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组第13课《一夜的工作》同步练习姓名:________ 班级:________ 成绩:_______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基础题 (共20题;共132分)1. (7分)看拼音写汉字一dié_______文件一dié_______花生米蒙lóng_______liú_______览zī_______询宫diàn_______一zhǎn_______台灯2. (7分)“阅”字用音序查字法先查音序_______,再查音节_______。
按部首查字法先查_______部,再查_______画。
意思_______,能组成词语_______、_______。
3. (8分)填上合适的关联词语。
①他_______浏览一遍就算了,_______一边看一边思索,有时停笔想一想,有时问我一两句。
②_______周总理是国家领导人,_______他的生活非常简朴。
③_______我送稿子给总理,_______亲眼看到了总理一夜的工作。
④_______工作量多大,_______总是那么一丝不苟。
4. (5分)找出下面句子的错别字,并写出正确的字①周总理在大会上做了报告。
_______②我走近办公室,看见总理正在专心地工作。
_______③他用铅笔在看完的句子后面划一个小园圈。
_______④他经过相当常的时间才审阅完,把搞子交给了我。
_______⑤蝶子里的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棵数。
_______5. (2分)填空从周总理一夜的工作中,看出他是多么_______,多么_______。
6. (16分)加标点。
小军刚刚上学_______一天_______他放学回到家_______问爸爸_______爸爸_______什么叫家庭_______爸爸回答_______家庭就是家_______有爸爸和妈妈_______还有_______小军说_______那您和妈妈把作业做了吧_______爸爸笑笑说_______老师留的作业应该你自己完成啊_______小军说_______可老师说留的是家庭作业呀_______7. (24分)给下面的短文加上标点符号。
1965年夏季的一天_______三千多名手持鲜花的群众聚集在上海机场_______他们是来欢送一位外国元首的_______这时_______周总理陪同外宾健步走来_______人群中立即响起了一片欢呼声_______突然_______乌云遮日_______雷声隆隆_______刚刚还是晴朗的天空刹那间变了脸_______客人刚刚登机_______大雨就倾盆而下_______只见我们的周总理还是彬彬有礼地站在原地_______向飞机上的外宾招手致意_______群众看见了_______也都有礼貌地站在原地_______工作人员上前为周总理撑起雨伞_______并恳求道_______总理_______您就挡挡雨吧_______周总理转过头_______你看_______群众也在淋雨_______我怎么不能呢_______8. (3分)写出下列词的近义词近义词:思索_______ 咨询_______ 简朴_______9. (1分)根据课文《一夜的工作》内容概括地回答问题。
周总理工作劳苦表现在:_______10. (1分)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总理让我跟他一起喝茶,吃花生米。
花生米并不多,可以数得清颗数,好像并没有因为多了一个人而增加了分量。
今夜的花生米并没有增加多少,反映了总理_______。
11. (6分)选词填空。
咨询询问①周日,我们全家一起参加了健康_______活动。
②爸爸出差回来后,首先_______了我的学习情况。
浏览审阅③我只是把短文_______了一下,所以分析起来错误百出。
④时间过去很久了,妈妈依然坐在桌前_______着稿件。
简单简朴⑤爷爷是个著名的科学家,可是他仍然过着_______的生活。
⑥这件事情太_______了,我一下子就完成了。
12. (12分)看拼音填字。
huàn_______牙梦______________病呼______________想轮______________醒后______________发退______________灯交_______13. (5分)理解句子的意思。
那是一座高大的宫殿式的房子,室内的陈设极其简单,一张不大的写字台,两把小转椅,一盏台灯,如此而已。
14. (10分)比一比,再组词。
纪_______ 稿_______ 壁_______ 眬_______ 咨_______记_______ 搞_______ 璧_______ 胧_______ 资_______15. (4分)根据拼音写汉字。
gébìméng lóng liúlǎn jiǎn p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6. (5分)结合句子理解词义,再造句。
①咨询:征求意见(多指行政当局向顾问之类的人员或特设的机关征求意见)。
例句:公司向律师咨询了有关的法律规定。
②浏览:大略地看。
例句:我每天先浏览一下《北京晚报》的标题,再选择重要的新闻阅读。
17. (5分)读一读,记一记。
有一位伟人去世后,联合国降半旗。
其中有一些国家的领袖不高兴了,说:“为什么不给我们国家去世的领袖降半旗?”当时的联合国秘书长在联合国会议上发表讲话说:“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掌握世界上五分之一的人口却无儿无女,如果你们国家的领袖可以在海外没有一分钱的存款,谁做得到的,我也给他降半旗。
”全场鸦雀无声。
你知道这位伟人指的是谁吗?18. (3分)查阅资料考虑问题:联合国诞生于什么时间_______,请写出两位联合国的主要领导人的名字:_______、_______。
19. (6分)在词语王国中还有很多表示“看”的词语,你能按照句子的意思在横线上填上表示“看”的词语吗?①我们来到天安门广场_______人民英雄纪念碑。
②妈妈带我到杭州_______了美丽的西湖。
③科学家_______了大自然的变化,_______了许多奇特现象。
④外婆_______了我很久,说:“你长高了。
”⑤爸爸_______了小偷一眼,小偷忙缩回手……20. (2分)根据下列解释在横线上写出相应的四字词语。
①白天的时间不够用,夜晚接着做。
_______②心里完全愿意,没有一点勉强。
_______二、阅读题 (共2题;共42分)21. (17分)阅读短文,回答问题玫瑰树根地下同地上一样,有生命。
有一群懂得爱和憎的生物。
那里有黢(qū)黑的蠕虫,黑色绳索似的植物,颤动的亚麻纤维似的地下水的细流。
据说还有别的:身体比晚香玉高不了多少的土地神,满脸胡子,弯腰曲背。
有一天,细流遇到玫瑰树根,说了下面的一番话:“树根邻居,像你这么丑的,我从来没见过呢。
谁见了你都会说,准是一头猴子把它的长尾巴插在地里,扔下不管,径自走了,径自走了,看来你想模仿蜓蚓,但是没有学会它优美圆润的动作,只学会了喝我的蓝色汁液。
我一碰上你,就被你喝掉一半,丑八怪,你说,你这是干什么?”卑贱的树根说:“不错,细流兄弟,在你眼里我当然没有模样。
长期和泥土接触,使我浑身灰褐:过度劳累,使我变了形,正如变形的工人胳臂一样。
我也是工人,我替我身体见到阳光的延伸部分干活。
我从你那里吸取了汁液,就是输送给她的,让她新鲜娇艳,你离开以后,我就到远处去寻觅维持生命的汁液。
细流兄弟,总有一天,你会到太阳照耀的地方。
那时候,你去看看我在日光下的部分是多么美丽。
”细流并不相信,但是出于谨慎,没有作声,暗忖道,等着瞧吧。
当他颤动的身躯逐渐长大,到了亮光下时,他干的第一件事就是去寻找树根说的延伸部分。
天啊!他看到了什么呀。
到处是一派明媚的春光,树根扎下去的地方,一株玫瑰把土地装点得分外美丽。
沉甸甸的花朵挂在枝条上,在空气中散发着甜香和一种幽秘的魅力。
成渠的流水沉思地流过鲜花盛开的草地:“天哪,想不到丑陋的树根竟然延伸出美丽!”(1)读第三段,若将加粗的“据说”两字删去,与原句的表达效果有何不同?(2)后来当他看到美丽的玫瑰树,闻到甜香的玫瑰花味时,他发出怎样的感慨?(用选文原句回答)(3)下面的说法与这篇短文所抒发的情感相符的一项是()A . 细流在故事中充当了一个反面角色,人们在对树根表示敬意的同时,对细流充满了厌恶之情。
B . 树根有那样的顽强精神,应该到地面上来,更充分地显示它存在的价值。
C . 这些枯黄笨拙的树根,在这黑暗和腐朽的环境中,支持着地面上的生命之美,那正是他们的骄傲。
D . 树根为树枝为花朵供应了充足的水分,固然可敬,但也实在太可惜了他的一生。
(4)这篇文章揭示的主题是什么?22. (25分)认真阅读文章,完成文后练习。
孙犁的一封回信1955年秋,那时我在一中上高二,课余最爱读孙犁先生的作品,尤其对他的《风云初记》读了两遍还爱不释手。
得知孙犁先生在天津日报社任副刊编辑,就贸然给他写了封信,询问《风云初记》书名来历,为什么叫“风云”,又为什么叫“初记”。
这是个浮浅而略显幼稚的质疑。
信寄出后,我想孙犁是位大作家,又是位大编辑,兴许没时间理会一个普通中学生。
二十几天过后,寄信之事便有些淡薄了,也不去传达室探看有无报社来信了。
一天,忽然有同学对我说有我的信,是天津日报社寄来的。
我惊喜异常,急忙跑到传达室取来信函,心里高兴却藏而不露,悄悄将信放到书包里,准备回家细读。
晚上静下来展信观看,红格毛边纸信笺上,毛笔竖写信文,行楷清晰而隽秀。
抬头称呼“马同学尊鉴”,信开头首先为迟复而道歉,接着便解答我提出的问题。
大略说,“风云”是比喻局势像风云那样突兀变化,说明革命形势迅猛发展及“三座大山”行将崩溃的情状。
“初记”是小说卷册序次,这本书只是“初记”,还要继续写“二记”、“三记”。
结尾祝语叫“顺颂学安”,落款孙犁,后具年、月、日。
尺把长的信笺写了三张。
信写得中规中矩一丝不苟,态度平易而谦恭,真令我由衷感动、钦佩、敬仰。
【注】孙犁,现当代小说家,散文家。
(1)解释下列划线字。
①爱不释手_______②在天津日报社任副刊编辑_______③略显幼稚_______④展信观看_______(2)圈出文中划线词的近义词。
①来历_______(来源本来来路)②兴许_______(允许少许也许)③异常_______(异样非常经常)④大略_______(大约大致详略)⑤情状_______(情形情感情况)⑥钦佩_______(敬仰佩服敬佩)(3)在文中用波浪线划出孙犁回答作者“风云”和“初记”意思的句子。
(4)按要求在文中找句子。
①在文中用下划线划出写作者“寄信后”、“接信时”和“看信后”心理活动的句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