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备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备课教案

教科版科学四上《食物在体内的旅行》备课教案
教学内容:教科版科学四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第五课时
设计意图:本课的设计以一只小馒头的旅行经历为线索,引导学生探究食物在体内旅行的路线。

通过网络资源的收集和提取,认识人体的消化道和消化器官。

并通过模拟实验加深对消化器官的认识,从而把握食物在体内的旅行的特点。

教学目标
一、科学概念:
1.人体消化系统由消化腺和消化道组成。

2.消化道起于口腔,经咽、食管、胃、小肠,终于大肠。

食物通过的每个器官称为消化器官,每个器官都有各自的功能。

食物在人体内会按顺序进入这些消化器官,被消化吸取。

二、过程与方法:
1.在已有体会的基础上,能绘出食物消化过程简单示意图,能够提出有关消化系统的一些问题,在不断认识的过程中进行补充、修正和完善。

2.有条件的学生在课外能够利用网络查阅资料,在课堂中能从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料中提取有用信息对比资料完善自己对消化器官的认识。

三、情感、态度、价值观:
1.情愿在独立摸索的基础上与他人分享结果,情愿合作交流;
2.在学习本课知识后,能多关注自己的躯体,养成简单的健康饮食适应。

教学重点
1.学生以“食物在体内的旅行”为研究问题,纠正已有的错误和模糊观念;
2.认识人体的消化器官,形成消化系统、消化道和消化腺的概念。

教学难点
消化器官在食物消化过程中的作用及其需要具有的特点。

教学预备:
1.教师:PPT课件,电脑、实物投影,
2.学生:人体轮廓记录纸每人两张,装有消化器官等的图片的信封。

文字资料每人一张、粗细不同的管子。

塑料袋、食品、水等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同学们,你们喜爱旅行吗,今天老师和大伙儿一起去一次专门的旅行,下面有情今天的导游——小馒头!(课件出示:小馒头)。

猜猜我们会到哪里去旅行呢?学生猜。

2、出示(小女孩吃馒头图片),今天小馒头会带我们去人体内旅行,跟着小馒头会到哪里去?它会带我们经历如何样的旅行呢?带着那个问题,这节课我们就一起跟着小馒头到人的消化器官里去走一回。

(板书课题)
二、设想食物旅行路线
1、(出示人体轮廓图)请同学们设想一下,小馒头在躯体中的旅行路线是如何样的?在人体轮廓图中。

将信封中的一些器官选择性地贴到轮廓图中相应位置。

2、展现学生的画。

3、谁画的更接近小馒头的旅行路线呢?带着那个问题,我们一起去找答案。

4、老师为每个同学预备了一份文字资料,请同学们快速阅读,找到里面的关键词,看是否找到食物在人体内的路线图。

学生交流汇报。

5、出示正确的拼图方法,让学生对比屏幕上的图片修正自己原有拼图,再展现修正后的作品。

三、探究人体的消化道和消化器官。

1、(出示课件):小馒头的旅行路线: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

我们把事物通过的这条路线称为消化道(板书),而食物依次通过的每个景点统称为消化器官(板书)
2、播放消化系统视频,学生观看、摸索。

通过刚才的学习,你能解答这些疑问吗?引导学生讨论。

(1)食物是从口腔进入,那口腔有什么功能呢?(嚼碎食物)板书:嚼碎(2)然后,来到了食道,食道专门直,是一个圆形的管道,里面应该是专门光滑的。

那它的功能是什么?(出示:运输食物,食物没有变化)板书:无变化在我们的桌子上认真看看,有没有什么象我们的食道呢?(水管)观看模拟食管,感知其特点。

(3)接着来到了胃,胃像什么?(袋子,能够伸缩、蠕动等)(出示:进一步磨碎和分解食物)板书:磨碎食物
为了让同学们对胃的结构和功能点有更清晰的认识,下面我们来做个实验关心我们学习:实验一:将磨碎的食物通过食管输送到“胃”里。

(塑料袋)实验二:假如我们反复捏挤蠕动那个袋子(不要用手指用劲捏,不能破坏袋子),里面的食物将会变成什么模样?我们的哪一个消化器官的活动像那个袋子?
(4)小肠,食物营养的吸取要紧是在小肠,小肠应该足够长,食物的营养才会被充分地吸取。

(功能:吸取营养)板书:消化吸取
感知小肠的长度:请2个学生上来将预备好的绳子拉直让学生感知小肠的长度。

和差不多的外型(人体的小肠大约5—6米)
(5)大肠:较短、较粗,以便食物的残渣从那个地点排出体外。

(功能:排出残渣。

大约1.5米)展现模拟大肠。

板书:排泄残渣
四、巩固小结:
1、小馒头说:你现在能告诉我,我立即经历如何样的旅行了吗?(用铅笔在人
体轮廓图中,结合各个消化器官的特点,将它们画上去)
2、(小馒头说:)经历了这次旅行,我会变成什么模样呢?
学生依照生活实际自由发挥。

板书:食物在人体中的旅行
消化道
口腔(嚼碎食物)

食道(输送食物)

胃(磨碎食物)

小肠(消化吸取)

大肠(排泄残渣)。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