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志护理的基本方法:1言语开导;通过正面的说理疏导,可以取得病人的信任,了解病人的心理状态,开导和引导病人自觉地戒除不良心理因素,调和情志,从而改变病人的精神和身体状况要及时地解除病人对病情的各种疑惑,帮助病人多了解一些医学知识,使其消除疑问,丢掉思想包袱,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
对于病人遇到的困难,应积极帮助解决。
2清净养神:静,即清净、心静,具体指心无邪思杂念、清心静欲。
首先,应提醒病人保持清净的心态,使其少思少虑,排除杂念,做到精神内守,心平气和。
其次,还要给病人创造能够清净养神的客观条件,避免外界事物对心神的不良刺激。
气功疗法在调摄精神中可以其到重要的作用,指导病人进行气功锻炼能加速疾病的康复。
3移情易性移情,指排遣情思,使思想焦点转移它处,在护理工作中,主要是指将患者精神注意力,从疾病转移到其他方面;易性,指改易心志,包括排除或改变病人的某些不良情绪、习惯或错误认识,使其能恢复正常心态或习惯,以利于疾病的康复。
4情志相胜:是以五行相克为理论依据,用一种情志抑制另一种情志,达到使其淡化甚至消除,以恢复正常精神状态的一种方法。
5顺情解郁对于某些病人,特别是精神状态忧郁和感到压抑的病人,应尽量满足其合理的要求,以顺从意志和情绪,满足其身心需要,要积极鼓励甚至引导患者将郁闷的情绪诉说或发泄出来,以化郁为畅,疏泻情志。
此外,哭诉宣泄也是化解悲郁的方法之一。
饮食宜忌的主要方法。
1热症:宜清热、生津、养阴,食寒凉性及平性食物,忌辛辣,温热之品。
2寒症:宜温里、散寒、助阳,宜食温热性食物,忌寒凉、生冷之品。
3虚症:虚症患者多脾胃虚弱,进补时不宜食用滋腻、硬固之品,食物宜清淡而富于营养为宜。
4实证:饮食宜疏利、消导。
应根据病情之表里寒热和轻重缓急辨证施食,采取急则治标,缓则治本的和标本兼治的总体原则进行饮食调护,一般不宜施补。
5外感病证:饮食宜清淡,可食葱、姜等辛温发散之品,忌油腻后味。
6 其他各类血证,阴虚阳亢证、目疾等病证忌辛热类食物如葱、姜等;肝阳肝风病人忌吃鹅、公鸡等患有疮、痈及各类皮肤病及可能复法的痼疾者忌食发散类、海腥类食物如海带,虾等7某些药物有特别的饮食禁忌要求。
如服萝卜时忌食萝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