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肝脏的超声诊断

肝脏的超声诊断


随着疾病进展,组织液化坏死,脓肿内部回声不均匀 或出现无回声或极低回声区,其内壁边缘不光整。如 脓液稠厚,则脓肿内容物不随体位改变而改变,呈现 类似实质的不均质回声(箭头所示)
在肝脓肿(箭头所示)成熟或液化期,脓肿可出现典型 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脓肿壁呈典型的增厚的高 回声,可厚薄不一,壁的内面不平整,呈“虫蚀状”改 变
剑突下经腹主动脉纵切面
探头臵于剑突下, 沿着腹主动脉长轴 纵切,显示肝左外 叶(LL)和其后方 无回声腹主动脉 (AA)
正常肝脏的彩色多普勒超声表现
彩色多普勒显示 肝门区向肝的红 色门静脉(PV) 和门脉右支 (RPV)、花色 的肝动脉 以及蓝 色的下腔静脉 (IVC)
彩色和脉冲多普勒显示肝内血管及时间流速曲线
肝硬化、门脉高压


灰阶超声:典型肝硬化时,左右叶均缩小或左叶代偿性增大。 肝包膜呈锯齿状。肝区回声增粗增强,部分呈颗粒状、结节 状,可表现为低回声或高回声结节,多在0.5-2.0cm 。肝内血 管粗细不均或纹理紊乱,肝静脉常变细,门静脉可增宽,肝 动脉可代偿性增宽。脾大、腹水、胆囊壁增厚。 彩色多普勒:门静脉扩张(>1.3~1.5cm),脉冲多普勒示门 脉血流速度降低,部分呈双向甚至反向的离肝血流,个别门 脉内可有血栓形成;肝动脉较正常者易显示或增宽,脉冲多 普勒显示其流速增高,且RI亦增高;肝静脉变细、颜色变暗, 脉冲多普勒示其流速减低,呈类似门静脉血流。同时,彩色 多普勒还可显示脐静脉重开,并可见该彩色血流与门脉矢状 段囊部血流相通,腹壁静脉曲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脾静 脉增宽等
肝脏的超声诊断
超声科
正常肝脏的解剖
前面观
后面观
肝脏内血管分布
门静脉(肝动脉与门静脉伴行)和肝静脉的肝内分布 1、2、3为肝左、中、右静脉
超声检查方法


肝脏超声检查的常用体位:平卧位及左侧卧 位 肝脏超声检查的扫查顺序:通常先从右肋缘 下扫查,而后再肋间扫查,最后剑突下扫查。 在技术方面,应先用常规灰阶超声扫查,而 后用彩色多普勒检查,再后用脉冲多普勒检 测,必要者时进行超声造影检查。 肝脏超声检查的扫查切面:熟悉肝脏的解剖 结构及灵活运用探头进行多途径、多切面的 扫查。
图2 图1 灰阶超声,脂肪肝,显示肝实质回声弥漫性增强,回声密集, 后方略有轻度衰减(图1)。非均匀性脂肪肝(图2),显示 肝左叶一低回声区,边界尚清,内分布均匀(箭头所示), 周围肝实质弥漫性增强 MHV:肝中静脉 LHV:肝左静脉
肝硬化、门脉高压

一种常见的慢性肝病,可由一种或多种原因引起肝 脏慢性损害,肝脏呈进行性、弥漫性、纤维性病变。 具体表现为肝细胞弥漫性变性坏死,继而出现纤维 组织增生和肝细胞结节状再生。本病早期无明显症 状,后期则出现一系列不同程度的门静脉高压和肝 功能障碍,直至出现上消化道出血、肝性脑病等并 发症。
肝血管瘤,灰阶超声显示肝右叶高回声均匀实 质肿块(箭头所示),边界清晰
肝血管瘤,灰阶超声显示肝右叶低回声均匀团块 (箭头所示)。此患者有脂肪肝背景
彩色多普勒,显示低回声肝血管瘤周边有彩色血流信 号(箭头所示)
周边开始增 强,呈环状高回声(图1) ,延迟期显示病灶完 全填充呈高回声(图2)
彩色多普勒彩色,显示脓肿内有彩色血流(箭头所 示),脉冲多普勒测及低阻型动脉血流(RI<0.6)
肝血管瘤

肝脏最常见的良性肿瘤,以肝海绵状血管瘤最常见。 灰阶超声:① 高回声型:最多见,内部回声均匀, 致密,呈筛孔状。 ②低回声型:较少见,其内部以 低回声为主,周边常有高回声条状结构环绕,呈 “花瓣”状或“浮雕状改变”。③混合回声型:内 有高回声、低回声及无回声区等混合,呈现粗网络 状或蜂窝状结构。④无回声型:极少见,瘤体内无 网状结构等表现,但透声较肝囊肿略差。
肝脏疾病的超声表现
肝脏局灶性病变超声表现
肝囊肿



比较常见的肝脏囊性病变 灰阶超声:肝内出现一个或多个圆形的 无回声区有包膜,包膜光整菲薄呈高回 声。 彩色多普勒超声:无彩色血流信号。 超声造影:无增强,表现为无回声,而 囊肿壁可显示与肝实质同步增强。
灰阶超声,显示肝右叶无回声的囊肿 CYST:肝囊肿 L:肝脏
肝血管瘤


彩色多普勒超声 :尽管肝血管瘤内有丰富的血窦, 但由于其内血流速度较低,彩色多普勒常不易测及 其血流信号,有时可显示肿瘤边缘部血流,阻力指 数多<0.6。 超声造影 :典型表现为动脉期呈周边部环状增强, 并逐渐呈结节样向中央填充,在门脉期病灶被完全 或部分填充而呈高回声或等回声均匀团块。造影剂 消退较慢,至延迟期可呈等回声改变。如肿瘤较大, 病灶中央不完全填充,呈不规则形的无回声区。
图1
图2
图3
图1 肝动脉为向肝血流,以红色为主,呈搏动状血流曲线 图2 门静脉为向肝血流,以红色为主,呈持续性平稳血流曲 线,可随心动周期和呼吸运动略有起伏 图3 肝静脉为离肝血流,以蓝色为主,血流曲线呈三相波型
正常肝脏超声造影表现
注射超声造影剂后,肝动脉首先从第一肝门部开 始逐渐向肝内及周边呈树枝状增强(常出现在10~ 20s),随后门静脉也增强(常在20~30s),随着造影 剂的进入,整个肝实质回声都增强,表现为弥漫性点 状高回声,分布均匀。以后造影剂逐渐消退,肝实质 回声降低,最后全部消失。整个过程约3~10分钟。 临床上常将肝脏超声造影表现分成三个时期,动脉期 (10~30s),门脉期(30~120s),延迟期(120~ 180s)。
灰阶超声,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显示肝右叶低回声 不均质团块,边界尚清(箭头所示)
灰阶超声,原发性肝细胞性肝癌,显示肝右叶稍低回 声不均质团块,边界尚清,有暗环(箭头所示)
灰阶超声,门静脉癌栓,显示门静脉主干(PV)腔内 有实质性回声所占据(EM)
图1
图2
彩色多普勒,肝癌,显示病灶内有线状、树枝状彩 色血流(图1),脉冲多普勒检测到动脉血流, RI>0.6(图2)
图1 图2 图3
原发性肝癌,灰阶超声显示肝右叶高回声肿块(图 1),表现像肝血管瘤 。超声造影显示病灶在动脉期 快速增强呈高回声(图2,箭头所示),门脉期呈低 回声,提示为肝癌 。
转移性肝癌


肝脏是人体最大的实质性脏器,血供丰富,是恶性 肿瘤最常见的转移部位,尤以消化道和盆腔癌肿向 肝转移为多见 。 灰阶超声:表现各异、形态不一 。转移灶较多时, 病灶可弥漫性分布或融合成团块 。在较大转移性肝 癌中,可出现多结节相互融合形似葡萄,故名为 “葡萄串”征。混合回声型呈环状高回声,中央为 无回声型,亦可强弱不均,呈条状分隔型 。多发者 有时可呈弥漫浸润型,表现为肝内弥漫分布的细小 转移灶 。较少出现血管内癌栓现象 。
肝脓肿


是临床上较常见的一种肝内炎症性病变,可 分为细菌性肝脓肿和阿米巴肝脓肿。 灰阶超声:细菌性肝脓肿在其形成的不同病 理阶段有不同的超声表现。在肝脓肿成熟或 液化期,可出现典型的无回声区,边界清晰; 脓肿壁呈典型的增厚的高回声,可厚薄不一, 壁的内面不平整,呈“虫蚀状”改变 。
肝脓肿


彩色多普勒超声 :肝脓肿成熟期,彩色多普勒在液 化区未显示彩色血流信号,但在脓肿壁上可测及少 量动脉彩色血流信号,多呈低阻型。 超声造影:在动脉期表现为实质部分快速增强,而 坏死部分不出现增强,病灶呈现典型的“蜂窝样” 改变,而门脉期和延迟期原增强部分减退呈等回声 改变,如脓肿完全液化,则超声造影显示病灶无明 显增强呈无回声改变。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仅次于肝血管瘤的肝脏良性肿瘤之一 。目前认为 该病是肝实质对先天存在动脉畸形的增生性反应, 而不是真正意义上的肿瘤。典型的病灶切面中央 可见星状纤维疤痕组织形成的间隔向四周放射, 中央疤痕包含畸形的血管结构,异常增粗的动脉 随分隔进入病灶内部。 灰阶超声:通常是低回声或等回声为主,很少为 高回声,肿块内部回声可均匀或欠均匀,可有暗 环。该病常伴有脂肪肝,多无肝硬化等肝病背景。
原发性肝癌

灰阶超声:肝癌结节形态多呈圆形或类圆形,大致 可分为低回声型、等回声型、高回声型、混合回声 型,而以低回声型和混合回声型较多见。部分肝癌 具有周围暗环,有较高的诊断特异性。此外,大部 分肝癌具肝硬化背景。 肝癌间接征象包括:(1)癌栓:表现为血管 内低、中等回声的实质团块;(2)肝表面局限性 膨隆;(3)肝内管道受压。
正常肝脏的超声表现
右肋缘下第一肝门斜切面
探头臵于右肋缘下, 声束方向斜向右上后 方,显示第一肝门横 沟处结构,即门静脉 主干横切面和左右支 纵切面
RPV:门脉右支 LPV:门脉左支
右肋缘下经第二肝门斜切面
肝右肋下斜断面扫 查显示正常肝右叶 实质回声及条状无 回声的肝右静脉 (RHV) 和门静脉 右支(RPV),肝右 静脉汇入下腔静脉
肝局灶性结节性增生


彩色多普勒超声:病灶血供一般较丰富,内部可见 到线状或分支状彩色血流,特征性表现为有粗大的 血管进入病灶中央,随后从中央呈“轮辐状”走向 病灶周边或呈“星状”血流,RI多小于0.6。 超声造影:对诊断有较大帮助。病灶在动脉期早期 快速增强,病灶从中央动脉向四周呈放射状灌注, 动脉期晚期病灶为均匀的高回声,门脉期及延迟期 则多为稍高回声或等回声改变,中央疤痕在动脉期及 门静脉期都是低回声。
原发性肝癌


彩色多普勒超声:(1)富血供型:较常见,癌结 节内部和周边出现线状、分支状彩色血流, RI>0.6。(2)少血供型:肿瘤内部无血流信号, 脉冲多普勒也不易检测到动脉血流。此型较少见。 超声造影:常见表现为“快进快出”,在动脉期 早期(10s~20s)病灶出现整体均匀增强,早于 并强于周围肝实质,如病灶有坏死可呈现不均匀 增强。随后,病灶回声快速消退,在门脉期及延 迟期病灶常呈低回声改变。这种较典型的超声造 影表现对诊断肝癌有较高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