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度节能降耗法律、法规知识考核试题
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
1.《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所称能源,是指(煤炭)、(石油)、(天然气)、生物质能和(电力)、(热力)以及其他直接或者通过加工、转换而取得有用的各种能源。
2.《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确定(节约资源)是我国的基本国策。
国家实施节约与开发并举、把(节约)放在首位的能源发展战略。
3.国家实行节能(目标责任制)和(节能考核评价)制度,将节能目标完成情况作为对地方人民政府及其负责人考核评价的内容。
4.国家实行固定资产投资项目(节能评估)和(审查)制度。
5.国家对落后的耗能过高的用能产品、设备和生产工艺实行(淘汰)制度。
6.对高能耗的特种设备,按照国务院的规定实行(节能审查)和(监管)。
7.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节能目标)责任制。
8.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定期开展(节能教育)和(岗位节能)培训。
9. 《中华人民共和国节约能源法》规定用能单位应当建立能源(消费统计)和能源(利用状况)分析制度,对各类能源的消费实行分类计量和统计,并确保能源消费统计数据真实、完整。
10. 确立重点用能单位的标准:⑴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一万)吨标准煤以上的用能单位;⑵国务院有关部门或者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指定的年综合能源消费总量(五千)吨以上不满(一万)吨标准煤的用能单位。
1
11.重点用能单位应当设立(能源)管理岗位,在具有节能专业知识、实际工作经验以及中级以上技术职称的人员中聘任(能源管理)负责人,并报管理节能工作的部门和有关部门备案。
12.我国能源资源总量比较丰富,但人均占有量较低,原煤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9%,石油、天然气、人均资源量仅为世界平均水平的(7.7%)和
(7.1%)。
(能源发展“十一五”规划)
13.“十一五”节能目标:万元GDP能耗下降(20)%,即2010年,万元GDP(2005年不变价,下同)能耗由2005年1.22tce下降到0.98tce左右。
14.重点用能单位应健全能源(计量,监测)管理制度,配备合格的能源计量器具仪表。
能源计量器具的配备和管理应达到《用能单位能源计量器具配备和管理通则》GB17167-2006规定的国家标准。
15.重点用能单位应开展节能宣传与(培训)。
主要耗能设备操作人员未经(节能)培训不得上岗。
二、名词解释(每题5分,共25分)
1.能源
能源是提供能量的物质资源。
按使用状况分类,有常规能源、新能源;按能源成因分类,可分为一次能源和二次能源。
2.节约能源
节约能源简称节能,是指加强用能管理,采取技术上可行、经济上合理以及环境和社会可以承受的措施,从能源生产到消费的各个环节,降低消耗、减少损失和污染物排放、制止浪费,有效、合理地利用能源。
3.一次能源
一次能源是指直接取自自然界没有经过加工转换的各种能量和资源,
包括原煤、原油、天然气、太阳能、风能等。
4.二次能源
二次能源是由一次能源经过加工转换以后得到的能源产品,包括电力、蒸汽、煤气、汽油、柴油、酒精、沼气等。
5.低碳经济
低碳经济是以低能耗、低排放、低污染为基础的经济模式,是人类社会继原始文明、农业文明、工业文明之后的又一大进步。
其实质是提高能源利用效率和创建清洁能源结构,核心是技术创新、制度创新和发展观的转变。
三、问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
1.什么叫做狭义节能和广义节能,它们的目标是什么?
以提高能源系统效率、降低有形能源消耗的节能称为狭义节能。
狭义节能的目标是提高能源系统的技术效率。
节约任何一种人力、物力、财力、运力、自然力和时力以及提高经济效益所引起的节能称为间接节能,既包括直接节能又包括间接节能的完全节能称为广义节能。
广义节能的目标是降低国能生产总值和增加值能耗,或者是提高能源经济效率。
2. 我国“十一五”期间“十大”节能工程各是什么?
⑴燃煤工业锅炉(窑炉)改造工程。
⑵区域热电联产工程。
⑶余热余压利用工程。
⑷节约和替代石油工程。
⑸电机系统节能工程。
⑹能量系统优化工程。
⑺建筑节能工程。
⑻绿色照明工程。
⑼政府机构节能工程。
⑽节能监测和技术服务体系建设工程。
3.什么是能效标识?标识上的红、橙、黄、绿四种颜色各代表什么含义?
能效标识又称能源效率标识,是附在耗能产品或其最小包装物上,表示产品能源效率等级等性能指标的一种信息标签。
“红色”代表“禁止”
“橙色、黄色”代表“警告”
“绿色”代表“环保与节能”
四、思考题(15分)
结合公司及自己岗位状况,简述您对公司开展节能降耗工作的建议。
(每条5分)
1能源按其来源分为哪四类?
答:按来源分为四类:一是来自太阳的能量,包括太阳辐射能和间接来自太阳能的煤炭、生物能等;二是蕴藏于地球内部的地热能,三是各种核燃料,即原子核能;四是月亮、太阳等天体对地球的相互吸引所产生的能量,如潮汐能。
2阴极阳极和正极负极有何区别与联系?
答:在原电池里称为正极、负极
在电解池里称为阴极、阳极
本质上是一样的,就是电子通过的两个电极
3什么是燃料电池?
燃料电池是一种把储存在燃料和氧化剂中的化学能等温地按电化学原理转化为电能的能量转换装置。
燃料电池是由含催化剂的阳极、阴极和离子导电的电解质构成。
燃料在阳极氧化氧化剂在阴极还原,电子从阳极通过负载流向阴极构成电回路,产生电能而驱动负载工作。
4简要说明燃料电池与其他电池的区别并简述燃料电池的优越性
燃料电池与常规电池不同在于,它工作时需要连续不断地向电池内输入燃料和氧化剂通过电化学反应生成水,并释放出电能,只要保持燃料供应,电池就会不断工作提供电能。
优越性:1能源安全性
2国防安全性。
燃料电池发电设备具有散布性的特质,它可让地区摆脱中央发电站式的电力输配架构。
3高可靠度供电。
燃料电池可架构于输配电网络之上作为备援电力,也可独立于电力网之外。
4燃料多样性。
5高效能。
转换效率高
6免充电、无火花、低噪音、
7无废弃物处理问题
8机动性高
5生物质能的开发和利用方式有哪些?
除可以直接燃烧外,还可以经技术转化,生产沼气、制取乙醇、固体燃烧、发电等
1发展新能源有何意义
::::我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使得对能源的需求增加,常规的化石能源供应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
能源安全成为我国必须解决的战略问题。
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十分紧迫,也是世界各发达国家竞相研究的热点课题之一。
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不仅有利于解决和补充我国化石能源供应不足的问题,而且有利于我国改善能源结构,保障能源安全,保护环境,走可持续发展之路。
开发利用新能源与可再生能源也是构建资源节约型与环境友好型社
(一)、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人类社会未来能源的基石,是化石能源的替代能源
在当今的世界能源结构中,人类所利用的能源主要是石油、天然气和煤炭等化石能源。
根据目前国际上通行的能源预测,石油资源将在40年内枯竭,天然气资源将在60年内用光,因此需要新能源
(二)、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清洁干净、污染物排放很少,是与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相协调的清洁能
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大气和其他类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化石能源的大量开发和利用,是造成大气和其他类型环境污染与生态破坏的主要原因之一。
如何在开发和使用能源的同时,保护好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生态环境,已经成为一个全球性的重大问题
(三)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世界不发达国家的20多亿无电人口和特殊用途解决供电问题
的现实能源
迄今,世界上不发达国家还有20多亿人口尚未用上电,其中我国约占6000多万人。
由于无电,这些人大多仍然过着贫困落后、日出而作、日落而息、远离现代文明的生活。
这些地方,缺乏常规能源资源,但自然能源资源丰富,人口稀少,并且用电负荷不大,因而发展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是解决其供电问题的重要途径。
总之,多元化的能源配置是解决我国能源问题的必由之路。
可再生能源在我国蕴藏量丰富。
开发利用新能源对我国的能源战略安全和环境、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
2
尽管新能源由于清洁、可再生等优点而被公认为未来能源系统的主要支撑,但是由于新能源技术仍处于发展的初期,其规模化的应用尚存在许多障碍。
尤其在我国,无论在技术、规模、水平还是在发展速度上与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
1.成本障碍:多数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发电成本过高和市场容量相对狭小,构成了中国可再生能源发展中难以克服的症结。
2.技术障碍:我国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技术的总体水平不高,且大多数处于初级阶段,大部分可再生能源产品的生产厂家规模小、过于分散、集约程度低,工艺落后,产品质量不稳定。
3.产业障碍:相对薄弱的制造业使可再生能源设备制造的本地化和商业化进程严重受阻,这也是中国可再生能源成本过高和市场发育滞后的重要因素之一4.融资障碍:各级政府对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的投入少,业主单位缺少融资能力。
5.政策障碍:缺少具体的办法或者说缺少相应的运行机制来达到政策目标,严重降低了政策效果。
6体制障碍:长期以来,
我国新能源工作分散在多个部门,政出多门,各级管理协调性差,造成管理混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