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建筑艺术欣赏课
华表
华表由远古时代的 谤木演变而来,为 一种纯粹的装饰品 或标志,设在宫殿、 庙宇、陵墓等的前 面。华表一般成双 成对设置,起先用 木柱,东汉时开始 盛行用石柱。
牌坊
牌坊,是封建社 会为表彰功勋、 科第、德政以及 忠孝节义所立的 建筑物。也有一 些宫观寺庙以牌 坊作为山门的, 还有的是用来标 明地名的。又名 牌楼,为门洞式 纪念性建筑物。
②隋唐阶段
汉末到南北朝时期,随着佛教的传入和盛行、南 北民族的大融合以及文人士大夫归隐山林的思想 情趣和山水诗、山水画的出现,使南北朝时期的 建筑艺术在传统的理性精神中加入了许多浪漫情 调。至唐代终于形成了理性与浪漫相交织的盛唐 风貌。宏伟、规整的都城,恢宏舒展的宫殿、坛 庙,规模巨大、形制多样的寺塔、石窟,造型浑 厚,装饰华丽,展示出博大伟美的风格特征。
北 京 颐 和 园 谐 趣 园 一 景
十字脊式屋顶:由两个歇山顶呈十字相交 而成。
故 宫 角 楼
盝顶:屋顶上有四条与屋檐平行的屋脊,四条屋脊构成 一个长方形或正方形的平顶,其四角各有一条垂脊向下 斜伸,形成四块坡檐。这种顶式在古代大型宫殿建筑中 极为少见。
盝顶
↙
盔顶:屋顶和脊的上面大部分为凸出的弧形,下面一
照壁
照壁,又称影壁、 萧墙、照墙,是设 在建筑或院落大门 的里面或外面的一 堵墙壁,面对大门, 起到屏障的作用。 同时,它也是一极 富装饰性的墙壁。
石狮
一般成双出现在建筑大 门外,有辟邪的作用。 按照中国的传统习俗成 对的石狮左雌右雄。另 外还可以从狮子爪下的 东西来辨别:如果爪下 为球,象征着统一寰宇 和无上权力,必为雄狮。 爪下踩着幼狮,象征着 子孙绵延,是雌狮。
图五 天花藻井
天花即“顶棚”,是 遮蔽建筑内顶部的构 件,而建筑内呈穹隆 状的天花则称作“藻 井”。藻井一般用于 最尊贵的建筑物,如 神像或帝王宝座顶上。
故宫太和殿藻井
方形藻井
圆形藻井
图六 平棋
平棋是天花的 一种,在木条拼 成的方格天花 中,平棋因为是 由大方格组成, 仰看就象一个 棋盘,所以得名.
中国古代建筑艺术 概 论
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二、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时间序列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常识
一、中国古代建筑艺术的特点
1、巧妙而科学的框架式木结构体系。
即采用木柱、木梁构成房屋的框架,屋顶 与房檐的重量通过梁架传递到立柱上,墙 壁只起割断的作用,而不是承担房屋重量 的结构部分。这是中国古代建筑在建筑结 构上最重要的一个特征。
中国木构建筑的结构体系主要有穿斗式、 抬梁式和井干式三种。
井干式木构架:采用木头围成矩形木框,层层叠置, 形成木头承重的墙体。
2、庭院式的组群布局。
3、丰富多彩的艺术形象。
①富有装饰性的屋顶。 ②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③色彩的运用。
悬山式屋顶
硬山式屋顶
卷棚式屋顶:也称元宝脊,其屋顶“正脊”为弧 形。
武当山大殿鸱吻
宫殿屋脊上的神兽
神兽位于屋脊或戗 脊的脊端,其排列 和所用数量有着严 格规定。清朝规定, 仙人后面的走兽应 为单数,按三、五、 七、九排列设置, 建筑等级越高走兽 的数量越多。
故宫太和殿等级最高,为十个神兽。按顺序分别是跨凤仙人、 龙、凤、狮子、天马、海马、狻猊、押鱼、獬豸、斗牛、行什
③明清阶段
经五代两宋城市经济的发展及各地方文化, 乃至蒙古、藏、阿拉伯文化的进一步交融, 至清代,中国古代建筑艺术走向最成熟的 阶段。城市街巷规格方整,宫殿陵墓建筑 定型化,但形制增多,手法多样。造园艺 术空前繁荣。其总体风格是雍容、典丽、 严谨、清晰。
④近现代阶段
随着封建制度的解体、西方文化的东渐、现代社 会科学技术的发展以及现代人审美情趣和文化心 理的变迁,20世纪的中国建筑产生了较大的变异。 在传统的园林建筑中,增加了建筑的比重,空间 更加曲折多变,装饰更加繁复细丽,且出现了大 量中西合璧式的公共建筑,更加注重其实用功能 与审美功能风格更加丰富多样。寻 找时代风格与民族风格的有机结合将是中国现代 建筑的重要课题。
北京雍和宫屋脊
②衬托性建筑的应用
衬托性建筑的应用是中国古代宫殿、寺庙 等高级建筑常用的艺术处理手法。它的作 用是衬托主体建筑。最早应用并且很有艺 术特色的衬托性建筑便是从春秋时代就已 开始的建于宫殿正门的“阙”。此外,还 有华表、牌坊、照壁、石狮等。
阙
四川雅安东汉高颐墓阙
阙是中国古代用于标志建筑群 入口的建筑物,多设在城池、 宫殿、祠庙、宅第、陵墓等前 方。阙最初是供守望用的实用 建筑,逐渐演变为显示门第、 区别尊卑、崇尚礼仪的装饰性 建筑。明清时代,阙就演变成 现在故宫的午门。
小部分反向的往外翘起,就像古代军队中战士所戴的 头盔一样.
屋脊上的装饰构件——吻
吻,是明清时期建筑 屋顶正脊两端的装饰 构件。宫殿建筑中称 “正吻”、“大吻”, 为龙头形,龙口大张 咬住正脊。民居建筑 一般称为“鸱尾”、 “鸱吻”、“鳌鱼”, 不同时代有不同名称。
故宫太和殿正吻
山西大同华严寺鸱吻
三、中国古代建筑的相关常识
图一 斗拱 斗拱是中国建筑
中特有的构件, 是屋顶与屋身立 面的过渡。
图二 垂花门
垂花门 指带有垂柱 装饰的门。垂花门的 门前檐柱只有短短的 一节,悬挂在门檐下 两侧。下垂的柱头部 做成花瓣状或吊瓜状, 因此称为“垂花”。
图三 雀替
雀替 位于梁与柱 或枋与柱的交接 处,具有一定的 承重作用。
图七 铺地
铺地是用一种或 几种材料(砖/石/ 瓦)对房屋内外 的地面进行加工 处理,使地面在实 用之外更为美观。
二、中国古代建筑发展的时间序列
中国建筑艺术按时间序列可分为秦汉、隋唐、 明清、近现代四个阶段:
①秦汉阶段。早在商周时期,中国建筑的主 要特征如庭院形式、对称布局、木梁架结构、 单体造型、大屋顶等已初步形成,不过因诸侯 割据而南北各异。秦汉时已有雕刻和彩绘,布 局舒展、整齐,具有明确的伦理、等级、秩序 等内涵,表现出刚健、质朴的风格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