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的思考
车墩学校沈红辉
作文是语文教学中一种综合性的创造性练习,具有综合性、创造性和技能性的特点,所以作文是学生综合素质的体现。
关于作文教学,前辈们己做出了许多研究,承袭教育教学理论,本人在教学实践中,对初中作文教学有一些思考,积累了一些感悟。
一、营造良好氛围,让学生体验作文学习的乐趣,用心去创新。
兴趣是学习的最好老师。
农村学生被动接受太多,因此,教师过多地向学生讲授作文的理论,他们不会有兴趣,因此营造作文的学习氛围,是教师的-•大责任。
让学生留心生活,坚持写随笔,记录现实生活中的点滴感悟,课堂上多读、多评学生的随笔,从不采用过激性、批评性的语言,引导学生认识到写作是表达, 它是人的一种心理需要。
用写随笔的形式,留住平凡生活中的点点滴滴,从而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这就是一种写作。
写作还是一种积极的情感活动的过程。
情有所感,才会有所作,而且情感活动还会贯穿作文过程的始终。
情感始终是写作的动力。
让学生有自信可以写出好文章,从而转变态度。
久而久之,学生渐渐地由畏惧作文转而开始盼望作文课。
二、在模仿中提高作文能力,培养文风。
模仿是学生写作的基本方法。
模仿的特点在于针对性强,既降低了学习的难度,又可以收到明显的效果。
对于不爱写作的学生来讲,我们应积极提倡模仿和借鉴范文,培养自己的文风。
即使刚模仿时比较机械,也应加以肯定。
历史上许多文学家也曾模仿古人写作,成为一代风范,如王勃的名句“落霞与孤蛰齐飞,秋水共长天一色”就是从顷信的“落花与芝盖齐飞,杨柳共春旗一色”脱化来的。
模仿是创新的一步。
我们必须强调模仿时还要加以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
不单纯地模仿,以求变通创新,培养自己的文风。
三、在生活中获取素材,感悟生活。
“写作的根源是发表的欲望;正如同说话一样,胸中有所积蓄,不吐不快。
同时写作是一种技术:有所积蓄,是一回事;怎样用文字表达所积蓄的,是它恰到好处,让自己有如量倾吐的快感,人家有情感心通的妙趣,又是一回事……这样说来,从有所积蓄而打算发表,从打算发表而研求技术,都不妨待学生己去理会好了。
”叶圣陶语。
怎样才能发表自己的看法?这离不开生活。
感悟生活是使写作走出困境的必由之路。
感悟生活就要时时在意,处处留心,逐渐磨砺出能发现美的眼睛;其次要握思考的方法:要善于问为什么。
倘若多问几个“为什么”,就往往能层层剥开事物的表
象,使事物蕴含的思想和哲理渐渐显露。
还要注意把握事物的象征意义。
社会现象、自然生态,大都蕴含着一•种哲理,一种思想。
看到流水,想到时间如流水一去不复返。
看到飘落的花瓣,想到“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要及时定格对生活的感悟。
平时多记、多写,将自己的情感淋漓尽致地表达出来, 可以大大提高自己的作文水平。
作文教学要重视生活,从生活出发,感悟生活,用生活中生动有趣的事来激发学生的作文兴趣,引导学生写真实的事情,力求写实,作文水平才可得以提高。
四、多利用课文留白,发挥学生的想象,拓展思维。
课文内容中作为审美对象的文学作品有许多“空白”和“不确定性”。
接受美学的主要代表人物伊尔搴认为:“作品的意义不确定性和意义空白促使读者去寻找作品的意义,从而赋予他参与作品意义构成的权利疽'文学作品中,思维空间的存在,期待着学生的参与,召唤着学生从自己的审美视觉出发对作品进行二度创造。
五、发挥学生的智慧,巧用自评、互评。
作文的批改是一项繁琐的工作,从老师的角度看,有时甚至会感觉吃力不讨好,因为有些学生只是关注于分数,对老师的批语却重视不够。
如果把评卷的权力下放给学生或许会取得意想不到的效果。
首先让学生对己的作文做一•个客观的评价,称之为评;既而在全班范围内交换评改,称之为互评。
学生己习惯把自己的作文给老师披阅,一旦要把作文展示给同学看,就会有一种潜意识的比较, 要将自己最完美的一面示人。
作为评卷者,要想着自己的观点能使别人信服,就会有一种角色换位,批语也会显得严肃认真,小到错字别字,大到选材立意都可能给同学提及。
如一位平时书写极差的同学要想批评别人的书写,他留在同学作文卷上的这一句话的书写肯定是十分在意的。
待到下次发作文卷的时候,看到同学绕有兴致交换作文,互看批语时,你不得不感叹“弟子不必不如师二
六、鼓励个性作文,“我”的作文“我”做主。
学生年龄不同,认识水平各异,而且性格爱好特长经历各种各样。
他们对于同一事物,观察和思考的角度往往不同,写作过程中的选材、谋篇、布局、立意、修改无一不是个体的主观行为,就会呈现出个体的差异与色彩。
好的文章往往是因为涂抹了个性化的色彩,才有了与众不同与感人至深的力量。
个性是文章的真正价值之所在。
要鼓励学生表现个性思想。
学生的思想尽管不很成熟,或许还不很正确,但是正表现了他们的年龄特征和时代特征,教师不能以成人的是非标准,己的好恶衡量所有的学生,要多宽容,哪怕学生的观点有点偏激,只要教师给予适度的指导,学生的个性就会得到尊重和保护。
教师的责任是发现学生写作的闪光点,鼓励学生按照自己本来的样子更好地发展。
鼓励学生用H己喜欢的语言表达H己的思想,要多肯定学生大胆使用一些并不很成熟但极富个性的哲理性语言,独特的句式,独创的句子,让他们用自己的话表达自己的意思。
2013.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