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十九世纪中国社会的转型(一)

十九世纪中国社会的转型(一)

作业1
1.下表是1840—1894年中国主要周边国家与欧美列强及日本建立条约关系的情况。

材料反映的本质问题是
A.周边国家断绝了与中国的朝贡贸易往来B.工业革命使西方列强加紧对外殖民扩张C.近代中国日益落后于世界历史发展潮流D.传统朝贡体系逐渐让位于近代条约体系
2、罗荣渠在《现代化新论》一书中说:“在此以后,外国渗透的方式从外贸领域扩大到投资、生产、销售、金融各个领域,直接改变了原有的‘小农—手工业生产方式’,使中国在经济上和财政上都日益陷入对资本主义世界经济体系的依附地位。

”要研究这一状况产生的原因,应该首选下列哪一不平等条约
A.《南京条约》
B.《北京条约》
C.《马关条约》
D.《辛丑条约》
3.19世纪70年代,在美国减轻茶税后,安徽一个普通农家从国际茶叶贸易中获得了丰厚的现金收入。

但这个农家并没有趁机对家庭经济结构做全面调整,而是把经营的重心投向了就近的土地开发和粮食生产,以缓解口粮不足问题。

这一个案
A.丰富了“晚清中国社会经济结构变动复杂性”的历史认识
B.印证了“世界市场加速了中国自然经济解体”的历史结论
C.反映了“当时中国农民已主动顺应世界市场”的历史现象
D.支撑了“国际市场利好有利于商品经济发展”的历史解释
4.洋务运动的代表李鸿章说:“我却未见圣人留下几件好算数器艺来,孔子不会打洋枪,今不足贵也。

”另一位代表张之洞认为:“夫不可变者,伦纪也,圣道也,非器械也;心术也,非工艺也。

”这说明洋务派
A维护封建统治为目的 B.重视学习西方先进思想
C.自强求富的思想主张
D.内部仍存在较大的分歧
5.早婚是古代社会的一种风尚,城乡皆然。

清末民初,上海等大都市出现了婚龄推迟的现象。

20世纪20年代末以后,农村传统的早婚现象,也在一定程度上得到抑制。

这反映了A.自然经济解体速度和程度的不均衡 B. 妇女地位提高
C. 清政府推动社会习俗变革
D. 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促进思想解放
参考答案:1-5: D C A D A。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