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文档之家› 第三章 外部物流和内部物流系统设计
第三章 外部物流和内部物流系统设计
定性关联图的画法
• 下面研究作业单位相互关系图的画法,图 的形式如图所示。图右方的每个菱形框表 示和左方相对应的两个作业单位之间的关 系。菱形框上半部为密切程度代码,下半 部为理由代码。
关联线图法
• 在绘制关联线图之前,首先汇总各个作业 区的基本资料如作业流程与面积需求等, 然后制作各个作业区的作业关联图,如图 下所示。 根据作业关联图的基本资料,按照作业 区间的各级接近程度将其转化为关联线图 底稿表(见下表)的作业区号。表中数字表 示与特定作业区有某级关联。
4、设施数量
• 单一设施选址 • 多设施选址
5、需求评估
• 定义目标人群 • 选择地区 • 评估地理需求 • 绘制地理需求图
第二节 内部物流系统设计
• 设施布置 • 影响设施布置的因素 • 车间布置的方法 • 设备布置的方法 • 流水生产—装配线平衡
生产与服务设施布置
• 设施布置(facility Layout):合理安排企 业或某一组织内部各生产单位和设施的 相对位置与面积、车间内部生产设备的 布置
建立关联线图的基本步骤
(5)以此类推,选择其余的n—4个作业区。 本案例中作业区1、2、……、7最后布置
物料运量图法
2
1
4
7 01
6 02
5 03
04
2 05
4
6
2
2
1
物料运量图法
7
01
02
2 6
41
24
03
5
2
05
04
6
2
物料运量图法(从-至表)
至 从
01
02
03
04
05 合计
01
7
2
1
4 15
02
6
2
8
03
4
5 1 10
04
6
2
8
05
合计
11 14 10 6
作业相关法
代号 A E I O U X
建立关联线图的基本步骤
(4)选定第四个进入布置的作业区。第四个作 业区选定的过程与步骤(3)相同,被选定的作 业区应与前3个作业区具有最高的接近组合 关系。组合的优先顺序为:AAA、AAE、 AAI、AA*、AEA、AEE、AEI、AE*、AlI、 AI*、A**、EEE、EEI、EE*、EII、EI*、E**、 III、II*、I**。本案例选择的第四个进入布置 的为作业区2。
• 按对象布置(Product Layout):产品式布 置
• 按工艺布置(Process Layout):机群式布 置
• 按成组单元布置(Group Tech. Layout) • 固定式布置 (Fixed Position Layout) • U型单元布置
(二) 组织生产过程的基本要求
作业关联图
关联线图底稿表
建立关联线图的基本步骤
(1)选定第一个进入布置的作业区。选择具有 最多的“A”关联的作业区作为开始。若有 多个作业区同时符合条件,则以下列顺序加 以选定:最多“E”的关联,最多“I”的关 联,最少“X”的关联;最后如果还是无法 选定,就在这些条件完全相同的作业区中, 任意选定一个作业区作为第一个进入布置的 作业区。本案例中选定的为作业区6。
• 选址是一个多目标、多准则的决策问题 • 选址的重要性和难度
2、影响选址的因素
经济、政治、社会、自然因素。 • 企业经营战略 • 产品及发展方向 • 建设投资(土地、政策等) • 原材料供应(价格、运输费用等) • 顾客的分布 • 能源 • 劳动力资源
• ……
3、地理位置
• 一般的选址原则:总运量最小
建立关联线图的基本步骤
(2)选定第二个进入布置的作业区。第二个被 选定的作业区,是与第一个进入布置的作业 区相关联的未被选定的作业区中具有最多 “A”关联的作业区。如果有多个作业区具 有相同条件,则与步骤(1)一样,按照最多 “E”的关联,最多“I”的关联,最少“X” 的关联进行选择。最后如果还是无法选定, 就在与第一个进入布置的作业区相关联的这 些条件完全相同的作业区中,任意选定一个 作业区作为第二个进入布置的作业区。本案 例选定的第二个进入布置的为作业区5。
• 流水线(对象专业化原则)
M1
M3
M2
M4
• 工艺专业化
(三)车间(服务场所)布置的方法
• 原则:物料的流程尽可能短。 • 物料运量图法
物料的流向及运输量 • 作业相关图法
部门之间的关系密切程度
物料运量图法
7 01 2+2=4
02 6+4=10
03
21 21
05 2+2=4
04
5+6=11
第三章 外部物流和内部物流系统设计
物流网络结构
第一节 外部物流系统设计
• 设施选址
– 设施选址:区域,地点,方案评估; – 影响选址因素; – 单一设施选址:中值法; – 多设施选址; – 设施选址方案评估。
1、设施选址
• 设施选址(Facility Location):在何处 建厂和建立服务设施。
• 组织机构类型:直线职能型、事业部、 矩阵项目型
• 范围:局域、全国、全球
影响设施布置的因素
• 产品的结构与工艺特点 • 生产的专业化程度 • 生产的规模 • ……
影响服务设施布置的因素
• 服务组织的性质和目标; • 地域有效性及空间需求; • 灵活性; • 艺术性; • 社会与环境。
(一)典型的布置形式
建立关联线图的基本步骤
(3)选定第三个进入布置的作业区。第三个被 选定的作业区,应与已被选定的前2个作业区 同时具有最高的接近程度;与前2个作业区关 系组合的优先顺序依次为AA、AE、AI、A*、 EA、EE、EI、E*、II、I*,其中符号*代表 “O”或“U”的关联。如果遇到多个作业区 具有相同的优先顺序,仍采用步骤(1)的顺序 法则来处理。本案例选定的第三个进入布置 的为作业区7。
密切程度 绝对重要 特别重要
重要 一般 不重要 不予考虑
作业相关法
代号
关系密切原因
1
使用共同的原始记录
2
公用人员
3
公用场地
4
人员接触频繁
5
文件交换频繁
6
工作流程连续
7
做类似的工作
8
公用设备
9
其它
定性关联图(Relationship Chart)
缪塞(Muther)首先提出了这一方法及 其工具。用这一方法不论是制造业还是服 务业,都可表示各部门间关系的密切程度。 采用一种“密切程度”代码(closeness code)来反映不同单位之间的不同关系。 “密切程度”代码如表所示。此外还要用 一种理由代码来说明达到此种密切程度的 理由,如表所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