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章技能的形成考查内容:(一)技能及其作用1.技能及其特点2.技能的类型3.技能的作用(二)心智技能的形成与培养1.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2.心智技能的形成过程3.心智技能的培养方法(三)操作技能的形成与训练1.操作技能的主要类型2.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3.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一、单项选择题1.属于技能的选项是( )A.吃饭 B.刷牙C.舒展身体 D.化妆的指导书2.操作技能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A.客观性 B.外显性C.展开性 D.复杂性3.关于操作技能和心智技能区别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操作技能的对象是具体的物质实体,心智技能的对象是观念性的B.操作技能的执行过程是外显的,心智技能的执行是内潜性的C.操作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不能合并D.操作技能的动作不能合并,必须切实执行,心智技能的动作可以合并4.在动作技能学习的早期阶段,教师的示范不宜过快。
这种现象的最适当解释是(A.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 B.学习应循序渐进C.防止过早出现疲劳 D.先要有准备动作5.要培养心智技能首先要做的是( )A.原型操作 B.原型定向C.原型内化 D.原型反思6.在最初的心智技能形成研究者中,将心智技能形成过程分为5个阶段的心理学家是( ) A.冯忠良 B.潘菽C.加里培林 D.兰达7.在研究前人成果及结合实践基础上提出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的心理学家是( ) A.潘菽 B.加里培林C.瑟斯顿 D.冯忠良8.按照操作的控制机制不同,可以把操作技能分为( )A.连续型操作技能和断续型操作技能 B.闭合型操作技能和开放型操作技能C.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 D.细微型操作技能和粗放型操作技能9.属于开放型操作技能的是( )A.足球 B.舞蹈 C.体操 D.气功10.下面属于断续性操作技能的是( )A.跳舞 B.摔跤 C.开车 D.射箭11.不是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是( )A.有关的经验和感性材料 B.关键特征C.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 D.旧知识的积累数量12.冯忠良把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分为的阶段是( )A.定向一练习一巩固一确定 B.调整一定向一确定一应用C.定向一模仿一整合一熟练 D.模仿一调整一熟练一应用13.学习广播体操时,把连续动作分成小节拍跟着老师一步步做,这是操作技能形成的( ) A.整合阶段 B.定向阶段C.模仿阶段 D.熟练阶段14.关于操作技能训练要求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准确的示范与讲解 B.尽可能多的练习C.充分而有效的反馈 D.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15.关于操作技能的熟练阶段特点的表述,不正确的是( )A.完善化 B.自动化C.系统化 D.概括化16.就动作技能的学习而言,“见者易,学者难”,这句话强调的是( )对动作技能学习的重要性A.练习 B.示范C.联系 D.言语指导17.在心智活动的研究上,最早提倡心理模拟法的心理学家是( )A.兰达 B.赫钦斯C.加里培林 D.库恩18.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于采用( )A.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B.发现法C.讲解法 D.示范法19.动作技能教学一般通过示范与指导相结合进行,而不宜采用发现教学法,较恰当的理由是( )A.学生自己尝试的动作方法往往不够准确B.学生一般不能发现新的动作技能C.通过发现而出现的错误动作难以纠正D.三者都是可能的解释20.不属于冯忠良经过长期的“结构定向”教学实验而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阶段理论的是( )A.原型定向阶段 B.活动定向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 D.原型内化阶段21.属于徒手型操作技能的是( )A.芭蕾舞 B.骑自行车C.击剑 D.溜冰22.现代认知心理学家认为,动作技能的早期的主要任务是( )A.体验动作技能学习的有效感 B.既要形成目标意象,又要形成目标期望C.能陈述动作技能的规则 D.对要完成的动作任务形成目标意象23.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的阶段有( )①内部言语动作阶段②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③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④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⑤动作的定向阶段A.①②③④⑤ B.②③④⑤C.①②③④ D.①②④⑤24.操作技能按操作对象的不同,可分为( )A.闭合型操作技能,开放型操作技能 B.断续型操作技能,连续型操作技能C.细微型操作技能,粗放型操作技能 D.器械型操作技能,徒手型操作技能25.不是心智技能具有的特点是( )A.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B.动作对象的观念性C.动作执行的内潜性 D.动作内容的丰富性26.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向头脑内部转化,借助于内部言语,学员可以在头脑内部进行程序化的心智活动,而且能够以非常简缩、快速的形式进行,即(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 D.原型控制27.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是( )A.操作的熟练 B.操作的整合C.操作的模仿 D.操作的定向28.了解这种实践模式,了解动作结构,各动作成分及其顺序等。
该阶段学员主要是在头脑中形成程序性知识即( )A.原型定向 B.原型操作C.原型内化 D.原型控制29.不属于技能的是( )A.走路 B.骑自行车C.做梦 D.订计划30.智力技能的操作对象是( )A.身体的运动系统 B.大脑C.符号化观念 D.具体的物体31.在研究心智活动方面,最初使用心理模拟法的苏联心理学家是( )A.兰达 B.加涅 C.斯金纳 D.华生32.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的阶段不包括( )A.动作的定向阶段 B.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C.不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D.外部言语动作阶段33.心智技能具有的特点不包括( )A.动作对象的观念性 B.动作执行的内潜性C.动作结构的简缩性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34.活动方式是物质化的,即以外部语言、外显的动作,按照活动模式一步步展开执行是在( )A.原型内化阶段 B.原型定向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35.学员摆脱了实践模式,但已经将实践模式内化为一种熟练的思维活动方式,突出表现在外显的言语活动明显减少是在( ) ,A.原型内化阶段 B.原型定向阶段C.原型操作阶段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36.打字属于( )A.连续性操作技能 B.粗放型操作技能C.断续性操作技能 D.以上三项都不正确37.闭合性操作技能( )A.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赖机体自身的内部反馈信息进行运动,对外界环境中的反馈信息的依赖程度比较低B.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据外界反馈信息进行活动,即根据外界环境变化来调整、控制并作出适当动作C.这类技能主要靠小肌肉群的运动来完成D.这类技能主要靠大肌肉群的运动来完成38( )是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关键环节,它是从模仿到熟练的一个过渡阶段,也为熟练的活动方式的形成打下基础。
A.定向 B.模仿C.熟练 D.整合39.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在练习方式上根据练习的途径不同,可分为( )A.模拟练习 B.实际练习C.心理练习 D.包括以上三项二、辨析题1.操作技能与智力技能没有什么区别。
2.技能有自身的独特性。
三、简答题1.简述冯忠良的心智技能的原型模拟。
2.简述操作技能的形成包含的阶段。
3.简述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
一、单项选择题1.B 【解析】 A属于本能活动,C属于随意行为,D是一种程序性知识,不是活动。
技能首先是一种活动,而且是经过学习或联系才会的,不是本能行为,也不是随意行为。
2.D 【解析】操作技能具有以下三个特点:客观性、外显性、展开性。
3.C 【解析】操作技能的动作不可以合并,心智技能的动作则能合并。
4.A 【解析】人的短时记忆容量有限,教授过多的动作学生会记不住,效果很差。
5.B 【解析】心智技能的培养,第一步是原型定向。
6.C 【解析】识记性知识。
7.D 【解析】我国心理学家冯忠良根据有关研究并结合教学实际,将五个阶段进行了简化和改进,提出了心智技能形成的三阶段说,即原型定向、原型操作、原型内化。
8.B 【解析】按操作的控制机制不同可分为:闭合型操作技能和开放型操作技能。
9.A 【解析】开放型操作技能,这类技能在大多数情况下主要依据外界反馈信息进行活动,即根据外界环境变化来调整、控制并作出适当动作。
如:足球。
10.D 【解析】断续性操作技能,构成技能的各个动作,彼此之间可以独立,如:射击、打字。
11.D 【解析】影响知识理解的因素是:有关的经验和感性材料、关键特征、学生的思维和学习的积极主动性以及新旧知识的联系。
12.C 【解析】冯忠良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整合了有关研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这四个阶段。
13.C 【解析】操作的模仿即实际再现出特定的动作方式或行为模式,其实质是将头脑中形成的定向映像以外显的实际动作表现出来。
14.B 【解析】操作技能的训练要求准确的示范与讲解,必要而适当的练习,充分而有效的反馈,建立稳定清晰的动觉。
15.D 【解析】识记性知识。
16.A 【解析】因为技能是通过学习或练习形成的。
17.A 【解析】识记性知识。
18.A 【解析】动作技能的教学方法一般宜于采用示范与讲解相结合的方法。
19.D 【解析】以上三者都是可能。
20.B 【解析】冯忠良通过分析操作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动作特点,并从教学实际出发,整合了有关研究,认为操作技能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操作的定向、操作的模仿、操作的整合与操作的熟练这四个阶段。
21.A 【解析】徒手型操作技能,无需器械,仅通过身体协调来完成,如:太极拳。
22.B 【解析】识记性知识。
23.A 【解析】加里培林将心智动作的形成分成五个阶段:一是动作的定向阶段,二是物质活动或物质化活动阶段,三是出声的外部言语动作阶段,四是不出声的外部声语动作阶段,五是内部言语动作阶段。
24.D 【解析】按操作对象的不同分类,可分为徒手型操作技能和器械型操作技能。
25.D 【解析】心智技能具有三个特点:第一,动作对象的观念性;第二,动作执行的内潜性,第三,动作结构的简缩性(不用像动作技能那样一一出现,内部言语是可以合并、省略及简化的)。
26.C 【解析】主要考查冯忠良“结构定向”教学实验提出的智力技能形成的三个阶段概念。
本题是原型内化的概念;原型操作指根据心智活动的实践模式,把头脑中建立起来的动作程序以外显的方式付诸实施。
27.A 【解析】操作的熟练是操作技能形成的高级阶段。
28.A 【解析】同26题。
29.C 【解析】技能就是通过学习而形成的合乎法则的活动方式。
做梦只是人的自然生理反应。
30.C 【解析】理解性知识。
31.A 【解析】记忆性知识。
32.D 【解析】不包括外部言语动作阶段。
33.D 【解析】以上三项都是正确的。
34.C 【解析】记忆性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