期后再度击穿 ∴产生强烈振荡,故障相和健全相都产生过电压
35~66kV电网,IC > 10A 难自熄,形成间歇电弧 6~10kV电网,IC > 30A
第一次 健全相:通过电源充电到线电压,有振荡,储能 发弧 故障相:通过弧道泄放电荷,无振荡,泄能
1. 相控开关的基本工作原理
原理框图
线路电流
断路器同步关合时序
动作过程如下: tc为关合命令输入时刻,t0为参考电压零点,tclosing为开 关合闸时间,tp为选择的目标关合相位(三相可以具有 不同的目标关合相位),tm为开关触头金属接触时刻。 当就地或远动随机关合命令输入时,同步开关控制器
t6 t7
t1
t4 t5
t
5U ϕ Uϕ
− 3U ϕ
t
−7U ϕ
U max = U 稳态 +( U 稳态 − U 起始 ) = 2U 稳态 − U 起始
第一次重燃:U C 1 = 2 ( −U ϕ ) − U ϕ = − 3U ϕ 第二次重燃:U C 1 = 2U ϕ − ( − 3U ϕ ) = 5U ϕ
防护措施:切空变过电压幅值大,通常为2~3pu,有10%左右可能 超过3.5pu,但持续时间短,能量小,可用避雷器进行限制;
du C dt
=0
⇒ u C = U ϕ (cos ω t − cos ω 0 t )
⇒ ω 0 = 1 / LC T >> ω
U C = 2U ϕ
实际电网中:
u C = U ϕ (cos ω t − e − δt cos ω 0 t )
uC
≈ 2U ϕ
0
t
2.自动重合闸
u C = U ϕ (cos ω t − Ae − δt cos ω 0 t )
80%避雷器
三. 突然甩负荷引起的工频电压升高
当输电线路在传输较大容量时,断路器因某种原因 突然甩掉负荷时,会在发电机和原动机内引起一系 列机电暂态过程,造成工频电压升高。
四. 限制工频电压升高的措施 在220kV及以下系统中,不需要采取特殊措施,在 330~500kV超高压电网中,采用并联电抗器或静止补 偿装置(SVC),将工频电压升高限制在1.3~1.4pu以下
Ls
1 2
LT
1 2
LT
i
QF L
QF
AB
~u
CT
⇒~ u
CT uC
C T—线路对地电容 LT —线路电感
L
=
Ls
+
1 2
LT
L s —发电机和变压器的漏感之和 u = U ϕ cos ω t
QF 闭合时:

ω L << 1 ωC
∴电流 i 为容性, u C ≈ u
u
i
t
i i
0
u u
0
t2 t3
在tc时刻确认操作命令,并与参考电压信号的下一个零 点t0同步;由开关的合时间tclosing和目标关合相位tp获得
延迟合闸时间td,同步开关控制器延时td后,触发合闸 线圈,开关触头在时刻tm闭合,实现电压过零同步关

3.4 间歇电弧接地过电压
1. 发展过程

UC
C

N
UB
B

S
UA
A

C1
C2 C3
危害:持续时间长,遍布全网;配电系统绝缘弱点多,
可能发展为相间短路
2. 防护措施
① . 在110kV 及以上电网中采用中性点有效接地方式运行;
② . 在66kV及以下电网中,根据情况采用中性点经消弧线圈 的接地方式运行、或采用中性点绝缘方式运行;
消弧线圈:是在电网中性点与地之间接入的带气隙 铁心、电感可调的电抗器。
I


I2
I3

• UB U BA

UC

U CA


I3

UA
UN

IC

I2
I2 = I3 = 3ωCUϕ
故障点接地电流: I jd = IC = 3I2 = 3ωCUϕ ∝ U n ⋅ l
电弧自熄过程: ① I jd 很大→弧道电离程度高、介质恢复慢 ∴电弧过零时不能熄灭,稳定燃烧,不会引起振荡 ② I jd 很小→弧道电离程度低、介质恢复快
统中,间歇电弧接地过电压非常常见,对系统的影响 较大;
防护措施:系统中性点经消弧线圈接地 为克服消弧线圈接地的一些弊端,近年来在我国一些地
区6~10kV,甚至35kV系统的中性点采用了低电阻、 中电阻、或高电阻的接地方式。
2. 对于110~220kV电压等级的中性点直接接地系统,切 空载变压器过电压和空载线路分闸过电压的影响比较 突出。
W
= WL + WC
=
1 2
LT
I
2 0
+
1 2
CTU
2 0
当全部磁场能量转化为电场能量时:
W
=
1 2
CTU
2 max
=
1 2
LT
I
2 0
+
1 2
C
TU
2 0

U max =
LT CT
I
2 0
+
U
2 0
忽略截流时电容上储存的能量,则:
U max ≈ I 0
LT CT
= ZT I0
ZT =
LT CT
Q1
Q2
动作过程:
R
辅Q2先合 → 串入R,抑制回路振荡,希望R大
→ 8~15ms 后,主Q1合,短接R,希望R小
一般R取400~1000Ω,属低值电阻。
四. 限制超高压线路合闸过电压的新技术-相控 开关技 术(phasing controlled circuit breaker) 从理论分析可见,合闸相位的不同将直接影
作用:补偿接地点容性电流 降低接地点恢复电压速度
促进电弧自熄
接消弧线圈后: I& jd = I&C + I&L
补偿度: K
=
IL IC
= Uϕ /ωL 3ωCUϕ
=
1
3ω 2LC
脱谐度: γ = 1− K
<1 欠补偿 =1 全补偿
>1 过补偿
3.5 各种操作过电压在不同电压等级系统中的相对重要性 1. 在电压等级较低的6~10kV,35~66kV中性点绝缘的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