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文档之家› 学校德育科研课题《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的研究》开题报告总结

学校德育科研课题《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的研究》开题报告总结

学校德育科研课题《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的研究》开题报告
一、课题研究的背景
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是在一定社会历史条件下,优秀班主任在专业成长过程中所表现出的一般规律。

本课题借鉴科技人才成长规律的分析与研究方法,对部分优秀班主任进行研究,目的是获得对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的认识,明确影响优秀班主任成长的关键因素,以探索促进优秀班主任成长的有效途径。

从该领域的研究动态分析,目前已公开的文献资料基本上回答了“什么是优秀班主任?”这一问题,即从不同角度展示大量优秀班主任的先进事迹和管理方法;但却没有回答“怎样成为优秀班主任?”这一问题。

本课题的理论价值表现为:通过文献法、调查法和访谈法等研究方法,系统地研究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回答“怎样成为优秀班主任”这一问题,填补该领域理论研究的空白。

实践价值是本课题研究的核心问题。

明确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有利于教育行政部门更科学合理地规划班主任培训的内容和形式,有利于班主任更自觉地自主反思,有利于班主任更好更快地自主发展。

本课题的研究成果具有一般性,对教育行政部门的关于班主任的政策制度导向、学校关于班主任的管理思路、班主任的自主发展,都具有各自的借鉴价值和指导价值。

二、课题的阐释
(一)课题的假说
自主发展和适宜环境有助于优秀班主任成长。

(二)课题的内涵
自主发展是建立在班主任自我发展的需求及意愿的基础之上,是内在的、主动的发展。

我们认为,自主发展是一项涉及发展基础、发展动力、发展目标、发展思路、成果与反思、调整与变革等诸多方面的系统工程。

发展环境是一所学校综合竞争力的核心,是优秀班主任成长的基本保障。

基于时代背景和方针政策,坚持科学的办学理念和发展思路,发展环境能够实现不断优化。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是一个不断追求崇高与不断超越自我的过程,即从新任班主任、熟练班主任,再到有经验的班主任、有一定专长的班主任,最后发展成为优秀班主任和专家型班主任。

(三)课题研究的依据
1.政策依据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师法》、《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若干意见》、《教育部关于进一步加强中小学班主任工作的意见》、《教师资格条例实施办法》、《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中的相关精神和相关要求。

2.理论依据
2.1哲学理论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任何事物的发展都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结果,内因是事物发展的根据,外因是事物发展的条件,外因必须
通过内因才能起作用。

优秀班主任的成长过程就是内因和外因共同作用的过程。

2.2比较研究理论
班主任岗位的专业性来源于一般教师劳动的专业性,又应该高于教师的专业性,是教师专业发展的深化与扩展。

具体地说,班主任专业化是教师专业化的一个特殊方面,班主任专业素养的提高,应该是教师专业素养基础上的提高和升华。

人们常说一位好的班主任首先是一位好教师,基本反映的就是这个道理。

因此,研究优秀班主任的专业成长规律,应该与教师专业成长规律进行比较研究。

2.3群体互动理论
所谓“群体动力”是指在一个集体内部形成一种“能源”,它由不同个体的能量聚集而成,而互动在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班主任的专业发展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既受到个体各种因素的制约,也受到群体环境的影响。

2.4研训一体化理论
培训与研究是教师专业化中形成的一种理论。

班主任要实现专业发展,需要主动积极地参加培训,不断吸收、积累和储备相关的知识,不断地充实和丰富知识素养。

把知识素养转化为能力素养,一是需要在实践中理解、释放和运用,二是需要在研究中反思、验证和探索。

只有把培训和研究有机结合起来,才能体现“在学习中研究,在研究中学习的”原则,才能提高发现、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才能形成新思路、总结新经验、生成新观点,切实促进班主任专业成长。

3.实践依据
本课题的研究既立足于已经蜚声国内的优秀班主任的成长过程,又立足于目前具有一定知名度的即将成为优秀班主任的班主任的成长过程。

该课题的提出源于实践,其研究也必将回归实践。

三、课题研究的内容与目标
(一)课题研究的重点
围绕优秀班主任的专业成长的主攻目标,拟重点研究四项内容。

1.国内已经出版的关于优秀班主任的书籍、报刊、杂志很多,全面深入地梳理“什么是优秀班主任”,这是构建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的基本出发点。

2.不同的优秀班主任的学历专业、成长环境、性格、理想等因素是不尽相同的,基于这些因素对优秀班主任的不同主要特征进行发展性研究,这是构建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的保障。

3.选取不同的、合理的角度建构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这是是本课题的核心所在。

4.依据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深入分析影响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是检验本课题研究成果价值的关键所在。

(二)课题研究的内容
根据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研究的总体思路,主要将研究内容分解为以下4方面:关于国内优秀班主任的成果研究综述(从理论上明确“什么是优秀班主任?”);优秀班主任的主要特征的发展性研究;初步形成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影响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这4各方面的研究不是孤立的,而是渐次展开的,
注重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内涵与外延的统一。

(三)课题研究的目标
通过三年的实验:
1.要初步明确“什么是优秀班主任?”
2.要初步形成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

3.要给出影响班主任专业成长的主要问题分析与对策建议。

四、课题研究的方法、策略、预期成果
(一)课题研究的方法
访谈法、抽样法、调查法、追因法、比较法、文献法、统计法、内容分析法。

(二)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原则
1.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相结合、以实践研究为主的原则。

2.坚持学习借鉴与发展创新相结合、以发展创新为主的原则。

3.坚持实施方案与适时调整相结合、以实现与时俱进为目的的原则。

4.坚持专题研究与整体推进相结合、以实现全面发展为目标的原则。

5.坚持近期效果与长远效果相结合、以注重循序渐进效果为原则。

(三)预期成果
1.初步回答“什么是优秀班主任?”——研究综述;
2.建构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初步回答“怎样成为优秀班主任?”——结题报告。

五、课题研究的组织与步骤
(一)课题的组织
1.成立课题领导小组:
学校《优秀班主任专业成长规律的研究》课题领导小组,组长由学校副校长……担任,成员由德育主任、团委书记、年级组长等组成。

2.建立课题组:
课题组下设《理论学习》办公室,负责搜集与课题相关资料,制定理论学习计划,组织课题组全体成员定期进行理论学习;另外课题组下设《课题实践》办公室,负责制定课题阶段性计划、目标以及实施方案,对课题实践过程提出具体要求,对课题实践过程中存在问题及时总结,及时矫正和指导。

对课题阶段性成果进行验收,负责积累研究素材,收集保存研究资料。

(二)课题研究的步骤
整个课题研究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准备阶段(……年1月至……年6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成立组织(领导小组、《理论学习》办公室、《课题实践》办公室)。

第二阶段:开题论证阶段(……年1月至……年6月)。

本阶段的主要任务是:广泛收集资料、撰写开题报告、拟定研究及计划。

第三阶段:实验阶段(……年1月至……年12月)。

本阶段的任务是:搞好前测、编撰研究简报、启动研究、总结阶段成果。

第四阶段:结题阶段(……年1月至……年5月)。

本阶段的主
要任务是:搞好结题动员,全面总结研究工作,统计研究数据、资料,撰写研究报告。

(三) 课题研究的条件保证
本课题负责人是学校副校长,学校全力支持该课题的研究工作并作出了具体部署。

课题组下设功能齐全、结构完备的职能机构,能够保证课题顺利进行。

我校现有……多个教学班,可供课题进行分类研究的实验对象相对充裕。

学校能够保障科研经费的正常支出。

相关主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