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S0定义了网络管理的五大功能,包括:故障管理、安全管理、计费管理、性能管理和配置管理。
故障管理是网络管理最基本的功能,指系统出现异常情况下的管理操作,简单地说,就是找出故障的位置并进行恢复。
其目标是自动监测、记录网络故障并通知用户,以便网络有效地运行。
计费管理负责记录网络资源的使用情况和使用这些资源的代价。
包括:
统计已被使用的网络资源和估算用户应付的费用:
设置网络资源的使用计费限制,控制用户占用和使用过多的网络资源:
对为了实现某个特定通信目的所引用的多个网络资源进行联合收费的能力。
配置管理就是定义、收集、监测和管理系统的配置参数,使得网络性能达到最优。
性能管理主要是收集和统计数据(如网络的吞吐量、用户的响应时间和线路的利用率等),以便评价网络资源的运行状况和通信效率等系统性能,分析各系统之间的通信操作的趋势,或者平衡系统之间的负载。
安全管理是指按照本地的指导来控制对网络资源的访问,以保证网络不被侵害(有意识的或无意识的)。
并保证重要信息不被未授权的用户访问。
例如,管理子系统可以监视用户对网络资源的登录,从而对那些具有不正确访问代码的用户加以拒绝。
SNMP协议是一个异步的请求/响应协议,是一个非面向连接的协议,是一个对称的协议,没有主从关系。
SNMP的设计是基于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SNMP网络管理模型由管理进程、管理代理和管理信息库三部分构成。
SNMP提供的服务基本上包括Get、Get—next、Set和Trap,get操作用来提取特定的网络管理信息;get-next操作通过遍历活动来提供强大的管理信息提取能力;set操作用来对管理信息进行控制;trap用来报告重要的事件。
当管理代理主动向管理进程报告事件时采用的时Trap。
帧中继网和X.25网都属于商用的网络体系结构,帧中继最初是作为ISDN的一种承载业务而定义的。
帧中继网络在第二层即数据链路层上建立虚电路,因为网内没有确认重发,所以它的网络延迟要比X.25小,当帧传送方向出现拥塞时,高层协议就可以通过设置帧地址字段的FECN为1来要求发送放降低数据速率,而最适合帧中继业务的网络是
DDN。
管理站和代理者之间通过网络管理协议通信,SNMP通信协议主要包括以下能力:
·Get:管理站读取代理者处对象的值;
·Set:管理站设置代理者处对象的值;
·Trap:代理者向管理站通报重要事件;
·getnext:管理站遍历mib树;
网络故障主要包括:物理故障、配置故障、程序故障、系统故障四种故障类型,其中物理故障不太常见,配置故障、程序故障和系统故障是常见的故障类型。
网络管理的目标可能各有不同,但主要的目标有以下几条:(1)减少停机时间,改进响应时间,提高设备利用率。
(2)减少运行费用,提高效率。
(3)减少或消除网络瓶颈。
(4)适应新技术。
(5)使网络更容易使用。
(6)预测网络的使用趋势
线路交换、报文交换和分组交换是数据交换的三种不同方式,它们都可以达到很高的效率。
在不同的环境下,效率也不尽相同,报文交换方式传输数据时不需要同时使用发送器与接收器,报文交换方式不使用与实时通信。
报文交换与分组交换均属于存储转发型交换.信元交换通过使用频分多路复用技术可以提高通信能力。
● 网络管理有五大功能,分别是故障管理、配置管理、性能管理、计费管理和安全管理。
网络管理协议主要有两个,即SNMP和CMIP。
SNMP协议是一个异步的请求/响应协议,是一个非面向连接的协议,是一个对称的协议,没有主从关系。
SNMP的设计是基于无连接的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CMIS/CMIP公共管理信息服务和公共管理信息协议是在OSI应用层上提供的网络协议簇,CMIS/CMIP提供支持一个完整的网络管理方案所需要的功能。
SNMP主要是涉及OSI的下三层。
CMIP涉及所有七层。
IP地址分为A、B、C、D、E五类,它们的范围分别为:A、1.0.0.0~127.255.255.255
B、128.0.0.0~191.255.255.255
C、192.0.0.0~223.255.255.255
D、224.0.0.0.~239.255.255.255
E、240.0.0.0~255.255.255.255。
一个IP地址包括32位,4个字节,其中全部为0的时候指的是网络本身识别码而全部为1的时候则为全域广播地址即发送广播封包使用的地址。
即表示为本网络的全部节点。
时分多路复用是将一条物理信道的传输时间分成若干个时间片,按一定的次序轮流给各个信号源使用;频分多路复用是在一条传输介质上使
用多个频率不同的模拟载波信号进行多路传输;码分复用(CDM,Code Division Multi— plexing)是靠不同的编码来区分各路原始信号的一种复用方式;波分复用WDM波分复用(Wavelength division Multi— plexing)的原理是在同一光纤里同时传输不同波长信号的一种技术。
6芯光缆采用的是空分复用技术(SDM),时分复用技术(TDM)通常用于GSM通信中,60路话音可复用一个超群采用的时频分复用技术(FDM),码分复用技术(CD— MA)常用于移动电话射频通信中,光通信时常采用波分复用技术(WDM)在一根光缆中可同时传输多路信号。
每个ATM信元都是53字节长,其中包括5个字节长的信头和48字节长的信体即信息域。
信头信息用与控制,信息域才是真正要传输的有用信息。
Internet上的计算机之间要想通信必须依靠一种具有路由查找功能的设备。
而目前具有这种功能的设备被称为是路由器。
随着电子产业的发展,现在某些交换机也具有路路由功能。
这些工作于网络层的设备的界限越来越模糊了。
在IOS/OSI网络体系结构中共分七层,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表示层、会话层、应用层,在改结构中第N层接受第N一1曾提供的服务。
同时又向N+1层提供服务,而N+1层就被称为N层的用户,而用户就是利用服务原语通过服务访问点的方法来调用N 层协议的服务的。
网桥、交换机、路由器都是构建局域网时常用的网路设备,用处虽然类似,但也各有不同。
网桥和交换机可以用于连接局域网中两个不同的网段。
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避免信号的再生和转发,路由器与网桥和交换机的不同之处在于路由器是工作于网络层的。
而网桥和交换机是工作于数据链路层的。
数据传输方式有字节流和数据报方式两种。
数据报方式提供无连接的传输服务,不可靠,无顺序提交,由于各个数据包可能走不同的路由。
所有灵活性较强,经过节点时。
节点需要为每个分组左路径选择。
Linux操作系统是目前较为流行的操作系统,在Linux操作系统中,几个比较重要的系统配置文件有/etc/net— works、srm.conf、host.cord"等。
只有将使用的主机名字写入letc/hosts中才可以保证解析器在不使用DNS和NIS进行地址解析时找到主机的IP。
解析器的主要作用就是实现主机名字与IP地址的互相查看。
而配置文件host.conf中则规定了解析器的服务及顺序。
网络互连设备主要有一下几种,网关,网桥,路由器等。
其中网桥212作在OSI的数据链路层上,把两个LAN连在一起,当LAN中连接的
以太网段较少时。
透明网桥用的比较多。
网桥有选择地转发数据帧,使用网桥地好处就是可以把一个较大的LAN分开来提高网络性能。
网络管理是指对网络的运行状态进行监测和控制,使其能够有效、可靠、安全、经济地提供服务。
IS0中定义了网络管理地框架,其中包括配置管理、性能管理、故障管理、安全管理、和计费管理五大功能。
网络管理协议包括0S1和SNMP两大系统管理体系结构,其中SNMP 标准受到厂商地广泛支持,SNMP包括4个主要组成部分。
MIB中存贮了主要的信息,管理代理主要运行在被管网络设备上。
发现故障是网络故障管理系统必须具备的功能,要发现网络故障,就是要收集各种网络状态信息。
进而对网络进行维护,传统的网络维护需要大量的维护人员,为了减少网络维护人员,网络故障管理引入了人工智能技术。
OSI参考模型分为7层,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表示层,会话层。
MAC是网卡的物理地址。
工作在数据链路层,即对应与数据链路层。
网络性能管理是指通过监控网络的运行状态、调整网络性能参数来改善网络的性能,确保网络平稳运行。
性能管理通过收集统计数据,对收集的数据应用一定的算法进行分析以获得系统的性能参数-以保证网络可靠、连续的通信。
定义网络管理模型的是IS0,IS0市国际标准组织;0SI是7层参考模型分为,分别是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
传输层。
会话层。
表示层和应用层;IEEE是国际电子电器工程协会;ANSI是美国国家标准化组织标准目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