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一章 物流运输管理基础知识
第一章 物流运输管理基础知识
800公里的一次装卸成本 要低于400公里二次装卸。
第二节 运输方式
本节点睛 一、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不同分类 二、按运营主体不同分类 三、按运输的范围分类 四、按运输的作用分类 五、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分类 六、按运输中途是否换装分类
通常所说的运输方式为按运输设备 及运输工具不同所划分出来的五种运输 方式。
一、按运输设备及运输工具不同分类
表1-3 运输分类表Ⅰ
运输分类
适用范围
公路运输
具有很强的灵活性,主要承担近距离、小
批量的货运
铁路运输
主要适用于长距离、大数量的货运和没有
水运条件的地区的货运
水路运输
承担大数量、长距离的运输;并在内河及沿
海,担任补充及衔接大批量干线运输
航空运输
主要适用于对时效性要求高的高价值货物的
第一章 运输管理基础知识
学习目标 重点难
主要点内容 本章小结 思考与练习
学习目标
➢ 解释运输的概念和运输的服务特性 ➢ 阐述运输在物流系统中的地位 ➢ 阐述物流系统中运输的功能和作用 ➢ 阐述运输管理的两种基本原理 ➢ 阐述几种不同运输方式的特点 ➢ 阐述现代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 阐述运输需求的特征和影响运输需求的主要因
运输系统现代化是实现物流系统 现代化的关键。
一、运输系统及其现代化-1
运输系统作为物流系统的最基本的系统, 可按运输方式、运输领域、运输性质三种分类 方式进行划分。
1 由单一的运输系统结构转向多种方式 联合运输的系统结构。
一、运输系统及其现代化-2
2 建立了适用于石油、肥料、水泥、煤炭、 矿石等大宗货物的专用运输系统。
第四节 物流运输市场
本节点睛 一、运输需求 二、运输供给 三、运输需求弹性与运输供给弹性 四、物流运输市场 五、运输市场的特征 六、运输市场的竞争
运输市场是随着运输需求和供给的出现 而产生的,它通过市场机制的调节得以发挥 作用,在市场竞争规律的作用下运行。
一、运输需求
• 运输需求是指运输服务的购买者(无论 是企业还是个人)在一定时期内,在一定的 价格水平上愿意而且能够买的运输服务量。 运输需求是人们对于所接受的运输服务的 支付意愿,同时也反映了这种意愿随运输 价格或成本水平而发生的变化。
二次运输 厂内运输
由于是某个单位的需要,所以运量也较小 一般在车间与车间之间,车间与仓库之间进行
四、按运输的作用分类
运输分类
表1-6 运输分类表Ⅳ
时序性
货物“集中”后才能利用干线运输形 集货运输 式进行远距离及大批量运输
干线运输完成后将货物“分发”给零 配送运输 散分布的各个用户
五、按运输的协作程度分类
配送 转移过程从。物流网点到用户的运输活动
搬运
局部场地的内部移动
二、运输的地位
(一)运输是物流的主要功能要素之一 运输承担了改变空间状态的主要任务,物流中很
大一部分责任是由运输担任的,是物流的主要部分。
(二)运输是社会物质生产的必要条件之一 运输是国民经济的基础和先行。虽然运输这种生
产活动和一般生产活动不同,但这一变动使生产能继 续下去,使社会再生产不断推进,所以将其看成一种 物质生产部门。
运输
管道运输
主要适用于大宗流体货物,如石油、天然气、
煤浆、矿石浆体等
二、按运营主体不同分类
表1-4 运输分类表Ⅱ
运输分类
特点
自营运输
多限于公路运输,以汽车为主要运输工具, 且多以近距离小批量货物运输为主
广见于公路、铁路、水路、航空等运输业中,
经营性运输 是运输业的发展方向。最常见的汽车营业运输系 统一般可分专线运输及包车运输
素 ➢ 阐述运输供给的特征和影响运输供给的主要因
素 ➢ 阐述运输市场的特征和竞争特点
从不同角度区分不同的运输方式 区分几种不同的运输结构形态 掌握根据运输的需求/供给弹性系数选择运 输服务的价格策略 从不同角度区分运输市场的类别
• 物流与运输的关系;运输需求;运 输供给;运输市场竞争与价格策略;运 输合理化途径与措施。
公众关注运输的
4.货主与运输参与者 可达性、费用和效 果以及环境上和安
是货物的运所输有者是,物可流能活是动托 ,活动的主全体上就的是标准参与者,活动作 运人(用或的委托对人象)或是者货收物货客人体, 。货物可能属于参与者,也可能不 有时托属运于人参和与收者货人。是运同输一必主须由货主和运输参与者共同参与才
四、运输原理 -2
表1-2 批量经济与距离经济的比较
经济形式
存在原因
1. 固定费用可以按 批量经济 整票货物量分摊。
2. 享受运价折扣
1. 分摊到每单位距 离的装卸费用随距 距离经济 离的增加而减少 2.费率随距离的增 加而减少
举例 1. 整车运输的每单位成本 低于零担运输 2. 能力较大的运输工具的 每单位运输成本要低于能 力较小的运输工具
体系的构筑投资相当大,回收期长,风险大,
公共运输 与国民经济的发展息息相关,是一种基础性系统, 在我国一般没有相应的企业投资经营
三、按运输的范围分类
表1-5 运输分类表Ⅲ
运输分类
特点
干线运输
速度一般较同种工具的其他运输要快,成本也 较低,是运输的主体
支线运输
与收、发货地点之间的补充性运输形式,路程 较短,运输量相对较小
1 仅提供动力,不具有装载货物容器的运 输工具,如:铁路机车、牵引车、拖轮。
3.运输工具-2
2 没有动力,但具有装载货物容器的从动 运输工具,如:车皮、挂车、驳船。
3.运输工具-3
3 既提供动力,又具有装载货物容器的独 立运输工具,如轮船、汽车、飞机等。
管道运输是一种相 对独特的运输方式,不 像其它他的动运力输装工置设具备那(样泵(可热) 以站凭)借与自载货身容的器移(干动管带)动的 货组物合移较动为特,殊故,可因此将设泵备总 (热是)固站定视在为特定运的输空工间内具, 甚至可以连同干管都视 为运输工具。
(一)运输需求的特征
运输需求的派 生性。市场需 求有独立需求 与派生需求
个别需求 的异质性
总体需求 的规律性
图1-9 运输需求的特征
(二)影响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图1-10 影响运输需求的主要因素
二、运输供给
(一)运输供给的特征
运输供给是指运输市场上运输服务的 供给者在不同的运输条件下愿意并且能够 提供的运输服务的数量。
第一节 物流运输概述 第二节 物流运输方式 第三节 现代运输系统 第四节 物流运输市场 第五节 运输合理化 第六节 现代物流与运输
第一节 运输概述
本节点睛 一、运输的概念 二、运输的地位 三、运输的功能 四、运输的原理
• 运输是 “第四个物质生产部门” , 是将运输看成是生产过程的继续,这个继 续虽然以生产过程为前提,但如果没有这 个继续,生产过程则不能最后完成。
之为厂内它运既输包。括物品从生产地点向消费地点
流通领域 的移动,也包括物品从供应链的上游生产
的运输 地点向下游生产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点的移动,也包括由物
是流流网通点领向域消里费的(一用个户活)地动点环的移动。
节。其主要内容是以社会服务
长途线运运输输或干为 消目 费的 地, 在较完 空长成 间距货 位离物 置的从 上运生 的输产 物地理向性
三、运输的功能-1
在物流管理过程中,运输主要提供两大 功能:物品移动和短时储存。
短时储存
物品移动
图1-1 物流管理中运输的两大功能
三、运输的功能-2
• 物品移动:无论是原材料、零部件、
装配件、在制品、半成品,还是产成品,不 管是在制造过程中被移到下一阶段,还是移 动到终端顾客,运输都是必不可少的。
一般而言,货物 在运输节点上停滞的 时间较短。
2. 运输线路
在现代的运输系统中,主要的运输线路有 公路、铁路、航线和管道。
2.运输线路 美国和德国国土面积运输线路 密度是我国的10倍和5倍多,美
近年来国度,和是巴我尽西国管人的我口24数倍国量和运运11倍输输,线线就路路连密 建设增长迅速,但 是,相对于印我度与国我国国土相比和,人国土口面数积量运 来说,我国不仅远 远落后于经输济线路发密达度的也是美我欧国的国4家倍 ,而且与印度、巴西 等发展中国家相比也有较大差距。
体,有能时进是行非。同一主体
承运人是受托运人或收货人
的委托,按委托人的意愿以最
低的成本完成委托人委托的运
输任务,同时获得运输收入。
指根据用户要求,并
为获得代理费用而招
揽货物、组 配送的人
织
运输图和1-8
往往采取规章制度、
货政主策与促进运、输拥参有与承运者
人等形式
指替托运人、收货 人和承运人协调运输 安排的中间商
表1-8 运输分类表Ⅵ
运输分类
特点
可以避免中途换装所出现的运输速度减
直达运输
缓、货损增加、费用增加等一系列弊病,从 而能缩短运输时间、加快车船周转、降低运
输费用。
可以将干线、支线运输有效地衔接,可
中转运输 以化整为零或集零为整,从而方便用户,提
高运输效率。
第三节 现代运输系统
本节点睛 一、运输系统及其现代化 二、现代运输系统结构 三、运输系统的构成要素
一、运输系统及其现代化-3
3 集包装、装卸、 运输一体化,使运 输系统向托盘化与 集装箱化方向发展。
4 顺应全球经济的发展需要,一些发达国家 陆续开发了一些新的交通系统,如智能交通, 以解决日益增大的物流量而引发的交通运输能 力不足的问题。
二、现代运输系统结构
运输系统结构的形式,从不同国家或地区 来看,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
运输的分类如表1-1所示。
表1-1 运输的分类及其内容
运输的分类
运输的内容
按运输的 领域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