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的意义及必要性分析
电力需求侧管理(Power Demand Side Management ,DSM)指在政府和政策支持下,采取有效的激励和引导机制以及适宜的运作方式,通过电网公司、电力用户、能源服务公司和相关中间组织共同努力,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改变用电方式,在满足相同电力功能的同时减少电量消耗和电力需求,达到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实现社会效益最好,各方受益所进行的管理活动。
从我国近年来的电力持续负荷统计来看,全国95%以上的高峰负荷年累计持续时间只有几十个小时,采用增加调峰发电装机的方法来满足这部分高峰负荷很不经济。
如果采用需求侧管理的方法削减这部分高峰负荷,则可以缓解电力供需紧张的压力。
专家认为,目前我国应把需求侧管理工作纳入能源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规划,统一研究,统一部署。
完善有关的法律法规,建立需求侧管理的长效机制。
制定相关的政策措施,筹集必要的资金,积极支持需求侧管理工作。
研究建立有关电价的联动机制,通过经济杠杆调节用电需求。
开发新技术,大力采用新设备,为需求侧管理提供技术支撑。
电力需求侧管理二十世纪九十年代初传入我国。
在政府的倡导下,电力公司及电力用户做了大量工作。
如采用拉大
峰谷电价,实行可中断负荷电价等措施,引导用户调整生产运行方式,采用冰蓄冷空调,蓄热式电锅炉等。
同时还采取一些激励政策及措施,推广节能灯、变频调速电动机及水泵、高效变压器等节能设备。
据介绍,美国、日本、加拿大、德国、法国、意大利等国家都有一支庞大的队伍从事需求侧管理工作。
仅2000年,美国投入约15.6亿美元实施需求侧管理工作,节电537亿千瓦时,减少高峰负荷2200万千瓦。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指通过优化用电方式,移峰填谷,提高终端用电效率和发、供电效率,达到科学用电、合理用电、均衡用电和节约用电的目的,是实现科学发展的新理念和新的管理模式,是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战略之举和系统工程,是节约能源、保护环境、利国利民、造福社会、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宏图伟业。
电力需求侧管理是一项促进电力工业与环境、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系统工程,是合理配置能源资源、节省能源、缓解电力供需紧张形式的有效手段,是牢固树立和认真实践科学发展观的重要内容,是能源发展的长远大计。
国内外的经验都充分说明,电源建设与需求侧管理同等重要。
如果说电源建设是第一资源的话,那么需求侧管理就是在开发第二资源,而且潜力很大。
所以说,加强需求侧管理有利于节约能源,有利于环境保护,有利于引导全社会科
学用电,因此、应当把全面加强电力需求侧管理放在首位。
展望未来,电力需求侧的前景广阔。
到2020年,全国通过实施DSM可节省1亿千瓦的装机,超过5个三峡的装机容量,可节省8千到1万亿元的投资,年节约用电量2200亿千瓦时,将极大地缓解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对资源与环境的压力。
到2020年,山西省通过实施DSM可节省500万千瓦的装机,可节约400亿元电力投资,年节约用电量110亿千瓦时,节煤450万吨,减排二氧化碳1000万吨,将为全省经济、社会、环境协调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随着航天技术的不断发展,人类开发利用太空能源的梦想一定会变成现实,DSM也将为人类的生存和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根据《山西省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建设实施方案》第三条第一款工作目标和任务之规定,“到2016年底,基本实现对110千伏及以上的工业企业全覆盖,上线运行的企业数量达到150户以上,约占全省工业用电量的40%。
再用2—3年时间,力争对年用电量在2000万千瓦时以上的工业企业全覆盖,上线运行的企业用电量达到工业用电量的50%”。
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的建设是势在必行的。
必要性分析
一、对社会而言:
DSM的实施可以减少电力需求,从而减少一次能源的消耗与污染物的排放,缓解环境压力,同时减少社会资源的投入和自然资源的消耗。
二、对政府而言:
可以通过实施DSM,合理配置电力资源,促进经济的协调发展,还可以促进用电设备的更新换代,增强高能效设备的需求,促进GDP的增长,降低单位GDP的消耗。
三、对用户而言:
(一)政策方面:
1.根据《2018年山西省电力直接交易中作方案》中第4页第二条市场主体中对电力用户的要求,已建设电能采集系统的企业参与大用户直购电的准入条件放宽到10kv,1000万度电。
2.根据《2018年山西省电力直接交易中作方案》中第10页第14条中鼓励企业建设电能采集系统,对电能采集系统运行、维护和使用较好的普通用电企业,在出现用电需求超过交易规模时给予增量。
3.根据《山西省中长期交易规则(暂行)》中偏差考核范围由3%缩小为2%,并且偏差考核力度进一步加大,按照2017年已经交易过的情况来看,偏差考核是企业参与电力交易面临的最大且无法避免的风险,通过需求侧平台对用电数据的分析来减少出现偏差的风险变得更加重要。
4.根据国家发改委下发的发改办能源(2017)1453号关于《开展电力现货市场建设试点工作的通知》中明确提出将山西作为试点省份在2018年实现现货交易。
现货交易的差价预期在0.1元以上,能为企业节约更多的用电成本,而需求侧平台所提供的数据正是进行现货交易的必备条件。
5.根据山西省经信委在2017年11月8日组织各个地市经信委在临汾召开的2018年电力交易工作会上的会议精神中明确,2019年需求侧平台会成为参与电力交易的必备条件,没有建设需求侧平台的企业无法参与电力交易。
(二)企业自身管理方面:
1.以平台的在线监测和数据分析为依据,在生产过程中,采取了削峰填谷以及改变用电习惯和完善各项规章制度等措施,综合用电成本可下降了2%。
2.由于电能采集监测精确到了设备,对每个工艺段(车间、分厂)的“班、日、周、月”的用电情况进行了全面采集记录,因而为内部的绩效考核和单位能耗指标分析提供了有效、详尽的数据支撑。
3.摸清用电家底,电力需求侧平台把企业的电网关口以及设备运行情况都数据化,直观的将企业用电情况反应出来方便企业查看自身用电情况以及,设备安全可靠运行的监管。
4.电力需求平台具有用电数据分析功能,把企业的各个环节用电情况都统计回来以后,根据企业的行业类型以及工艺流程,结合现有的电能使用情况,从而给出更合理的使用意见,进一步帮企业达到节约电能的目的。
5.电力需求侧平台可以帮助企业发现生产环节中人为因素以及设备因素造成的电能不合理利用,进而给出合理的改进意见。
6.企业的用能包含“水、电、煤、气、油”综合能源,电力需求侧管理平台的建成,只单纯对电能进行管理,未来要实现精细化管理,降低综合能源成本,“水、煤、气、油”等能耗均将纳入管理平台中,为了避免二次重复投资,在平台建设设计之初就进行了综合设计,具备了电力需求侧管理系统平台升级成为综合能源管理平台功能,最终实现企业的大数据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