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作文:200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卷分析

作文:200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卷分析

作文:200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卷分析
200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卷分析2003年高考语文(北京卷)试卷分析还记得2002年北京市高考的第一份试卷刚一面世时在广大考生、家长、教师中产生的反应吗?一份试卷引起的关注不亚于任何一个世界级重大事件。

人们关注它的不仅仅是北京市高考试题的样式;新增试题(名句默写、文言文文段翻译、古诗鉴赏)的设置方式:更关注它在语文命题改革中是如何落实既有利于高校选拔人才;又有利于中学推进素质教育的。

种种猜测在一份浓缩了命题者的学识、智慧以及对考纲精神的充分理解的试卷中找到了答案,由此北京市语文命题小组得到了北京市师生的认可。

2003年高考可谓“非常时期,非常命题”。

非常于“提前一个月”,非常于“非典时期”。

尽管高考一份试卷决定终身本身是很残酷的,但是我们仍需要追求“一份试题”的最佳效应,要使不同层次的学生都能有较好的感受;要使绝大部分考生首场下来心态平稳并能顺利完成另三门的考核。

虽然我们不曾评价过语文学科在整个考试链条中所起的作用,虽然我们还没有能够使高考人才选拔工程各环节(命题、监考、阅卷、录用……)的设计、操作都达到尽善尽美的地步,但是起码我们已经注意到了命一份好的语文题在高考整个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命题小组严谨的工作作风、科学求实的探索精神、虚心的态度已经不经意的在今年的试卷中留下了深刻的印记。

这一点从高考完毕,学生的笑脸上可以看出。

经历了“非
典”,人们对包括生命的许多问题有了新的认识,经历了三次北京市命题,人们对北京市试题有了更完整的认识。

所谓“平实、稳定、可借鉴”不失为是北京人对此次考试试题最中肯的评价。

一.试题考点及(部分)答案:题号考查内容、能力应得分答案一、语言基础知识和语言表达能力(18分,每小题3分)1现代汉语普通话读音B 2错别字A 3词语填空D 4使用D 5语病C 6衔接B 二、科技文阅读(12分,每小题3分)7文意筛选B 8文意理解C 9内容理解A 10文意推断B 三、文言文阅读(15分,每小题3分)11实词的解释(哀、辞、识、乃)B 12古今词义A 13虚词的意义和用法(而、其、之、以)C 14省略C 15内容的叙述与分析D 四. 诗歌鉴赏、文言文翻译和默写(15分)16 文言文翻译(5分)先生的话,真可以说是苦口良药,但还是没有完全了解我内心的志向。

人都有自己的志向,各人打算不同。

17鉴赏(诗意理解,比较阅读)(6分)(1)赏析判断B E (2)比较鉴赏体裁:两首都是七言绝句内容:都表达了作者由于见到与去年相似的景物而触发的对人的思念或都流露出物是人非的感伤。

写法:都是在第三四句点明题旨,深化意境或都那去年与今年相比。

默写(4分)《琵琶行》中描写琵琶声的句子:银瓶乍破水浆迸铁骑突出刀枪鸣《前赤壁赋》中描写听觉的句子:余音袅袅不绝如缕五. 现代文阅读(18分)19。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