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生理学 第十二章 生殖 ppt课件

生理学 第十二章 生殖 ppt课件

肌肉生长; 增强骨髓造血功能,使红细胞增多;并有 引起水钠潴留的作用。
(二)抑制素 抑制素对腺垂体FSH的分泌具有很强的抑制作
用(生理剂量对LH无明显作用)。 抑制素的结构近似物-激活素:促进腺垂体FSH的
分泌。
三、睾丸的功能调节
1.下丘脑-腺垂体-睾丸轴:
2.睾丸内的局部调节: 睾丸可产生多种肽类,
2.乳腺和副性征
⑴促进乳腺发育。 ⑵促进女性副性征的形成,并维持于成熟状态。
3.代谢
⑴促进蛋白质合成。 ⑵促进成骨细胞、抑制破骨细胞活动,加速骨骼 的生长,促进骨骺软骨的愈合。 ⑶降低血浆胆固醇与β脂蛋白含量。 ⑷促进醛固酮的分泌, 提高肾小管对ADH的敏感 性,引起水钠潴留。
(二)孕激素的主要作用
青春期前 有丝分裂
青春期够 LH 减数分裂
青春期开始,每月有15-20个不同发育阶段的卵泡,最终 只有一个发育为优势卵泡.
女性一生中约有400-500个成熟卵泡.
2.排卵期 在LH分泌高峰作用下、卵细胞、透明带、放
射冠和卵泡液一起排出。
3.黄体期 排卵后,卵泡形成血体,然后黄体化,形成黄 体。
月经黄体:
⑵输卵管:增强其分泌和运动,利于精子与卵子的 运行。
⑶子宫:促进子宫发育,内膜增殖处于增生期阶段; 子宫颈腺分泌多而稀薄粘液,宫口松弛,利于精子穿 行;分娩前,加强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提高对催产 素的敏感性。
⑷阴道:增强阴道的抵抗力(阴道上皮细胞增生、 角化;糖原含量↑→分解后使阴道分泌物呈酸性)。
1.子宫:在雌激素的协同作用下,子宫内膜由增
生期发展为分泌期,并维持于分泌期状态; 降低子宫平滑肌的兴奋性和对催产素的敏感性,
即具有安宫保胎作用; 使子宫颈腺分泌少而粘稠的粘液,形成粘液塞,
不利于精子穿透,防止再孕(一些孕激素避孕药可能 是以此而起作用的)。
2.乳腺:促进乳腺腺泡和导管发育, 为分娩后泌乳
排卵 抑制素
雌激素↑ 雌激素No.1峰
(二)排卵期卵巢功能调节 LH峰是排卵的关键 LH峰可以抑制卵母细胞成熟抑制因子
(三)黄体期卵巢功能调节: 排卵→黄体→在LH作
用下,孕激素、雌激素分 泌↑(雌激素第二分泌峰)→
卵子没有受精后形成,排卵后9-10天开始变性, 排卵后14天萎缩形成白体。
妊娠黄体:
卵子受精,在胎盘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作用下形 成,在妊娠的3-4个月后退化为白体。
(二)、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1)雌激素的主要作用 1.对女性生殖器官的作用
⑴卵巢:协同FSH促进卵泡发育,通过对下丘脑的 正反馈作用,间接促进排卵。
二、卵巢功能的调节
(一) 月经周期(子宫周期)
月经:在卵巢激素的作用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子宫内膜发生 周期剥落,产生流血的现象。
月经周期:女性的生殖周期,卵巢周期在子宫 的表现。
一般将月经开始的第一天,算为月经周期的第 一天。
根据子宫内膜的变化分成三个期:月经期 (第1~5天)、增生期(第5~14天)、分泌期(第 15~28天)。
势卵泡的出现→雌激素分 泌↑→雌激素和抑制素共 同对腺垂体的负反馈调节 →FSH↓LH↓(尤FSH↓)。
这一调节过程对优势排 卵卵泡的形成和雌激素的 第一分泌峰的出现起重要 作用。
雌激素的第一分泌峰 →对下丘脑正反馈调节 →FSH、LH分泌峰→排卵。
下丘脑
GnRH
腺垂体
FSH
LH
卵巢 颗粒 优 势 细胞 卵 泡
如: GnRH、IGF-Ⅰ、转 化生长因子、白细胞介素 等,以旁分泌和自分泌的 方式,局部调节睾丸的功 能。
睾丸支持细胞还能将睾 酮转化成雌二醇→直接抑 制间质细胞合成睾酮。
环境因素
下丘脑
GnRH
腺垂体
FSH
LH
睾丸 曲细 支持 间质 精管 细胞 细胞
精子
雄激素
抑制素
激活素
第二节 女性生殖
一、卵巢的功能
第十二章 生 殖
概念:产生与自己相似子代个体的过程总称
分类: 第一节 男 性生殖
第二节 女 性 生 殖
第一节 男性生殖
男性的主性器官:睾丸 附属性器官:附睾、输精管、 前列腺、尿道球腺和阴茎。 一、睾丸的功能 (一) 产生精子
曲细精管 (二)分泌雄激素
间质细胞 主要是睾酮。
睾丸支持细胞合成、分 泌抑制素。还存在一种与 抑制素的结构近似物-激活 素。
准备条件。
3.产热:女性的基础体温随月经周期而发
生波动:基础体温的升高与孕激素作用于体 温调节中枢有关。
4.其他:孕激素也有促进女性副性征的形成、
促进蛋白质的合成,但主要与妊娠有关。
(三)雄激素的主要作用
促进毛发生长、增强性欲的作用。
(四)抑制素的主要作用
对腺垂体FSH的分泌有选择性的抑制作用。
月经周期的机制:
1.增生期:卵泡不断分泌雌激素的作用下,子宫 内膜增生;
2.分泌期:黄体分泌雌、孕激素的共同作用下, 子宫内膜增生;
3.月经期:黄体萎缩,失去雌、孕激素的支持作 用,动脉收缩,子宫内膜缺血,坏死,脱落。
月经周期子宫内膜的变化
影响月经周期的其他因素:
●强烈的情绪波动、生活环境的改变及体内其他 系统的疾病,能通过下丘脑-腺垂体-卵巢轴而影 响月经周期,引起月经失调。
●青春期以前,腺垂体未发育成熟,对下丘脑分泌 的GnRH不敏感,FSH、LH分泌很少,未能引起卵巢和 子宫内膜的周期性变化。
●妇女45~50岁,卵巢对FSH、LH的反应性↓,卵 泡停止发育,雌激素、孕激素分泌↓,子宫内膜不 再呈现周期性变化,而进入绝经期。
(二)、卵巢的功能调节
环境因素
(一)卵泡期卵巢功能调节 (月经期和增生期) 卵泡发育过程中,优
一、生精作用
曲细精管上皮:生精细胞 过程:原始生精细胞(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减数分裂) 精子细胞
二、内分泌
(一)睾酮的作用 1.影响胚胎的分化 2.维持生精作用。 3.刺激生殖器官的生长、发育和成熟。 4.促进第二性征的出现和维持正常的性欲。 5.促进蛋白质的合成,增加钙磷沉积,促进骨骼、
(一) 产生卵子 青春期后,一
般1/15-20个卵泡发 育成熟→排卵→黄 体→白体(呈月节律 性)。
(二)分泌激素 排卵前卵泡分
泌雌激素;排卵后 黄体分泌雌激素、
孕激素(呈月节律) 。
卵泡还分泌少量雄激素和抑制素。
(一)卵巢的生卵作用
1.卵泡期
原始卵泡 初级卵泡 次级卵泡 成熟卵泡
卵母细胞 初级卵母细胞 次级卵母细胞 卵子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