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教师培训专家讲座」课堂教学应处理好八大关系
「教师培训专家讲座」课堂教学应处理好八大关系
课堂教学应处理好八大关系
主讲专家:XXXX
2020.12 1
提纲
◆“教”与“学” ◆“好课”与“有效教学”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预设”与“生成” ◆“科学”与“艺术” ◆“面向全体”与“差别对待” ◆“多元建构”与“价值引领” ◆“教学”与“研究”
“教”与“学”
——教学(师生)关系的深度变革
从教学效果、教学效率、教学效益三方面综合来 描述有效教学 。
■教学效果:教学结果中与预期教学目标相符的部分,是 对教学活动结果与预期教学目标吻合程度的评价。
■教学效率:教学效率=教学产出/教学投入*100% 或=有效教学时间/实际教学时间*100%
■教学效益:教学活动的收益、教学活动价值的实现 。是 对教学目标与特定社会或个人的教学需求是否吻合以及吻合
2020/11/19
6
有效教学的标准
——兼论新课程背景下“好课”的标准
■他人的认识 ■本人的观点
7
他人的认识
■赫斯特认为,有效教学最基本条件有三:
(1)学生不仅学到了教师传授的大部分学科知 识,而且学到许多其他知识;
(2)课堂教学活动结束以后,学生还在继续研 究和探讨上课内容;
(3)不是强迫学生学习,而是学生渴望学习。
程度的评价。
2020/11/19
5
有效教学内涵:价值层面的界定
从学生有效学习与发展的角度规定教学有效性: ■促进学生的学习和发展是有效教学的根本目的,也是 衡量教学有效性的最高标准。 ■激发和调动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和自觉性是有 效教学的出发点和基础。 ■提供和创设适宜的教学条件促进学生形成有效的学习 是有效教学的实质和核心。
——如何看待新课程背景下的“家常课”
2020/11/19
13
本人的观点
■好课以学生发展为本 ■好课是预设与生成的辩证统一 ■好课的有效知识量比较高 ■好课是教学生态和谐平衡 ■好课是有待完善的常态课
2020/11/19
14
“教教材”与“用教材教”
——课程资源(教材)观问题
■教材由“蓝本”转向“文本”。 ■教材是最重要的课程资源。 ■警惕课程资源的泛化。
“预设”与“生成”
——教学思维方式问题
■“预设”与“生成”非对立关系
■有效生成根植于精心预设
“科学”与“艺术”
——教学方式方法问题
■教学是“科学”与“艺术”的统一。
■何为“艺术”?教学需要讲究方式方法。
■规避教学方法、手段的单一化、趋同化。
“面向全体”与“差别对待”
——教学公平问题
■现象:边缘化学生的课堂境遇不佳。 ■公平的三层理解;教学过程的公平是关键。 ■切设教学目标(面向全体,分层教学)。 ■教师常规做法的批判(正态分布)
谢谢!
2020/11/19
21
■“教”“学”如同“买”“卖”;教学相互依存、相互影响。 ■“教”与“学”关系的深度变革:“先学后教”、“教”服
务“学”。 ■师生关系的变革:“三喻文化观”、教师角色/权威转换。
“好课”与“有效教学”
——有效教学的内涵与标准问题
■“好课”等同于“有效的课”吗? ■“好课”有标准吗?
有效教学内涵:技术层面界定
2020/11/19
10
■崔允漷将“好课”标准归纳为:
教得有效 学得愉快 考得满意
2020/11/19
11
■叶澜认为,一堂“好课”大致表现在五个方面: 扎实——有意义的课 充实——有效率的课 丰实——自然生成的课 平实——常态课 真实 ——待完善的课
2020/11/19
12
■窦桂梅老师的“好课”标准是: 好课是没有“围场”的课堂 好课是“家常味”的课堂
8
■鲍里奇教授认为,有效教学包括至关重要 的五种关键行为:
清晰授课 多样化教学 任务导向 引导学生投入学习过程 确保学生成功率
2020/11/19
9
■郑金洲将“好课”的标准概括为“十化”:
课堂教学的生活化、学生学习的主动化 师生互动的有效化、学科教学的整合化 教学过程的动态化、教学资源的优化 教学内容的结构化、教学策略的综合化 教学对象的个别化、教学评价的多元化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多元建构”与“价值引领”
——文本建构的限度问题 ■建构主义知识观、教学/学习观的要求。
■多元建构的风险与价值引领的必要性。 ■教师如何进行价值引领。
“教学”与“研究”
——教师专业发展问题 ■中小学老师需要研究吗?
■如何理解中小学老师的“研究”? ■让研究成为教师职业生涯的一种习惯(反思、互助、引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