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轮定位的检测及调整
图4-18轴距
2、轮距 轮距是指左右轮胎中心之间的距离(图4-19),对于双轮胎是
指从一对轮的中间到另一对轮之间的距离。它对车辆转向驾驶有很 大影响。宽的轮距能提高转向时的速度。对带有横向和倾斜转向的 单轮车轮悬架。借助弹簧的伸缩改变轮距宽度,这增大了滚动阻抗 和轮胎磨损,但过大的轮距宽度变化会使汽车的直线行驶性能变差。
图4-25 轨迹宽度偏差
9、轴偏位 轴偏位(图4-26)是轨迹宽度偏差角的平分线与几何中心线的
夹角,如果后轴偏移到右侧,该角为正。
图4-26 轴偏位
技能操作
1、在定位前下列元件及尺寸的检查
(1)整备质量
(2)轮胎
(3)悬架高度
(4)转向盘游隙
(5)减振器或滑柱 (6)车轮轴承调整
(7)球铰状况
(8)摆臂及衬套
图4-10 主销后倾
(4)前轮前束 俯视车轮,汽车的两个前轮的旋转平面并不完全平行,而是稍
微带一些角度,这种现象称为前轮前束。在通过两前轮中心的水平 面内,两前轮的前边缘距离B小于两前轮后边缘距离A,A-B之差称 为前轮前束,如图4-13所示。像内八字一样前端小后端大的称为 前束,而像外八字一样后端小前端大的称为后束或负前束。
相关知识
一、四轮定位参数 所谓的四轮定位是在前轮定位参数(主销后倾角、主销
内倾角、前轮外倾角、前轮前束)的基础上增加了后轮前束与后 轮外倾角两个定位参数。 许多前轮驱动车辆有较小的负后轮外倾 角,以改善转向稳定性。后轮外倾角与前轮外倾基本上相同。
(1)主销后倾
主销后倾角是转 向轴线向后倾斜的角 度。主销后倾角是从 汽车纵向平面观察时, 测量转向轴线至垂直 线之间的角度而得, 用γ表示,一般γ角 不 超 过 2° ~ 3° 。 如 图4-10所示。
(4)检查悬架高度。有异常,检查弹簧是否下陷或破损。在有扭 力杆的悬架中,检查扭杆并调节。
(5)当前轮处在中央位置时,来回转动转向盘以检查转向轴、转 向器或转向传动装置的间隙。
四轮定位的检测与调整
学习目标 1.掌握运用四轮定位仪进行四轮定位测试的方法; 2.能够根据检测数据分析调整部位; 3. 根据检测的结果,判断车轮的定位角是否需要调整; 4.掌握车轮定位角的正确调整方法。
任务载体 当驾驶的车辆遇到以下状况时应考虑做四轮定位。
(1)直行时车子往左边或右边拉; (2)直行时需要紧握转向盘; (3)直行时转向盘不正; (4)感觉车身飘浮或摇摆不定; (5)前轮或后轮单轮磨损; (6)安装新的轮胎后; (7〕碰撞事故维修后;
(9)转向传动装置及转向横拉杆接头
(10)横向稳定杆及衬套
(11)油箱是否满
2、下述检查应在停车在地面时进行:
(1)检查粘到底盘上的泥是否过多。卸去不计在整备质量内的大 宗物件。对随车工具和物品,在车轮定位中应留在车内。
(2)将轮胎充气至规定值并注意每只轮胎上是否有异常磨损或损 坏。
(3)检查前轮是否有径向跳动。
图4-21转向角
5、轮轴偏移 轮轴偏移(图4-22)是指
两个前轮(或后轮)与地接触 点的连线,与垂直于几何轴线 的直线间的夹角。当车轮在左 前方时此角度值为正.在左后 方时此角度为负。
图4-22轮轴偏移
6、轮距偏差 轴距偏差(图4-23)是两前轮之间的连线与两后轮间连线所形
成的夹角。当右侧轮距大于左侧轮距时,此角度为正,反之为负。
(6)推力线(推进线):
推进线:两后轮总前束的平分线。如图4-16示
(7)推进角:推进线的是汽车实际的车身几何中心线与推进线之 间形成的夹角。图4-17所示。
图4-16 推力线(推进线)
图4-17 推进线及推进角
二、四轮定位仪检测的项目:
四轮定位仪可检测的项目包括:前轮前束、前轮外倾角、主 销后倾角、主销内倾角、后轮前束角、后轮外倾角、车辆轮距、 车辆轴距、转向20°时的前张角、推力线和左右轴距差等。目前 常见的国产或进口四轮定位仪可以测量上述检测项目中几个或全 部项目。在这些检测项目中,前轮前束、前轮外倾角、主销后倾 角、主销内倾角统称为前轮定位,也称前轮定位四要素,各种前 轮定位仪都能对其检测和调整。但汽车的操纵稳定性不仅仅由前 轮定位来保证,后轮定位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最好使用 四轮定位仪检测和调整。
三、四轮定位仪的其它测量功用
除了前面的测量外,四轮定位仪还有附加测量的功能。这些 可以帮助我们找到轮胎不正常的磨损、车辆跑偏的原因。下面简 要介绍一下附加测量的情况:
1、轴距 轴距是指前轴中心到后轴中心的距离(图4-18),对多轴汽
车其轴距也是指从前轴到后轴的距离。长的轴距使活动空间更 大.驾驶更舒适并减小震动带来的倾斜,短的轴距使转弯半径更 小。
图4-23 轮距偏差
7、横向偏位 横向偏位(图4-24)是指左或右前轮和后轮与地接触点连线与
几何轴线间夹角,如果后轮超出前轮,此角度为正。
图4-24横向偏位
8、轨迹宽度偏差 轨迹宽度偏差(图4-25)是指左前轮和左后轮与地面接触点之
间的连线,同右前轮和后轮与地面接触点之间的连线的夹 角.当后部宽度超过前部宽度时,此角度为正。轨迹宽度偏差只 能以度为单位测量。
图4-19轮距
3、最大总转角 最 大 总 转 角 ( 图 4-20 )
是向左、向右最大转向时, 内侧车轮和外侧车轮中心线 与汽车中心线间的角度。误 差影响:造成汽车不同的最 大转向角度。
图4-20最大总转角
4、转向角
转向角(图4-21)是车轮中心线与行 驶方向(车轮运动方向)的夹角、由于侧 向阻力(侧风力、离心力)会影响正在行 驶的汽车.所以车轮要改变行驶方向:对 原行驶方向偏移a 角、当前后转向角一样 时,行驶状态保持不变。如果前轮转向角 较大,使得前轮转向不足,后轮转向过度。 转向角由轮重、阻力、车胎构造、外形、 胎压及摩擦力决定。
图4-13 车轮前束
(5)后轮外倾角与后轮前束
后轮外倾角与前轮外倾基本上相同,如图4-14所示。在前轮驱 动车辆中,驱动力使后轮心轴受向后的力。因此,这些后轮根据 车辆本身的情况设计成零前束或很小的前束如图4-15所示。正确 的后轮前来设置对保证轮胎正常寿命有重要意义。
图4-14 后轮外倾角
图4-15 后轮前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