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健康管理师第四章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健康管理师第四章常见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白大衣高血压:患者到医疗机构测量血压高于140/90mmHg, 但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值<130/80mmHg或家庭自测血压< 135/85mmHg。
隐性高血压:患者到医疗机构测量血压< 140/90mmHg,但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值高于130/80mmHg 或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
精品文档
精品文档
课后小测:
1、 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高血压的相关概念
B
A. 高血压是进行性血管损害性疾病
B. 是由不良生活方式导致的最终结果
C. 是心、脑血管和肾病发生和死亡的最主要的危险因素
D. 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
精品文档
课后小测:
2、下列哪一项不符合高血压诊断的相关概念
A
A. 医疗机构测血压<140/90mmHg,可排除高血压的诊断
糖尿病是由多种病因引起的代谢紊乱,其特点是慢性 高血糖,伴有胰岛素分泌不足和(或)作用障碍,导致碳水 化合物、脂肪、蛋白质代谢紊乱,造成多种器官的慢性损伤、 功能障碍甚至衰竭。
精品文档
按照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糖尿病联盟(IDF)专家组 的建议,糖尿病可以分为1型、2型、其它特殊类型及妊娠糖 尿病4种。
B. 白大衣高血压是指医疗机构测量血压≥140/90mmHg,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值< 130/80mmHg
C. 隐性高血压是指医疗机构测量血压<140/90mmHg,家庭自测血压>135/85mmHg。
D. 24小时动态血压有利于诊断白大衣高血压
精品文档
课后小测:
3、筛查高血压最准确的途径是 A.受检者自测血压 C.医护人员在诊所为受检者测压
目前,与生活方式密切相关的慢性疾病,已成为我国人 群中的常见病。
若综合考虑死亡和患病,使用残疾调整健康生命年 (DALY)测量,慢性非传染性疾病在总的DALY损失中占 72%。
根据世卫组织2008 年的资料,全球5700 万例死亡中估 计有3600 万例系非传染性疾病致死,特别是心血管疾病、 癌症、慢性呼吸系统疾病和糖尿病,包括约900 万未满60 岁 死亡者,而这些死亡案例有近80%发生在发展中国家
(二)血压测量标准方法
血压测量有三种方式,即诊室血压(标准)、自测血压、 动态血压。一般讲,诊室血压水平高于自测血压和动态血压 24小时平均水平。自测血压水平接近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 水平。
注意:血压读数应取偶数。 自测血压正常上限参考值为135/85mmHg 动态血压24小时平均值小于130/80mmHg
精品文档
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1、吸烟:最主要危险因素 2、乙型肝炎病毒及其他病毒感染: 人乳头瘤病毒与宫颈癌; 巨细胞病毒与卡波西肉瘤;EB病毒与Burkitt淋巴瘤;免疫 母细胞淋巴瘤和鼻咽癌
精品文档
二、恶性肿瘤的危险因素
3、膳食营养因素:如硒的缺乏与食管癌。 4、职业危害:石棉致肺癌和间皮瘤;苯与白血病;砷与肺 癌、皮肤癌。 5、其他环境因素:电离辐射,紫外线照射(皮肤癌)
大肠癌的筛查在一些发达国家也得到积极施行。我国近年来 大肠癌发病的上升趋势显著,危害日益严重,因此应是筛查 的重点肿瘤。
精品文档
课后小测:
1、我国引起癌症最主要的危险因素是 A. 不合理膳食 C. 病原体感染
B
B. 吸烟 D. 职业危害
精品文档
第三节 高血压
高血压是全球人类最常见的慢性病,是以动脉血压持 续升高为特征的进行性心血管损害性疾病。 我国人群高血压患病率高、致残率高、死亡率高 高血压人群的知晓率、治疗率和控制率低。 高血压的常见并发症是脑卒中、心肌梗死、心力衰竭 和慢性肾病。
精品文档
6、糖耐量损害:如果IGF伴有以下因素,即原空腹血糖 ≥5.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9.4mmol/L,BM>25,腹 部肥胖和空腹胰岛素水平增加等,更容易转化为糖尿病。
精品文档
7、胰岛素抵抗:胰岛素抵抗是指机体对一定量的胰岛素的生 物化学反应低于预期正常水平的一种现象,常伴有高胰岛素 血症。胰岛素抵抗是2型糖尿病高危人群的重要特征之一。在 糖耐量正常或减低的人发展为2型糖尿病的过程中,循环胰岛 素水平起主要作用。空腹胰岛素水平高的人更容易发展为IGF 或2型糖尿病。肥胖者发展为2型糖尿病前,先有胰岛素抵抗 出现。 8、高血压及其他易患因素
精品文档
一、高血压的诊断
(一)高血压的相关概念和诊断标准
临床上高血压的诊断标准为:经非同日3次测量血压, 收缩压≥140mmHg和(或)舒张压≥90mmHg。
原发性高血压:原因不明,大都需要终身治疗。 继发性高血压:由某些疾病引起,约占高血压的 5%~10%
精品文档
一、高血压的诊断
(一)高血压的相关概念和诊断标准
精品文档
课后小测:
1、 糖化血红蛋白在糖尿病及其高危人群的诊断中具有如A下BDE
哪些优势
A. 检查不受进食影响
C. 检查费用低
C
B. 检查结果稳定 D. 检查不受时间限

E. 患者依从性好
2、IFG的诊断标准是
B
A. ≥7.8mmol/L-<7.8mmol/L
B. ≥7.0mmol/L-<7.8mmol/L
精品文档
课后小测:
3、慢性病发病的最主要行为危险因素有 ABE A.不合理膳食 B.缺乏体力劳动 C.空气污染 E.吸烟
D.遗传因素
精品文档
课后小测:
4、慢性病最主要的社会危害描述最准确的是 A A. 人群健康水平下降,社会经济负担增加 B. 个人慢性病并发症风险增加,医疗费用增加 C. 看病难、看病贵的社会矛盾加剧 D. 个人体质下降
14
精品文档
14
慢病形势
承认非传染性疾病给全球带来的负担和威胁是二十一世纪 发展的主要挑战之一,有损世界各地的社会和经济发展, 并威胁到国际商定发展目标的实现
认识到非传染性疾病对许多会员国的经济是一个威胁,可 能导致国家之间及人口之间的不平等加剧
--66届联合国大会《关于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高级别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议的政治宣言》
精品文档
三、恶性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癌症的早期发现、早期诊断及早期治疗是降低死亡率及 提高生存率的主要策略之一。 子宫颈癌的筛查及早诊早治在世界范围内得到认可,我国亦 将其作为重点筛查项目。
精品文档
三、恶性肿瘤的筛查和早期诊断
乳腺癌的筛查在发达国家已有定论,世界卫生组织推荐在卫 生资源充足的地区施行。近20年来,我国乳腺癌发病率明显 上升,但其筛查的适宜手段、对象、效果等,均未获得大型 研究的确定。
精品文档
常见的慢性非传染性疾病
1. 心脑血管疾病: 高血压、血脂异常、冠心病、脑卒中;
2. 营养代谢性疾病 肥胖,糖尿病,痛风
3. 恶性肿瘤(癌)
4. 慢性呼吸系统疾病
5.精神心理性疾病
精品文档
4
我国“健康管理”的核心内容,是对慢性病相关危 险因素的监测、评估和干预。
精品文档
一、我国慢性病流行状况
精品文档
一、糖尿病的诊断
1999年。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来基于空腹血 糖水平的糖代谢分类标准。
精品文档
我国目前采用WHO(1999年)糖尿病诊断标准,即血糖升高达到下列三条 标准中的任意一项时,就可诊断糖尿病。 (1)糖尿病症状+任意时间血浆葡萄糖水平≥11.1mmol/L(200mg/dl) 或; (2)空腹血浆葡萄糖(FPG)水平≥7.0mmol/L(126mg/dl)或; (3)OGTT试验中,餐后2小时血浆葡萄糖糖水平≥11.1mmol/L (200mg/dl)。 糖尿病诊断应尽可能依据静脉血血浆血糖,而不是毛细血管的血糖检测结果
精品文档
三、慢性病的社会危害
1、慢性病严重危害人群健康 2、慢性病经济负担日益加重
精品文档
2011年9月19-20日,纽约联合国总部,第66届联合国大会召开了有 193个会员国参加的首届预防和控制非传染性疾病问题高级别会议, 会议以协商一致方式通过了一份注重行动的重要的政治宣言,提出了 慢病防控的有效对策和途径
精品文档
第二节 恶性肿瘤
精品文档
一、恶性肿瘤流行状况
在我国城镇居民中,癌症已占死因的首位,前5种分别为: 支气管肺癌、肝癌、胃癌、食管癌和大肠癌;
在农村居民中,癌症占全死因的第二位,前5种分别为:肝 癌、胃癌、支气管肺癌、食管癌和大肠癌。
当前我国肝癌、胃癌死亡率居高不下,肺癌、大肠癌及乳腺 癌呈显著上升趋势,宫颈癌及食管癌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呈下
精品文档
一、我国慢性病流行状况
慢性病负担的增加,除与医学预防和治疗的进步以及人口 老龄化有关外,更与人们的生活方式改变密切相关。 至2004年底,我国6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已达到1.43亿,占 全球老年人口总数的五分之一,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 的国家。
精品文档
二、慢性病致病的主要危险因素
慢性病致病的危险因素大致可以分为三类: 环境危险因素、 行为危险因素 宿主危险因素。
1、遗传因素:两型的遗传是各自独立的,2型糖尿病具有更 强的遗传倾向。中国人相比西方人群易患2型糖尿病 2、肥胖(或超重) 3、体力活动不足 4、膳食因素 5、早期营养:有人提出生命早期营养不良可导致后来的糖 代谢障碍,增加发生IGF和2型糖尿病的危险。低体重新生儿 较高体重新生儿在生长期更容易发生糖尿病。
精品文档
高血压分类
精品文档
二、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高血压的危险因素较多,比较明确的是超重/肥胖或腹型 肥胖、高盐饮食、长期过量饮酒、长期精神高度紧张,这些是 可以改变的危险因素,
而性别、年龄和家族史是不可改变的危险因素。我国人群高血 压发病的主要危险因素为:
精品文档
二、高血压发病的危险因素
(一)高钠、低钾饮食 (二)体重超重和肥胖 (三)饮酒 (四)其它危险因素:女性在更年期之前,患高血压的比例较 男性略低,但更年期后则与男性患病率无明显差别,甚至高于 男性。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