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luo

2017年中考历史复习luo


4、材料解析题
• 例:2016年是红军长征胜利80周年。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 丸。
•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 颜 (1)红军“远征”的直接原因是什么? (2)红军长征之“难”,主要是指什么? (3)“金沙水拍云崖暖”是指红军长征途中的什么事?使红军在长征途中 由被动变为主动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4)谈谈你对长征精神的理解。
二、了解时事、关注热点
• 重大时事【2016.9-2017-4】
1、G20杭州峰会(中国的近现代外交) 2、一带一路(张骞通西域、丝绸之路) 3、特朗普当选(美国发展史、中美关系正常化) 4、韩国部署萨德(近代中国的屈辱史、钢铁长城)等
5、英国脱欧公投(欧洲发展史和重要国际组织同 盟)
周年大事
• 1、南昌起义90周年,井冈山革命根据地建 立90周年(南昌起义、秋收起义、井冈山 革命根据地、井冈山会师) • 2、香港回归20周年(一国两制,港澳回归) • 3、卢沟桥事变70周年(抗日战争,二战史 实) • 4、长征胜利80周年(长征史实,长征精神) • 5、俄国十月革命100周年(俄国发展史, 中俄关系)
凡是考纲没有罗列到的知识点坚决不讲,罗列出来的要一个不 漏. 讲准确、讲到位。
• 1、北京人的文化遗存,半坡、河姆渡等原始农耕文化的 特征 • 2、夏、商、西周三代的更替 • 3、三国鼎立局面的形成 • 4、宋代的社会生活 • 5、元代民族关系的发展 • 6、北伐战争的胜利进军 • 7、京师大学堂 • 8、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万隆会议 • 9、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 • 10、穆罕默德的主要活动 • 11、亚非拉国家的独立和振兴 • 12、《安徽历史》一整本书
• 2、明确考试的形式要求 • 题型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两大类。选择题是四 选一型单项选择题;非选择题包括列举题、辨 析改错题、材料解析题、活动与探究类型题。 • 3、明确考试命题原则 • ①.依据《课程标准》确定考试内容与要求。 • ②.注重“三维目标”,侧重能力考查。 • ③.遵循新课程理念设计试题。 • 4、认真研究题型示例及样题 • 5、关注板块分值分布 • 中国古代史:约占20%;中国近现代史:约占 40% • 世界古代史5%;世界近现代史:约占35%
• 三、谐音趣味记忆法
记苏联在1924年刚成立时的四个加盟共和国,可记做“乌外有两只鹅”。即乌克兰、 外高加索、白俄罗斯、俄罗斯。
• 四、关键字词法
记近代中国沦为半殖民地的过程可以概括为:开始沦为,大大加深,完 全沦为,即:《南京条约》开始沦为,《马关条约》大大加深,《辛丑 条约》完全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忆海拾贝,展望今朝
中考历史复习方法初探
• • • •
一、中考试卷基本情况 二、试题特点 三、历史中考命题的趋势 四、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中考试卷基本情况
一、单项 选择 二、组合 列举 三、辨析 改错 四、材料 解析 五、活动 与探究
题 分 比 题 分 比 题 分 比 题 分 比 题 分 比 量 值 例 量 值 例 量 值 例 量 值 例 量 值 例 % % % % % 10 20 28 10 10 14 4 .6 .3 8 11 2 .4 20 28 1 .6 12 17 .1
三、历史中考命题的趋势 ——新
四、学生答题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 1、错别字较多, 如去年中考中: “商鞅”写成“商央”,“蒸汽机”写 成“蒸气机” • 2、基础知识不牢固 • 3、审题不清,深度不够
• 一、紧扣考纲、把脉中考 • 二、了解时事、关注热点 • 三、研究题型、方法指导
一、紧扣考纲、把脉中考
七、材料型选择题
• 例7:一位学者在论述18世纪末的一场革命中写道:“它是 全欧洲的反封建运动中的重要一步,对绝对王权造成强有 力的打击并扫除了正在衰落的封建残余,还颁布了法律推 广到欧洲其他国家。”这里的“它”是 • A、英国革命 、法国大革命 • C、七年战争 D、美国独立战争
破解法: ,如上题的“18世界末”“反封建” 就可以判断出答案是法国大革命。 。
六、排序型选择题
• 例:某校举行主题为“党在我心中,回顾党的历史”重要内容图片展, 请按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 ① 中共一大上海会址 • ② 开国大典 • ③ 重庆谈判 • ④ 《人民日报》对十一届三中全会的报道 • A、1、2、3、4 B、3、4、2、1 、1、3、2、4 D、2、3、4、1
,如上题“中共一大1921 年,开国大典1949年,重庆谈判1945年,十一届 三中全会1978年,正确答案就出来了,C
十个增添考点
1、识记 知道炎帝、黄帝和尧、舜、禹的传说,了解传说和史 实的区别 2、识记 唐诗、宋词和明清小说 3、理解 “百家争鸣”对后世的深远影响 4、理解 长征精神 5、识记 轮船、火车、电报、照相和电影等在中国的出现 6、识记 魏源、严复等人的主要思想 7、理解 三大改造完成的历史意义 8、识记 国有企业改革的主要内容 9、识记 阿基米德的主要成就 10、理解 以阿拉伯数字的发明和传播为例,探讨世界各民族、 各地区和平交往的历史意义
“高频”考点
1、两次世界大战 2、三次科技革命 3、英、美、法、俄(苏)、日发展史 4、中外历史上的思想解放运动
中国:百家争鸣(第一次),魏源、严复的思想主张,戊戌变法,辛亥 革命,新文化运动,真理标准问题的讨论 世界:文艺复兴,启蒙运动,马克思主义
5、中外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中: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洋务运动,改革开放 世界:大化改新,1861年改革,明治维新,苏俄新经济政策, 罗斯福新政
列举题பைடு நூலகம்
• 例:中国诗词大会节目在全国掀起了一股 关注中国传统文化的热潮。 • 1、提出“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 的思想家是 ———— • 2、————生活在唐朝中期,主张诗歌创 作要与社会现实相结合,代表作《长恨歌》 和《琵琶行》 • 3、生活在————时期的词人辛弃疾的作 品大多以抗击金兵进扰、收复中原为主题, 气势磅礴,感情真挚 •
• •

• 【解题要领】
,如第一题,“三国协约”的核心国是英国这个老牌的资本主义国 家,不是俄国
,大家可以以此作为参考,但 不排除有万一,如上题,1、3、4错,2对,符合“一对三错”的规律
”,要表达清楚自己 的意思,如第一题可以写成:把“俄国”改成“英国”,第三题可以写成: 把“北约”改成“华约”,第四题可以写成“亚太经济合作组织”改成“世界 贸易组织”
二、否定型选择题
• 例2:近几年的清明节期间,来自全国各地 及海华华人华侨都会参加在陕西省黄陵县 黄帝陵举办的公祭轩辕黄帝典礼。下列有 关黄帝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建造宫室、车船、制作兵器、衣裳 、他是传说时代的治水英雄 • C、让部下发明文字、历法、音乐 • D、妻子嫘祖发明养蚕缫丝
表述性和否定型解题方法
• ① ,根据自己对历史事实的认识和 理解,直接确定不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关 系的选项; • ② ,通过排除符合史实和历史逻辑 关系的选项,选出符合题意的选项;
• ③ ,若不能确定某个选项时,可以 先假设此选项正确,然后再根据所学知识 进行推理,分析其结论是否符合史实和历 史逻辑关系。
三、因果型选择题
例3:下面是中国民族工业发展变化统计表, 导致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年份 1913 1920 拥有厂家 689家 1795家 拥有资本 31亿元 50亿元 工人人数 27万多 55万多
A、洋务运动的推动 B、海外华侨的支持 、列强忙于战争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D、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发展民族工业
,如上题,结果在图中,得自己分析得出结论:1913-1920年民 族工业发展速度很快进入黄金时代,原因是什么呢?可以找出原因,是帝国主义 国家忙于一战,放松了对中国经济的掠夺
三、研究题型、方法指导
• (一)巧妙历史记忆方法推荐 • (二)题型分析与方法指导
• 一、数字代表法
如一战复习时用“1、2、3、4”进行归纳,即:一个导火线,两个军事集 团,三条战线,打了四年。
• 二、提取字头法
记新文化运动的代表人物可以轻松记为“城里采葫芦”即:陈独秀、李大钊、蔡 元培、胡适、鲁迅。
• 【解题要领】
• 1、 。 • 如第一小题,我国古代有辩证思想,认为事物都有对立面, 对立的双方可以互相转化的思想家是老子。 • 2、 , 。如第二小题问的是人名,第三小题问的是历史时 期 • 3、 ,如:蒸汽机的容易写成蒸气机 • 4、 :《权 利法案》
3、辨析改错题
• • • • • • 例:国际组织在影响国际关系中发挥重要作用。辨别下列史实的正误,在该 题前的括号内正确的打“√”;错误的打“×”,并加以改正。 【 】1、一战前在欧洲形成了以德国为核心的“三国同盟”和以俄国为核心的 “三国协约”。 改正: 【 】2、联合国是一个由主权国家组成的目前世界上个最大的国际组织,其 设立是在二战的雅尔塔会议上讨论决定的。 改正: 【 】3、1991年随着东欧剧变和苏联解体,主要由社会主义国家组成的北约 组织也宣告解体。 改正: 【 】4、2001年中国加入了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合作组织——亚太经济合作组 织。 改正
二、近年中考试卷特点
1、注重对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的考查
重大影响力的历史人物、历史事件、历史现象以及历史发展的基本线索
2、注重考察学生的历史学习能力
读图能力、迁移能力、分析能力、综合能力
3、注重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培养 4、中考侧重对学生的历史观考察 5、与时事联系密切,关注社会热点和社会焦 点
(1)以课程标准为依据,采用新理念:基础 性、时代性、发展性 (2)注重从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 态度与价值观三个维度进行考查 (3)采用历史研究的新理念,新成果,并注 重对社会文明史、发展史的考查
四、比较型选择题
• 例4:工业革命、第二次工业革命和第三次科技革命是人 类历史上的三次科技革命,其相同之处是 • A. 从发明和使用机器开始 B. 使人类进入了“电气时代” • C. 电子计算机的广泛应用 . 促进了经济发展,改变了人们生活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