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综合管沟工程分部验收自评报告

综合管沟工程分部验收自评报告

平潭金井湾片区环湖路(金井一路东侧段)道路工程












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平潭环湖路(东侧段)项目部
日期:2016年5月
平潭金井湾片区环湖路(金井一路东侧段)道路工程综合管沟分部工程质量验收自评报告
一、工程概况及基本情况
1、工程概况
本项目名称为平潭金井湾片区环湖路(金井一路东侧段)道路工程,位于平潭综合试验区金井湾组团内,道路设计起点与金井一路相交,终点位于桩号
K0+800处,本项目设计路线总长800米,道路规划红线宽32米,双向四车道,城市次干路。

本工程综合管沟布置在道路远湖侧绿化带和非机动车道下,沟中心距离该侧车行道路缘石1.7米。

管沟设计使用年限100年,结构安全等级为二级,沟内按一级耐火等级考虑。

本综合管沟分部工程共包括土方工程、主体结构工程、电力工程、监控系统、消防报警工程、通风排水工程等六个子分部。

管沟为单仓形式,纳入DN400给水干管、DN150中水管、9孔通信管线、10KV高压电力电缆,并预留部分电力和通信电缆管位。

同时,为方便管沟日常管理及维护,沟内设置电气、监控、报警、消防、通风及排气等自动化控制系统。

2 、基本情况
工程名称:平潭金井湾片区环湖路(金井一路东侧段)道路工程
建设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金井湾开发建设有限公司
设计单位:厦门市市政工程设计院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福州成建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施工单位:中国水利水电第十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勘测单位:福州市勘测院
BT投资施工总承包单位:中国电建路桥集团有限公司
监督单位:平潭综合实验区交通与建设工程质量安全监督站
二、完成主要工程量
完成的主要工程量如下表所示:
三、施工质量评估依据
1、平潭金井湾片区环湖路(金井一路东侧段)道路工程施工图纸及本工程施工合同。

2、国家、建设部颁发的现行设计规范、施工规范及技术规范、质量检验评定标准及验收办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工程建设标准强制性条文(城市建设部分)》
《建筑地基基础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02-2002)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CJJ1-2008)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1KV及以下配线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GB 50575-2010)
《建筑电气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303-2011)
《电气装置安装工程电缆线路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68-2006)
《工业自动化仪表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093-2002)
《自动化仪表安装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GBJ 131-90)
《火灾自动报警系统施工及验收规范》(GB 50116-2007)
《通风与空调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 50243-2002)
《城镇道路工程施工与验收规范》(CJJ1-2008)
《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268-2008
《给水排水构筑物工程施工及验收规范》GB50141-2008
四、施工原材料、成品、半成品的质量控制
用于本工程的原材料按设计要求和施工承包合同的要求进场。

凡运到施工现场的原材料项目部均已向监理机构提交《工程材料/构配件/设备报审表,》经监理见证取样送检合格后,方投入使用,落实管理责任制确保了该工程原材料的合格性和真实性。

五、施工过程中的质量控制
1、基坑支护及开挖
分层开挖,每层的深度不超过2m,在坑底以上保留20cm土层由人工挖除。

基坑开挖完成后,及时通知业主单位、设计、监理、地勘单位进行基底验槽,检查基底的地质情况与承载力,并办理隐蔽工程检验手续,符合要求后及时进行垫层施工。

2、基底垫层
用全站仪定出综合管沟轴线、水平仪测设出高程后立模。

模板内的杂物清理干净,模板的缝隙应填塞严密,并涂刷脱模剂,自检合格后报监理工程师确认后进行砼浇筑。

3、模板工程
大块主模采用高密度覆膜木胶合板,有效地减少拼缝,保证结构内侧的平整度和光洁度。

预留1-1.5cm沉降量,以确保净空和限界要求,施工模板时作适当的起拱措施。

侧墙模板拼缝处贴止水胶带,防止漏浆。

结构变形缝处的端头模板钉填缝板,填缝板与止水带中心线和变形缝中心线重合并用模板固定牢固。

填缝板的支撑必须牢固,不得跑模。

采用止水对拉螺杆固定,端部加垫块,拆模后其垫块孔用膨胀水泥砂浆堵塞严密。

4、钢筋加工及安装
根据设计施工大样图绘制钢筋下料单,根据下料单标明的型号、尺寸对钢筋进行下料,根据设计图纸标明的钢筋弯曲形状的要求对下料钢筋采用钢筋弯曲机进行弯曲加工;钢筋的连接采用焊接钢筋采用焊接,单面焊接焊缝长度大于或等于10d,双面焊接焊缝长度大于或等于5d,。

且在同一连接区段内,有接头的受力钢筋截面面积不超过受力钢筋总截面面积的50%。

钢筋遇直径或边长不大于300mm的孔洞绕过即可,遇直径或边长大于300mm孔洞须截断并与孔洞加强筋焊接在一起。

按施工图纸的要求将各种钢筋摆放到位,每一钢筋交叉处用扎丝固定,绑扎要牢固,以保证施工时不会出现过大的位移。

5、混凝土施工
根据设计图纸该段综合管沟:防水等级为二级,主体采用钢筋混凝土结构,混凝土采用C40防水混凝土,设计抗渗等级P8;混凝土分层浇筑,分层振捣,每层厚度不宜超过300~400mm,顶、底板混凝土不留施工缝、不分层浇捣,侧墙第一道施工缝一般留在墙底腋角以上不小于20cm处,施工缝设置时还须与基坑支护桩的横撑结构协调。

相邻两层浇筑时间间隔不超过2h,确保上、下层混
凝土在初凝之前结合好,不形成施工缝。

浇筑混凝土的自落高度不得超过2.0m,振捣时间宜为10~30s,以混凝土开始出浆和不冒气泡为准,并应避免漏振、欠振和超振。

在施工缝上浇筑混凝土前,为使接缝严密,对缝表面应进行凿毛处理,清除浮粒。

继续浇筑混凝土前,用水冲洗干净并保持湿润,再铺上一层10~15mm厚,其材料和灰砂比与混凝土相同的水泥砂浆,施工缝处的混凝土要充分振捣。

混凝土养护严格按有关规范、规程的规定进行。

混凝土浇筑完后,在12h 内加以土工布覆盖浇水。

混凝土带模养护3天方可拆模,养护时间不小于14天。

6、防水处理
按照施工图要求:施工缝防水采用3mm中埋式不锈钢板(两侧宽度150mm)止水,钢板宽度440mm。

顶、底板不留施工缝也不分层浇捣, 侧墙第一道施工缝一般宜留在墙底腋角以上50cm处。

施工缝设置时还须与基坑支护桩的横撑结构协调;施工缝必须设成平缝,在施工缝浇注砼前,除粘钉止水条范围内须抹平压实、压光、不凿毛外,其余砼表面须凿毛且清洗干净并保证凿毛质量和接面的清洁,使新旧砼结合密实。

7、变形缝
综合管沟标准段长度为每15.0m设一道伸缩沉降缝,缝宽30mm,变形缝防水采用中埋式钢边止水带、内抹防水涂料的方式。

局部地段可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调整共同沟的分段长度,单节综合管沟最长不超过18.0m,,在综合管沟平面转折、立面变坡等结构突变的位置分缝。

8、外表防水涂料
防水涂料施工前应确保结构表面干净、平整、无浮浆、积水。

综合管沟沟除变形缝及施工缝附加防水处理外,整个结构外迎水面(底板除外)采用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涂料(1.5kg/m2)结合3mm厚沥青保护层进行防水处理;
8、电气施工
1)、开关柜、控制柜等落地安装柜采用螺栓固定于槽钢底座上,底座垂直度<1mm/m,全长小于3mm,并涂两层防锈漆,底座调平后点焊于预埋钢板上固定。

2)、插座箱、控制箱、按钮盒和荧光灯具等安装间距均按设计要求进行安装。

电缆桥架和线槽涂耐火漆,桥架间的连接处有良好的电气跨接,电缆桥架安装时生产厂家负责现场指导。

3)、电缆沿自用层桥架敷设,电缆通道在穿越构筑物隔墙处时做防火封堵,所有穿过建筑物伸缩缝、沉降缝的电气管线均按《建筑安装工程施工图集(电气工程)》中有关的做法进行施工控制。

六、工程质量验收情况
原材料、构配件质量检测统计:
七、质保资料的审查情况
(1)施工组织设计、施工方案、技术交底资料齐全;
(2)原材料合格证、试验资料齐全、有效,见证取样检测资料齐全;
(3)隐蔽工程检查记录填写规范、齐全;
(4)工程日志、施工记录齐全;
(5)管沟沟槽地基承载力检测报告共10份,特征值均≥130kN/㎡,合格率100%;
(7)冲孔灌注桩低应变法抽样检测26根,合格率100%;高压旋喷桩钻芯法检测6根,合格率100%。

八、分部(子分部)工程质量自评情况
各分项工程质量验收合格、质量控制资料齐全评定合格,观感质量较好,综合管沟分部工程自评结论为:合格。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