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主要人物简介

主要人物简介


贾 敏 (林如海) 林黛玉
23
第3回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 玉抛父进京都
• 情节简介:报喜之人是贾雨村昔日同僚,告知起复旧 员之信。贾雨村遂请林如海转托其妻兄贾政推荐自己 复职。林如海为贾雨村写荐信以报教女之因,并托贾 雨村护送其女林黛玉远赴金陵。林黛玉听从外袓贾母 的安排,投居于荣国府。初入荣府,林黛玉相继与贾 母、贾政正室王夫人、贾赦庶女迎春、贾政庶女探春、 贾赦之幼妹惜春、贾赦之儿媳妇王熙凤、贾政独子贾 宝玉等见面,宝黛二人一见如故,似曾相识,宝玉赠 黛玉一字“颦颦”。第二天,林黛玉早起请长辈安时, 见王夫人正查看其兄王子腾的来信,信中转告王夫人 之妹薛夫人之子薛蟠倚财仗势杀人一案。
晴 雯
34
又副册
画着一簇鲜花,一床破席。 也有几句言词,写道是: 枉自温柔和顺,空 云似桂如兰。堪羡优伶 有福,谁知公子无缘!
袭 人
35
副册
首页也是画,却画着一株桂 花,下面有一方池沼,其 中水涸泥干,莲枯藕败。 后面书云: 根并荷花一茎香,平 生遭际实堪伤。自从两地 生孤木,致使香魂返故乡。
香 菱
24
第3回是介绍小说的典型环境——通 过林黛玉的耳闻目睹对贾府做了第一次 直接描写。林黛玉进府的行踪是这一回 中介绍贾府人物、描写贾府环境的线索。
25
第4回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 僧乱判葫芦案
情节简介:遭薛蟠杀害之人名叫冯渊。冯渊年十九,遇 被拐后长大之英莲,愿结良缘,遂于拐贩处把英莲买 下,拐贩却又重卖于薛蟠。冯渊与薛蟠相夺英莲,豪 强者胜,冯渊遇害。由贾政举荐,时任应天府尹的贾 雨村恰巧受理此案,最初贾雨村本想明断,却被府中 门子(昔日葫芦寺沙弥)劝阻,门子把薛蟠及本省贾、 史、王、薛四大家族之间的利害关系相告后,贾雨村 徇私枉法,依从门子之计放走薛蟠,草草断案为薛家 代为掩饰。薛蟠之事了后,薛夫人带同其子薛蟠、其 女薛宝钗暂居金陵贾府梨香院。
28
第5回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 仙曲演红楼梦
情节简介:黛玉入贾府后,与贾宝玉一起于贾母处 抚养。一日,宝玉与黛玉斗气而出,入侄妇贾蓉之妻 秦氏内室中歇息,于梦中游太虚幻境并获阅《金陵十 二钗正册》、《金陵十二钗副册》等判词,听《红楼 梦》曲。梦中,警幻仙子授贾宝玉云雨之事,并许其 妹可卿于贾宝玉,于是贾宝玉于梦中初试云雨。梦中 次日,宝玉与可卿同游至“迷津”被夜叉海鬼拖拉, 受惊,唤可卿呼救,室外宝玉大丫鬟袭人等忙入内安 慰,秦氏十分诧异,因其乳名正是“可卿”。
20
第2回贾夫人仙逝扬州城 冷子 兴演说荣国府
• 情节简介:贾雨村上京赴考,果然高中,官封如州知 府,其寻访甄士隐报恩不得,纳娇杏为妾。贾雨村后 因恃才侮上被参,遭开革。把家小安顿后,贾雨村游 历四海,至淮扬病倒,盘缠不继,经朋友推荐,教巡 盐御史林如海之年幼独女林黛玉念书。一年后,林黛 玉之母贾敏病逝。某日,贾雨村与旧识古董商冷子兴 相遇,冷子兴于酒席中向贾雨村讲述了金陵贾府的情 况:贾府世袭勋爵,现分两房,长房为宁国府,由贾 赦执掌,次房为荣国府,由贾政执掌,贾政之独子贾 宝玉衔玉而诞,不喜读书,却爱与女孩玩耍;贾政之 母史太君健在,人称贾母(亦贾敏之母)。席后,两 人正欲离开,一人从后追来并向贾雨村报喜。
贾雨村夤缘复旧职 林黛玉抛父进京都
第 四 回
薄命女偏逢薄命郎 葫芦僧乱判葫芦案
第 五 回
贾宝玉神游太虚境 警幻仙曲演红楼梦
14
第1回 甄士隐梦幻识通灵 贾雨 村风尘怀闺秀
• 情节简介:开篇交待《石头记》(红楼梦)的 来由:一僧一道携无缘补天之石(通灵宝玉)下凡历 练,逢姑苏甄士隐。甄士隐结交并接济了寄居于隔壁 葫芦庙内的胡州人氏贾化(号雨村)。某日,贾雨村 造访甄士隐,无意中遇见甄家丫鬟娇杏,以为娇杏对 其有意。中秋时节,甄士隐于家中宴请贾雨村,得知 贾雨村的抱负后,赠银送衣以作贾雨村上京赴考之盘 缠,第二天,贾雨村不辞而别便上路赴考。甄家仆人 霍启在看社火花灯时,不慎丢失了甄士隐唯一的女儿 英莲。三月十五日,葫芦庙失火祸及甄家,落魄的甄 士隐带家人寄居于如州岳丈封肃家中,颇受冷遇,后 被一僧一道点化出家。
9
曹雪芹“身胖,头广而色黑”。他性格傲岸,愤世嫉 俗,,豪放不羁。嗜酒,才气横溢,善谈吐。
曹雪芹是一位诗人。他的诗,立意新奇,风格近于唐代 诗人李贺。曹雪芹又是一位画家,喜绘突兀奇峭的石头。 不过,曹雪芹最大的贡献还在于小说的创作。他的小说 《红楼梦》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艺术精湛,把中国古典 小说创作推向最高峰,在文学发展史上占有十分重要的地 位。《红楼梦》是他“披阅十载,增删五次”,“字字看 来皆是血,十年辛苦不寻常”的产物。可惜,在他生前, 全书没有完稿。今传《红楼梦》120回本,其中前80回的 绝大部分出自他的手笔,后40回则为高鹗所续。80回以后 他以写出一部分初稿,但由于种种原因而没有流传下来。
21
第2回是交代贾府人物。通过“冷子 兴演说荣国府”,简要地介绍了贾府中 的人物关系,为读者阅读全书开列了一 个简明“人物表”。
22
贾府人物关系一览表
宁国公贾演-贾代化 贾珍-贾蓉 贾 敬 (秦可卿) 贾惜春 贾 琏 贾 赦 (王熙凤) -巧 姐 (邢夫人) 贾迎春 贾 珠 荣国公贾源-贾代善 -贾 兰 (贾母) 贾 政 (李纨) (王夫人) 贾元春 贾宝玉 贾探春 贾 敷
30
第五回对联
宁国府上房
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
“太虚幻境”联
假作真时真亦假,无为有处有还无。
“孽海情天”联 厚地高天,堪叹古今情不尽, 痴男怨女,可怜风月债难偿。 “薄命司”联:
春恨秋悲皆自惹,花容月貌为谁妍
31
画册&判词
32
33
又副册
这首页上画的,既非人物, 亦非山水,不过是水墨 滃染,满纸乌云浊雾而 已。后有几行字迹,写 道是: 霁月难逢,彩云易 散。心比天高,身为下 贱。风流灵巧招人怨。 寿夭多因诽谤生,多情 公子空牵念。
10
认识《红楼梦》
• 名称: • 空空道人:抄《石头记》,改《石头记》为 《情僧录》。 • 东鲁孔梅溪:《风月宝鉴》。 • 曹雪芹:《金陵十二钗》。并题一绝云: • 满纸荒唐言,一把辛酸泪! • 都云作者痴,谁解其中味? • 《红楼梦》(梦觉主人序本题)
11
《红楼梦》总脉络
• 1-5 序幕 • 6-18 可卿之死\元春省亲 (一丧一喜两大热闹奢华场面) • 19-54从四个侧面写贾府生活 a,贾府主人们穷奢极欲的生活 b, “灾难”与“不测” c,宝黛钗三人的故事 d,一些丫鬟的故事(晴雯,鸳鸯等) • 55-78贾府从繁华到衰败 • 79-120结局
17
谁 解 其 中 味 ?
都 云 作 者 痴 ,
一 把 辛 酸 泪 。
满 纸 荒 唐 言 ,
题 石 头 记
18
青埂峰顽石偈
无材可去补苍天, 枉入红尘若许年。 此系身前身后事, 倩谁记去作奇传?
19
木石前盟
《木石前盟》主要交代了这块“无材补天”的顽石与 绛珠仙草的关系。说明这顽石在投胎入世之前,曾变 为神瑛侍者以甘露灌溉了一棵“绛珠仙草”,使其得 以久延岁月,后来遂脱去草木之态,幻化人形,修成 女体。在这顽石下世之时,她为酬报灌溉之德,也要 同去走一遭,把一生所有的眼泪还他。这绛珠仙草便 是林黛玉的前身。正因为有这段姻缘,在林黛玉初见 宝玉时才有“好生奇怪,倒像在那里见过一般”的感 觉;贾宝玉也觉得“这个妹妹我曾见过的”,“看着 面善,心里就算是旧相识,今日只作远别重逢”。至 于“还泪”之说,正与节选部分“只怕他的病一生也 不能好的了。若要好时,除非从此以后总不许见哭声” 相照应。
15
第1回是开篇。先用“女娲补
天”、“木石前盟”两个神话故事
作楔子,为塑造贾宝玉的性格和描写贾 宝玉和林黛玉的恋爱故事,染上一层浪 漫主义色彩。
16
女娲补天
在“女娲补天”的故事中,作者特意描写 了一块“无材补天,幻形入世”的顽石。这便 是随贾宝玉一起降生,又为贾宝玉随身佩戴的 “通灵宝玉”。它对贾宝玉的叛逆性格有隐喻 作用:一方面暗示他无“补天”之材,是个不 符合封建社会要求的“蠢物”;另一方面也暗 示他与封建主义相对立的思想性格,具有像从 天而降的顽石一样的“顽劣”性,难以为世俗 所改变。
26Leabharlann 第4回是展现小说更广阔的社会背 景。通过《葫芦僧判断葫芦案》介绍了 贾、史、王、薛四大家族的关系,把贾 府置于一个更广阔的社会背景之中来描 写,使之更具有典型意义。同时由薛蟠 的案件自然带出宝钗进贾府的情节。
27
护官符
贾不假,白玉为堂金作马。 阿房宫,三百里,住不下金陵一个史。 东海缺少白玉床,龙王来请金陵王。 丰年好大雪(薛),珍珠如土金如铁。
29
第5回是全书的总纲。通过贾宝玉梦游太虚 幻境,利用画册、判词及歌曲的形式,隐喻含 蓄地将《红楼梦》众多主要人物和次要人物的 发展和结局交代出来。《红楼梦》只流传下80 回,遗失了结尾,因此,对于《红楼梦》中人 物的命运,基本上是依据这些隐喻揣摸出来的。 至此,全书的主要人物、环境背景、发展脉络、 人物命运基本上交代出来,小说的情节发展便 在此基础上展开了。
36
出自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红楼梦》 (又名《石头记》、《金玉缘》)
金陵十二钗:
• • • • 林黛玉、薛宝钗、史湘云、 王熙凤、贾迎春、贾惜春、 贾元春、贾探春、秦可卿、 李纨、妙玉、贾巧姐。
37
正册
头一页上画着是两株枯木,木上悬着一围 玉带;地下又有一堆雪,雪中一股金簪。 林 也有四句诗道: 黛 玉 可叹停机德,堪怜咏絮才!玉带林 薛 宝 中挂,金簪雪里埋。 钗
······”
5
《中国大百科全书》评价说,《红楼 梦》的价值怎么估计都不为过。 《大英百科》评价说,《红楼梦》的 价值等于一整个的欧洲。
6
7
曹 雪 芹(1715—1763)
清代小说家,名 霑 ,字梦 沅,号雪芹,又号芹圃、芹溪 。祖籍辽阳,先世原是汉族, 后为满洲正白旗“包衣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