犯罪原因分析不注重学习,放松世界观、人生观的改造,是闫保金走向犯罪的主观原因。
闫保金曾经是一名军人,在部队接受过良好的教育。
走上领导岗位后,逐渐有了攀比心理和拜金思想,私欲逐渐膨胀,使他铤而走险,以身试法,最终滑入了犯罪的深渊。
审批权集中,自由裁量空间过大,是闫保金走上犯罪的直接原因。
身为人社局副局长,闫保金手中拥有审批的权力,行与不行、达标不达标他说了算,手中权力成为他的生财之道。
欲壑难填,一次次的伸手索要,更可恨的是把手伸向了困难企业和下岗职工。
部门教育监管不力,老好人思想泛滥,社会监督缺位,为闫保金走向犯罪提供了客观条件。
人社局作为监管部门,虽有制度和规章,但对闫保金的问题只是停留在口头教育上,没有对其错误行为采取任何措施,客观上导致闫保金欲望更加膨胀、行为更肆无忌惮。
启示以闫保金案举一反三,开展深入的警示教育,在当前“整治吃拿卡要、创优发展环境”的大背景下具有重要意义。
杜绝闫保金之类的吃拿卡要、索贿受贿,应当从以下几方面着力:一是加强党员干部思想教育,提高拒腐防变能力。
闫保金索贿案的发生,再一次提醒我们,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员领导干部的立身之本。
要在增强针对性和实效性上狠下功夫,以正面教育引导倡廉、警示教育反省讲廉、文化教育陶冶思廉。
二是健立建全监督体系,强化责任制落实。
失去监督的权力必然导致腐败,必须加强对领导干部的监督,进一步建立健全有效的监督机制。
要进一步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监督和管理,使其权力始终处于有效的监督之下,做到党员干部的行为延伸到哪里,监督就跟到哪里。
要建立健全上下相联、内外相通的监督体系,使事前和事中监督充分发挥作用。
要充分体现监督的有效性,在细化和完善内部监控机制上下功夫,规范各级党员干部从业行为,防止违法违纪问题的发生。
三是强化党员自律意识,提高干部自控能力。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少数干部不遵守法律,利用手中权力大肆谋取私利。
闫某就是典型的例子,利用职权,不择手段,把手伸向了困难企业、破产企业、下岗职工、困难职工,伤害了群众的感情,最终被绳之以法。
四是强化党员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打造阳光政务。
要抓好领导干部的监督和考核,增加工作的透明度,采取社会监督、群众考核的办法,对领导干部的权力运行实行全过程监督,使权力置于组织、科员、群众的监督之下,绝不给别有用心者以可乘之机。
五是加大查办案件的力度,加强廉政警示教育。
要严肃查处违纪违法行为,加大惩治力度,利用身边人、身边的典型案例开展警示教育,让违法违纪人员现身说教。
要通过“以案说法、以案论纪”等形象、生动、直观的教育方式,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法律意识和道德意识,算好自己的人生账,珍惜自己取得的成绩和荣誉,从而时刻保持高度警惕,在诱惑面前站稳立场,慎重走好人生的每一步。
汪××贪污受贿案是近年来全县××系统发生的一起严重违纪案件,社会影响恶劣,教训十分深刻。
此案的发生暴露出××系统在抓干部廉政教育和监督管理方面还存在一些不容忽视的问题。
一是思想政治工作放松,廉政教育抓得不紧。
局党委班子对党员干部的廉政教育重视不够,一些党员干部特别是局属事业单位负责人遵守廉洁自律规定的自觉性不高,廉洁自律意识淡漠,有的干部甚至见利忘义,把组织和人民赋予的权力当作谋取私利的工具,不给好处不办事,给了好处乱办事。
……二是监管机制不够完善,项目管理比较混乱。
从汪××贪污受贿案不难看出,该单位对下达村上实施的项目,监督检查不够到位,技术人员变动频繁,缺乏监督管理的有效机制。
特别在项目资金管理上,没有实行严格的报账制,不是按工程进度拨付资金,而是由个别人说了算,项目资金使用随意性较大,为个别人套取项目资金、以权谋私创造了条件。
……三是结成利益共同体,项目实施单位和监管单位互惠互利。
在项目工程实施期间,除有关人员贪污受贿外,项目实施单位多次将套取的项目资金转到账外,用于支付招待费和其他难-28以处理的支出,许多支出没有规范的票据,胡支乱花现象十分严重,客观上导致了违纪违法问题的发生。
……(三)整改措施第一,以案为鉴,深入开展警示教育。
……第二,完善制度,堵塞管理漏洞。
……第三,推行事务公开,增强工作的透明度。
……第四,加强监督,建立权力制衡机制。
……例文案件剖析报告的主体由主要违纪事实、发案原因分析、整改建议三部分构成。
第一部分,叙述被调查人的违纪事实。
通常采取两种方法,即先总后分和先分后总。
先总后分,就是先扼要综述被调查人的错误及性质,再具体介绍被调查人所犯错误的具体事实;先分后总就是先介绍具体错误事实,然后归纳出错误性质。
不论采取哪种方法写作,都不能泄露调查过程、检举人、证明人等内容。
(自查报告)总之,对这部分内容详略的把握,可以比错误事实材料简练,大体相当于处分决定叙述错误事实时的详略程度。
第二部分,剖析案件发生的主客观原因。
这部分内容是案件剖析报告的核心内容,应着重围绕案件造成的严重危害、发案单位在体制、机制、制度和管理方面存在的问题,案件发生的主客观原因三个方面进行分析。
具体叙述时,这三方面内容又不宜截然分开,特别是发案单位存在的问题和案件发生的主要原因应当结合起来去写,使之浑然一体,结构形式更加紧凑。
第三部分,向发案单位提出整改建议。
一般不外乎加强教育、健全制度、深化监督、完善管理等几个方面,但在写作过程中应避免平铺直叙,千人一面。
要对案件发生的各种原因进行分析、比较,从中抓住问题症结,研究制定解决对策,提出切实可行的意见建议。
要把关键性的建议放在重要位置着力去写,以凸现其重要地位,防止被其他问题淹没或冲淡。
受到查处的这22名交通局长(副局长),大多数人曾有过被人称颂、被人羡慕的过去,在以往的工作中,也曾勤勤恳恳、兢兢业业,为党、为国家、为人民、为当地的交通事业作出过一定贡献,从而走上了交通领导岗位。
而他们后来的蜕化变质,有的受到了党纪政纪处分,有的被开除党籍公职,有的走上犯罪道路,原因是多方面的。
(一)忽视理论学习,放松廉洁自律。
这是所有涉案人员违法违纪走向堕落的根本原因。
正如他们在检查材料中所言:蜕变就是从忽视学习、丧失信念、放弃宗旨开始的。
原绍兴县交通局局长冯华欣,案发前,同事对他的评价是:办事比较低调,对自己要求还可以。
冯华欣2002年因身体原因退居“二线”后,认为“船到码头车到站”,忽视了政治理论学习;2004年离岗退养后更是放松了廉洁自律的要求,认为退下来了,收受现金和礼卡没有关系,多次收受包工头、工程承建单位所送现金、磁卡、银行礼卡,结果晚节不保,痛苦和悔恨将伴随余生,其教训非常深刻。
事实说明,党员干部如果忽视理论学习,放松廉洁自律,必然导致思想政治素质和精神境界的滑坡,就很难避免被腐朽思想侵蚀,最终走上违法违纪的道路。
(二)迷信拜金主义,追求权力利益化。
作为一个县(市、区)交通局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局长,都是受过党多年的教育和培养,走上领导岗位后更应该牢记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掌好、用好手中的权力,为交通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然而,个别领导干部却反其道而行之,把手中的权力异化为个人谋取私利的工具,不断寻找“寻租”机会,把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项目招投标、项目承包、工程款结算、工程验收等环节当作权力得以转化为利益的“法门”。
原温岭市交通局局长牟锡林、原富阳交通局书记、局长陈卫新、原台州市交通局副局长王天堂、原象山县交通局长蒋炳芳等,他们都是利用手中的权力,帮人取得工程业务以及在工程施工中给予关照,从中收受贿赂。
最终,他们都为自己的贪婪付出了惨重的代价。
(三)交友不够慎重,心存侥幸心理。
改革开放以来,党风廉政建设和反腐败斗争的力度不断加大,各级纪委也多次查处过在全国范围内具有威慑力的案件。
这些真实的案例按理说应该对在位的领导干部都能起到教育和警示作用,可有的领导干部却没有从中得到借鉴、吸取教训,缺乏应有的自省自警意识。
由于身为县(市、区)交通局的党政主要负责人或分管局长,他们与承包商的接触机会多,又缺乏应有的自律自制,逐渐走上歧途。
曾是宁波高等级公路建设指挥部副指挥周景文在狱中这样忏悔道:“在较长的时间里,自己内心十分矛盾,一方面,金钱的诱惑起了作用,另一方面,毕竟受党的教育多年,事业上还有一定的发展空间,不想把自己毁掉。
期间虽对大多数承包商保持警惕,却不知不觉对几个熟悉的人亲近起来,与他们交起了所谓的“朋友”。
既然是朋友,自然就有来往。
从吃饭、收礼到受贿,从严词拒绝、诚惶诚恐,到半推半就、心安理得,最终在金钱面前败下阵来”。
更有甚者,受贿者对收受贿赂大都存在一种侥幸心理,认为双方的“交易”都是互惠互利,属于一条船上的人,为了共同的利益也不会相互出卖。
然而“东窗事发”,后悔莫及。
(四)招投标制度尚欠规范,管理不够到位。
总体上说,这些年来交通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的招投标工作和各项管理制度在逐步完善,但在部分县(市、区)的交通基础设施建设中,还有不够到位之处。
建设单位行为不规范,规避招标和招投标中弄虚作假,对参与工程承包者没有设置必要的资格条件,不是领导班子集体研究决定、而是个别人说了算等制度的薄弱环节、监督的“真空”部位还是依然存在。
如温岭市路桥工程公司2001年4月参加了温岭市钓浜隧道接线工程投标,中标后却在温岭市交通局副局长、该工程指挥部指挥屠锡光的招呼关照下,此工程最后被不具有投标资格的工程承包人汪某获取。
汪某承包到此工程后,就让对他关照过的屠锡光以“白份子”的形式参股,让其得到“工程利润”30多万元,案发后屠锡光被判有期徒刑15年。
同时,屠捞钱的方式还不局限于“被动”地收受贿赂。
早在1997年,在温岭市姆岭隧道工程即将结束的时候,他与下属金某伙同施工单位两位负责人采用虚增工程量领取工程款的手段,侵吞工程指挥部的公款8万元,每人分得赃款2万元。
另外,对一些小型工程项目不实行招投标,由个别人说了算,也是引发腐败的原因。
2004年案发的原青田县交通局党组书记黄光荣受贿案,也是源于在不进行招投标的小工程中帮了忙,而收受承包人陈某3万元“感谢费”被判刑。
(五)权力过于集中,缺乏有效监督。
近年来,经济社会发展对交通基础设施提出了迫切要求,各地交通主管部门都承担着繁重的交通建设任务,交通领导干部,特别是县(市、区)交通局“一把手”的手中确实掌握着不小的权力,尤其是他们大部分兼任工程建设指挥部指挥或常务副指挥,掌握着本辖区工程建设项目招投标、项目承包、资金决定与拨付、工程款的结算、施工现场管理、工程质量检查、验收等环节的决定权,因此成为借机谋利者的主要“进攻”对象,面临各方面的“围追堵截”而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就为腐败现象的滋生提供了温床。
三、针对县(市)交通局部分领导干部违法违纪问题的对策建议通过对县(市)交通局部分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例的剖析,我们认为,要贯彻落实十六届四中全会提出的“抓紧建立健全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相适应的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按照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加强各级领导班子和基层的党组织建设“的要求,深入构建具有交通特色的惩防体系,全面推进交通行业的廉政建设,就必须针对县(市)交通局部分领导干部违法违纪的特点和主要原因,切实加强对基层交通部门的管理,有效遏止交通基层部门领导干部违法违纪案件易发多发的势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