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第三章旅游需求与供给

第三章旅游需求与供给


1.可自由支配收入
可自由支配收入是指扣除全部税收和社会预支消 费(如健康保险、人寿保险、退休基金、住房基金 等)以及日常生活消费后剩余的收入,一般通过恩 格尔系数来衡量。
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450美元时,产生国内旅游的需求, 人均国民收入达到800—1000美元时,产生邻国旅游的需求 当人均国民收入达到3000美元以上时,产生远程旅游的需
在联合国工作,除了正常的休息日外,每月还可以有两个工作日作为 带薪休假,可以当月休,也可攒在一起休。此外还有每年一次的探亲 假期,一般有一个月到6个星期的时间。这是联合国为在异国工作的 职员规定的,休假期间可以报销全家的往返机票.
二、旅游需求的形定的交通通达性条件、可 旅游区域范围的划定、签证便利性条件等。

二、旅游需求的形成条件
2.闲暇时间 联合国的《消遣宪章》将闲暇时间定义为:“闲 暇时间是指个人完成工作和满足生活要求之后, 完全地由他本人支配的一段时间。”
每个工作日后的闲暇时间——看电影、逛街等 周末闲暇时间——近距离旅游 假日闲暇时间——远(近)距离旅游 带薪假期——远(近)距离旅游
法国的假日很多,除了周末两天的休息日以外,每年还有11天的法宝 假日(元旦、五一、国庆、一战停战日、二战停战日以及6个宗教节 日),另外还有5周带薪年休假,总计140天。除此之外,每个员工 还享有每年12天的职业培训假期(视公司的具体情况而定)。为了让 假日更加惬意,法国人还建立了“假日搭桥”的办法,也就是说,如 果法定假日和周末休息日只差一天,例如7月14日国庆日是周四,那 么周五就称为“桥”,可以和周六、周日连在一起休息(这有些像我 国的“十一”长假)。
综上所述,可自由支配收入、闲暇时间 和旅游的可进入性,是旅游需求形成的三
二、旅游需求的形成条件
(二)主观条件: 旅游动机、旅游观念或旅游意识
美国学者麦金托什旅游动机分类表
分类
目的
身体方面的动机
获得健康的身体,旅游中通过身体的活动得到 精神的放松,消除紧张烦躁的心理
文化方面的动机
获得有关异国他乡的知识的愿望,了解欣赏异 地文化,进行文化交流,具有较强的求知性。
各国的带薪休假制度
荷兰人有世界上最吸引人的休假制度,只要是全职雇员,每年都可享 受至少24天带薪假期,有些公司的假期甚至长达27天-28天。此外, 弹性工作制还为员工提供了更多的选择。比如,周一很多商店、小企 业一般上午11时甚至下午1时开始营业,员工可以心情地享受一个周 末后再睡个懒觉;再比如,荷兰员工每周的工作时间为38-40小时, 有些公司允许员工每天加个班为自己攒出一个休息日。荷兰人的年假 可以分多次休,很多企业还发放专门的度假津贴。有些公司老板甚至 愿意出钱让员工赶快去休假,以便他们能时时保持精神饱满的工作状 态。
目的的表现
思乡之心、交友之心、信仰之心 运动的需要、修养的需要、治疗的需要 欢乐的需要、知识的需要、见闻的需要 商业的目的、购物的目的
澳大利亚学者波乃克的旅游动机
① 修养动机:包括去异地疗养 ② 文化动机:包括修行旅行、参观、参加宗教仪式等 ③ 体育动机:包括观摩比赛、参加运动等 ④ 社会动机:包括蜜月旅行、亲友旅行等 ⑤ 政治动机:包括政治性庆典活动的观瞻 ⑥ 经济动机:包括参加订货会、展销会、博览会等。
本章内容体系
旅游需求


需 影响旅游需求的因素和旅游需求的一般规律 求


旅游供给

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均衡机制
第一节 旅 游 需 求
一、旅游需求的概念 从经济学意义上说,需求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和一定条件
下,消费者愿意并且能够购买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当消 费者的消费对象是旅游产品时,这种需求就是旅游需求。 因此就一般经济意义而言,旅游需求,是指在一个特定时 期内有旅游欲望和闲暇时间,消费者在各种可能的价格下 愿意并能够购买的旅游产品的数量。 正确理解旅游需求的概念,需要掌握以下几点。 (1)一定时期通常指一年,一定条件指影响需求量的各种 因素(如价格、收入等)不变。 (2)需求量是愿意而且能够购买的数量,但不是已经购买 的数量。 (3)旅游需求是指一种旅游产品(包括服务)的需求量与 其价格之间的关系。
(一)旅游者人数指标
1.旅游者出游人数指标 旅游者出游人数是指旅游客源国(地区)在一
定时期内外出旅游的总人数,它直接反映了旅游 客源市场上旅游需求的总规模和水平。
2 旅游者接待人数指标反映了旅游目的国或旅游
目的地在一定时期内接待国内外旅游者的数量状 况,一般以旅游者人数来衡量。
三、旅游需求的指标体系
2.旅游者人均消费额
这一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总额与旅游人数之比,它以 价值形态从平均数的角度反映了某一时期的旅游需求状况。
3.旅游消费率
这一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或地区的出国旅游消费 总额与该国或该地区的居民消费总额或国民收入的比率。
三、旅游需求的指标体系
交际方面的动机 地位和声望方面的动机
希望接触他人,摆脱日常生活压力和家庭事务 的繁杂,探亲访友,在异地结识新朋友,建立 新友谊
享受被人承认、引人注意、有好名声,关系个 人成就和个人发展,如会议会展、科普、考察、 出差、求学等。
日本学者田中喜一的旅游动机论
动机类型
心理的动机 身体的动机 精神的动机 经济的动机
1.旅游者停留天数 这一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人次与
人均过夜数的乘积,它从时间角度反映了 旅游者的需求状况,同时也表现了旅游产 品吸引力的大小。 2.旅游者人均停留天数
这一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停留天 数与旅游者人次数之比。
三、旅游需求的指标体系
1.旅游者消费总额
这一指标是指一定时期内旅游者在旅游目的地的全部货币 支付。
旅游经济学
石 斌 主编
第三章 旅游需求与供给
【学习目标】
通过本章的学习,要求理解旅游需求、 旅游供给、旅游需求价格弹性、旅游需求 收入弹性等的概念,理解旅游需求的特征 及形成条件,熟悉影响旅游需求和旅游供 给的因素,掌握旅游需求和旅游供给的一 般规律,了解旅游需求的指标体系,理解 旅游供给与旅游需求的均衡机制。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