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江苏苏科版数学八年级知识点归纳上册2012.1.1第一章轴对称图形一、轴对称与轴对称图形的区别和联系区别:轴对称是指两个图形沿某直线对折能够完全重合,是两个图形之间的一种关系,而轴对称图形是两部分能完全重合的一个图形。
联系:两者都有完全重合的特征,都有对称轴,都有对称点。
二、轴对称的性质1、定义——垂直并且平分一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
2、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轴对称,这条直线叫做对称轴,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3、把一个图形沿着一条某直线折叠,如果直线两旁的部分能够互相重合,那么称这个图形是轴对称图形,这条直线就是对称轴。
4、成轴对称的两个图形全等。
如果两个图形成轴对称,那么对称轴是对称点连线的垂直平分线。
三、线段、角的轴对称性1、线段是轴对称图形,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它的对称轴。
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的距离相等;2、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线段的垂直平分线是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的集合。
3、角是轴对称图形,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角的内部到角的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
四、等腰三角形的轴对称性1、等腰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顶角平分线所在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2、等腰三角形的两个底角相等(简称“等边对等角”)。
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互相重合。
3、如果一个三角形有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所对的边也相等(简称“等角对等边”)。
4、直角三角形斜边上的中线等于斜边的一半。
5、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
6、三边相等的三角形叫做等边三角形或正三角形。
等边三角形是轴对称图形,并且有3条对称轴。
等边三角形的每个角都等于60°。
7、三条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两个角是60°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
五、等腰梯形的轴对称性1、定义——梯形中,平行的一组对边称为底,不平行的一组对边称为腰。
两腰相等的梯形叫做等腰梯形。
2、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过两底中点的直线是它的对称轴。
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
3、等腰梯形的对角线相等;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4、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一章小结第二章勾股定理与平方根一、勾股定理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的平方。
我国古代把直角三角形中,较短的直角边叫做“勾”,较长的直角边叫做“股”,斜边叫做“弦”。
结论为:“勾三股四弦五”。
a2+b2=c2ab1、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满足a2+b2=c2,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2、满足a2+b2=c2的3个正整数a、b、c称为勾股数。
(例如,3、4、5是一组勾股数)。
利用勾股数可以构造直角三角形。
二、平方根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平方根,也称为二次方根。
也就是说,如果x2=a,那么x就叫做a的平方根。
2、一个正数有2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0只有一个平方根,它是0本身;负数没有平方根。
3、求一个数a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
4、正数a有两个平方根,其中正的平方根,也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例如:4的平方根是±2,其中2叫做4的算术平方根,记作√4=2;2的平方根是±√2,其中√2叫做2的算术平方根。
0只有一个平方根,0的平方根也叫做0的算术平方根,即√0=0三、立方根1、定义——一般地,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那么这个数叫做a的立方根,也称为三次方根。
也就是说,如果x3=a,那么x就叫做a的立方根,数a的立方根记作“√a3”,读作“三次根号a”。
2、求一个数a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
3、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负数的立方根是负数,0的立方根是0。
四、实数1、无限不循环小数称为无理数。
2、有理数和无理数统称为实数。
3、每一个实数都可以用数轴上的一个点来表示,反之,数轴上的每一个点都表示一个实数,实数与数轴上的点是一一对应的。
五、近似数与有效数字1、例如,本册数学课本约有100千字,这里100是一个近似数。
2、对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第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末位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称为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
第三章中心对称图形(一)一、图形的旋转1、定义——在平面内,将一个图形绕一个定点转动一定的角度,这样的图形运动称为图形的旋转。
这个定点称为旋转中心,旋转的角度称为旋转角。
图形的旋转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大小。
2、结论——旋转前、后的图形全等,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每一对对应点与旋转中心的连线所成的角彼此相等。
二、中心对称与中心对称图形1、定义——把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称这两个图形关于这点对称,也称这两个图形成中心对称。
这个点叫做对称中心。
两个图形中的对应点叫做对称点。
2、一个图形绕着某一点旋转180°是一种特殊的旋转,因此,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具有图形旋转的一切性质。
3、成中心对称的两个图形,对称点连线都经过对称中心,并且被对称中心平分。
4、把一个平面图形绕某一点旋转180°,如果旋转后的图形能够和原来的图形互相重合,那么这个图形叫做中心对称图形。
这个点就是它的对称中心。
三、平行四边形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
平行四边形是中心对称图形,对角线的交点是它的对称中心。
2、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
3、判断依据——一组对边平行并且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条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
四、矩形、菱形、正方形(一)矩形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矩形。
矩形通常也叫做长方形。
矩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性质——矩形的对角线相等且互相平分,四个角都是直角。
3、判断依据——有3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二)菱形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叫做菱形。
菱形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它具有平行四边形的一切性质。
2、性质——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
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且平分,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3、判断依据——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
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
(三)正方形1、定义——有一组邻边相等并且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叫做正方形。
正方形不仅是特殊的平行四边形,而且是有一组邻边相等的特殊的矩形,也是有一个角是直角的特殊的菱形。
2、关系:有一组邻边相等有一个角是直角平行四边形、矩形、菱形、正方形的关系:正方形具有矩形的性质,同时又具有菱形的性质。
五、三角形、梯形的中位线1、连接三角形两边中点的线段叫做三角形的中位线。
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并且等于它的一半。
2、连接梯形两腰中点的线段叫做梯形的中位线。
梯形的中位线平行于两底,并且等于两底和的一半。
图形的性质第四章数量、位置的变化一、数量的变化(略)二、位置的变化(略)三、平面直角坐标系1、平面上互相垂直且有公共原点的两条数轴构成平面直角坐标系。
2、水平方向的数轴称为x轴或横轴,竖直方向的数轴称为y轴或纵轴,它们统称为坐标轴。
公共原点O称为坐标原点。
3、两条坐标轴将平面分成四个象限,坐标轴上的点不属于任何象限。
平面内的点就与一对有序实数(点的坐标)建立了一一对应关系。
逆时针顺序分别记为第一、二、三、四象限。
4、点P(a,b)关于x轴对称的点为(a,-b),关于y轴对称的点为(-a,b),关于原点对称的点位(-a,-b);x轴上的点为(x,0),y轴上的点为(0,y)。
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有序实数对(a,b)所描述的点P的位置:b)过x轴上表示实数a的点画x轴的垂线,过y轴上表示实数b的点画这两条垂线的交点,即为点P。
x在图中,点P的坐标为(a,b),其中a称为点P的横坐标,b称为点P的纵坐标,横坐标写在纵坐标的前面。
5、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一对有序实数可以确定一个点的位置;反之,任意一点的位置都可以用一对有序实数来表示。
这样的有序实数对叫做点的坐标。
6、点的坐标通常与表示该点的大写字母写在一起,如P(a,b),Q(m,n)。
第五章一次函数一、函数1、定义——一般地,如果在一个变化的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和y,并且对于变量x的每一个值,变量y都有唯一的值与它对应,那么y就称为是x的函数。
其中,x是自变量,y是因变量。
(补充:在一变化过程中,数值发生变化的量叫变量;始终不变的量叫常量。
常量与变量均不带单位。
)水库蓄水量是水位的函数(蓄水量随着水位的升高或下降而增大或减小);圆面积是半径的函数(S=πr2)等。
2、表示两个变量之间的关系可以用3种方法:表格、图形和数学式子。
表示两个变量之间关系的式子通常称为函数关系式。
汽车油箱内存油40L,每行驶100km耗油10L,求行驶过程中油箱内剩余油量Q升与行驶路程S公里的函数关系式。
解:Q= 40 -10 ×S100,即Q= 40 -S10在一个变化过程中,自变量的取值通常有一定的范围。
本例题中的自变量取值范围是0≤S≤400(存油40L,每10L油可以行驶100km,即行驶的最大路程S=4010×100= 400公里)3、在直角坐标系中,如果描出以自变量的值为横坐标、相应的函数值为纵坐标的点,那么所有这样的点组成的图形叫做这个函数的图像。
二、一次函数定义——一般地,如果两个变量x和y之间的函数关系,可以表示为y=kx+b(k、b 为常数,且k≠0)的形式,那么称y是x的一次函数。
特别地,当b=0时,y叫做x的正比例函数。
一盘蚊香长105cm,点燃时每小时缩短10cm。
(1)写出蚊香点燃后的长度y(cm)与蚊香燃烧时间t(h)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该盘蚊香可以使用多长时间?1)y=105-10t(2)蚊香燃尽时,即y=0,由(1)得,105-10t=0,即t=105=10.510答:该盘蚊香可使用10.5h。
在弹性限度内,弹簧伸长的长度与所挂物体的质量成正比。
(1)已知一根弹簧自身的长度为cm,且所挂物体的质量每增加1g,弹簧长度增加kcm,试写出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2)已知这根弹簧挂10g物体时的长度为11cm,挂30g物体时的长度为15cm,试确定弹簧长度y(cm)与所挂物体质量x(g)之间的函数关系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