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式精馏塔设计计算
0.3-0.35
0.35-0.45 0.45-0.6
0.5-0.8
≥00..86
2、塔径估算 确定原则: 防止过量液沫夹带液泛 步骤: 先确定最大空塔气速 (); 然后根据经验确定设计气速 u; 最后计算塔径 D。
① 最大空塔气速(液泛气速,课本P.128—129)
umax C
L V V
C
C20
L
第二节 板式精馏塔的工艺计算
一、设计方案的确定 1、装置流程的确定:
经济方面:充分考虑整个系统的热能利用,降低操作费用。 操作的稳定性:加热蒸汽的压力、进料量、回流液等 2、操作压力的选择:设计压力一般指塔顶压力。 蒸馏操作通常可在常压、加压和减压下进行。 确定操作压力时,必须根据所处理物料的性质, 兼顾技术上的可行性和经济上的合理性进行考虑。 可考虑取常压操作,塔顶压力为4(表压), 每层塔板压降 p≤0.7。
hb
底隙: 堰头液高: h0W 堰高:
Wc r
Ws lW
x
Wd
3、溢流装置设计 ① 溢流型式的选择 依据:塔径 、流量; 型式:单流型、U 形流型、双流型、阶梯流型等。
U型流型
单流型
双流型
液流型式选取参考表
塔径 m 1.0 1.4 2.0 3.0 4.0 5.0 6.0
液 体 流 量 m3/h U 型流型 单流型 双流型 阶梯流型
x (2)查塔顶、塔底、进料温度下的液体的表m 面张力; i i
(3)计算塔顶、塔底、进料处液相平均表面张力; (4)计算精馏段、提馏段平均表面张力。 5、液体平均粘度 (1)液相平均粘度 (2)查塔顶、塔底、进料温度下的液体的粘度; (3)计算塔顶、塔底、进料处液相平均粘度; (4)计算精馏段、提馏段平均粘度。
板式精馏塔设计计算
1
第一节 概述
一、化工原理课程设计的目的和要求 通过课程设计,学生应该注重以下几个能力的训练和培养: 1. 查阅资料,选用公式和搜集数据的能力; 2. 树立既考虑技术上的先进性与可行性,又考虑经济上的合理性,并注意到操作时的劳动条件和
环境保护的正确设计思想,在这种设计思想的指导下去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迅速准确的进行工程计算的能力; 4. 用简洁的文字,清晰的图表来表达自己设计思想的能力。
m xii
温度t ℃ L(苯) 3 L(甲苯) 3 L(苯) L(甲苯) L(苯) • L(甲苯) •
物性参数表
80
90
100
110
120
815
803.9 792.5 780.3
768.9
810 21.27
800.2 20.06
790.3 780.3 18.85 17.66
770.0 16.49
课本P.129
0.2 0.3 0.4
0.7 1.0
② 选取设计气速 u 选取泛点率: u / 一般液体, 0.7 ~0.8 易起泡液体, 0.5 ~ 0.6
AT
Ad D
lw
设计气速 u = 泛点率 ×
③ 计算塔径 D
所需气体流通截面积
AATAd
AT
A 1 Ad
AT
A Vs u
A 1 Ad
AT
3、平均密度
(1)气相平均密度 (2)液相平均密度
Vm
pmMVm RTm
1 a (3)计算塔顶、塔底、进料处气、液相平均密度; i
(4)计算精馏段、提馏段平均密度。 Lm
i
平均密度: (精)=( )/2 (精)=( )/2 (提)=( )/2 (提)=( )/2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4、液体平均表面张力 (1)液相平均表面张力
出口安定区:避免夹带气泡的液体进入降液管
④ 有效传质区(开孔区):
也可根据数据手册推荐值按塔径选取
:液体流量m3
4、塔板及其布置
塔径小于0.9m时可用整块板;
Wc
塔径较大时,常采用分块式塔板。
① 受液区和降液区 一般两区面积相等。
r Ws
lW x
②边缘区
小塔:
大塔:
Wc 3― 050mm
Wd
Wc 5― 070mm
③入口安安定定区区::因板上液W 面落s差,W 减s少 漏液5― 010m0m
平均压强:(精)=( )/2
(提)=( )/2
2、操作温度 塔顶 :可由图查得塔顶 、塔底 、进料处 。
平均温度:(精)=( )/2 (提)=( )/2
t/℃
如图:0.5, 0.05时, 泡点进料92℃ (露点进料101℃) 塔底 108℃
提馏段平均温度:
( )/2 =(92+108)/2=100 ℃
泛。 底隙 :应小于 ,通常在 30 ~ 40 。
液体流经底隙的流速 (), 一般 = 0.07—0.25。
③ 溢流堰(又称出口堰)
④
作用:维持塔板上一定液层,使液体均匀横向流过。
⑤
型式:平直堰、溢流辅堰、三角形齿堰及栅栏堰。
⑥
主要尺寸:堰高和堰长
平流堰
溢流辅堰 三角形齿堰
栅栏堰
堰高 :直接影响塔板上液层厚度 过小,相际传质面积过小; 过大,塔板阻力大,效率低。 常、加压塔: =50 ~ 80 ; 减压塔: = 25 。 = - h0W 板上液层高度(常压): = 50~100
堰上方液头高度 可用经验式计算:
how2.84103ElLW h 2/3
E 可由图11-11查取(P.131) ,若不是过大,可近似取1。
过小时,板上液体流动不均,效率降低,可调整 。
h0W6mm
堰长 :对于弓形降液管
堰长由计算得到的塔径确定
单流型: 双流型:
lW D0.60.8
lW D0.50.7
(2)全塔效率 可查P145页图11-21确定
或: =0.1~1.0时, (3)实际塔板数
分别求精馏段和提馏段所需实际板数 (二)塔的工艺条件及物性数据
1、操作压强
ET0.4(9
)0.245
av
NPN/ET
塔顶pD : pD 表 10 .3 1k Pa 塔底 p W p : D 表 1 .3 0 N 1 P p k Pa 进料 p F p D : 表 1.3 0 N ( P 1 p 精 k) P a
110 100 90 80
0
p=101.3kPa
t-y t-x
x (y) 1.0
2、平均摩尔质量 (1)由塔顶、塔底、进料处的浓度计算平均摩尔质量; (2)计算精馏段平均摩尔质量 (精)、 (精); (3)计算提馏段平均摩尔质量 (提)、 (提)。
如塔顶:y1 = =0.966,按气液平衡关系 可查得x1 =0.916 则: 0.966×78.11+(1-0.966) ×92.13=78.59 0.916×78.11+(1-0.916) ×92.13=79.29
21.69 20.59 19.94 18.41
17.31
0.308 0.279 0.255 0.233
0.215
0.311 0.286 0.284 0.254
0.228
(三) 气液负荷的计算 精馏段:V=(R+1)D
L=
提馏段: V =V +(q-1)F L =L +F
m3 m3
Vs
VMVm
3600Vm
<7
<45
<9
<70
<11
<90 90-160
<11
<110 110-200 200-300
<11
<110 110-230 230-350
<11
<110 110-250 250-400
<11
<110 110-250 250-450
② 降液管形式和底隙 降液管:弓形、圆形。 降液管截面积:一般 = 0.06 ~ 0.12 ,由 确定(图11-16) 过大,气液两相接触传质区小,生产能力和板效率将较低; 过小,易产生气泡夹带,引起降液管液
Ls
LMLm
3600Lm
第三节 板式塔主要尺寸的计算
板式塔主要尺寸的设计计算: ◇包括塔高 ◇塔径的设计计算 ◇板上液流形式的选择 ◇溢流装置的设计 ◇塔板布置等 设计时,先选取某段塔板(如精馏段、提馏段)条件下的参数作为设计依据,以此确定塔的尺寸, 应尽量保持塔径相同,以便于加工制造。 由于塔中两相流动情况和传质过程的复杂性,许多参数和塔板尺寸需根据经验来选取,因此设计 过程中不可避免要进行试差,计算结果也需要工程标准化。
◇确定理论塔板数(作图法)、实际板数; ◇确定塔高和塔径。
3、塔板设计: ◇设计塔板各主要工艺尺寸 溢流装置、塔板布置、筛孔或浮阀的设计及排列(图); ◇进行流体力学校核计算; ◇画出塔的负荷性能图。
4、管路及附属设备的设计与选型,如冷凝器、泵等。 5、抄写说明书。 6、绘制精馏装置工艺流程图和精馏塔装配图。
一、精馏塔的结构设计 1、塔的有效高度和板间距
已知:实际塔板数 ; 选取塔板间距 ;
有效塔高:
ZHT Np
塔体高度=有效高+顶部空间+底部空间+塔裙座高度
选取塔板间距 :
塔板间距和塔径的经验关系
塔径 D,m 0.3-0.5 0.5-0.8 0.8-1.6 1.6-2.0 2.0-2.4 >2.4
塔板间距 HT,m 0.2-0.3
3、进料状况的选择 进料状态与塔板数、塔径、回流量及塔的热负荷都有密切的联系。 在实际的生产中进料状态有多种,但一般都将料液预热到泡点或接近泡点才送入塔中,这主要
是由于此时塔的操作比较容易控制,不致受季节气温的影响。 此外,在泡点进料时,精馏段与提馏段的塔径相同,为设计和制造上提供了方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