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彩的华夏之音》之“民歌篇”
课型:音乐鉴赏课
授课年级:高一年级
选用教材:第二单元“音乐与民族”第一节多彩的华夏之音------“民歌篇”
教材的地位及作用: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生活方式,并在代代积淀与传承中形成了自己的独特文化。
不同的文化又赋予了音乐不同的形式和内涵,形成了风格迥异的民族音乐。
它们是音乐文化发展的基础和源泉。
失去了民族性,音乐也就失去了生命力。
” b5E2RGbCAP
本单元旨在通过介绍中国民族民间音乐和世界各地最具特色的民间音乐,让学生认识到: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是劳动人民创造的宝贵文化遗产,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组成部分;同时帮助学生树立“音乐作为文化”和“文化中的音乐”的观念,并乐意通过音乐去了解不同的世界文化,加强对世界各种音乐文化独立性与价值的认识,拓宽学生的音乐文化视野,从而达到理解和尊重多元的世界文化的目的。
plEanqFDPw
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了解民歌的起源、民歌与生活的关系、民歌的特点、民歌的分类等。
2•能力目标:熟悉一些民歌主题,大致能分辨出各地、个民族的民歌。
了解民歌的流传与发展。
3•情感目标:喜欢聆听、演唱民歌及具有民族风格的通俗歌曲,愿意探索和传承民歌的音
乐文化。
积极参与创造性实践活动。
DXDiTa9E3d
教学策略:
探究法、对比法、引导思考、关注参与。
教学重点难点:
1•了解民歌的基本知识。
2.学生积极参与学习过程中的探讨、体验、创造性实践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