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离过程 第三章ppt课件
与 lgAB呈线形关系
在R(1.21.5)Rm下,与全回流分配。相同
结论:可用操作回流比下的物料分配,采用
Fenske方程计算Nm。
精品课件
简捷计算法步骤:
用摩尔量、体积 量量 表、 示重 :
Nmlg([w dl) gAA (Bw d) B]
(3—11)
不用对数表示:
( w d) AAN Bm ( 精品w d课) 件B ( 3— 1) 2
Fenske方程说明:
1. 全凝器(x, A xB) D为其液相产品浓度 分凝器(x, A xB) D为其汽相产品浓度
精品课件
i:轻关键组分,表示:LK,下 标:l
j:重关 键组分,表示:HK, 下标:h
精品课件
精馏塔的任务: LK尽量多的进入塔 顶馏出液; HK尽量多的进入塔 釜釜液。
精品课件
对于精馏中的非关键组分:
设 ih 为非关键组分i对HK的相对挥 发度。
若:i h l h :
— i为轻组分,表示:LNK
◆只有无LNK,且 l h较大,塔顶可采出纯LK; 只有无HNK,且 l h较大,塔釜可采出纯HK。
精品课件
3. 关键组分的指定方法 ◆指定回收率 Dl;W h ◆指定控制量
xD l或 xD h ; x W h 或 x W l
注意:同一组分,规定 了一端的回收率,另一 端的量已确定。不能重 复!
精品课件
例3—4 分离烃类混合物 例3—1 求出Rm=1.306;
例3—2求出Nm=6.805和物料衡算表 本题求N,进料位置 解:1.求R R=1.25Rm=1.634
2.求 N 采用 Erbar and Maddox 关联图
R 0.62 Rm 0.566
R1
Rm 1
查图:N m N
0.47
精品课件
设塔顶采用全凝器(板序由上向下):
从 n1 开始:
由 1 ) (: y yB A ) 1 ( ( A) ( 1 Bx xB A ) 1 ( x xB A ) D
将(2)代入:( 又由(1):( yA
yB
xA xB )2
)(D (AB)(A2B)xx(1BA )yy2BA
)2
又将(2)代入:(
返回
3.1.4 实际回流比、理论板数、进料位置
一、实际回流比R
由操作费、设备费确定
由经验取:
R=(1.1~1.5)Rm 二、理论板数
1. Gilliand图和拟合形式
图3-12
NNm N1
—RR R1m( Nm, N包括釜
由 Rm、 R精、 品课N 件mN
用Gilliand图简便、但不准确,回归的经验式为:
2.对非关键组分
精馏段:HNK迅速消失;
LNK以接近于常数浓度在进料板
以上各
板中出现,接近顶部急剧增加,
在出料
液中达到最高。
提馏段:LNK迅速消失;
上几
HNK在再沸器中浓度最高,从釜向 精品课件
3.关键组分
变化复杂
▼ 若无LNK时:HK分别在二段出现两个最高点, LK表现象LNK。
▼ 若无HNK时:LK分别在二段出现两个最高点, HK表现象HNK。
精品课件
4. 关键组分的指定原则 由工艺要求决定
例:ABCD(按挥发度依次减少排列)混合物 分离
◆工艺要求按AB与CD分开: 则:B为LK;C为HK
◆工艺要求先分出A:
则:A为LK;B为HK
精品课件
多组分精馏过程的复杂性
①求解方法 二组分精馏:无需试差 多组分精馏:反复试差求解 ②摩尔流率 二元精馏:在进料板处液体组成有突变, 各板的摩尔流率基本为常数 多组分精馏:液、汽流量有一定的变化, 但液汽比接近于常数
Rm
1.306
3.1.3 最少理论板数和组分分配
1.最少理论板数
R 时 N , N m
意义:◆操作前的准备工作
◆ 测出 N m
特点:★F=D=W=0 ★ L=V;L/V=1
★操作线方程: yn1,i xn,i
★板效率 最高精品课件
采用Fenske方程求最少理论板数,推导如下:
设A、B分别表示二个 ,不 板同 序组 由分 上
iirrxi,F 1q
(33b)
式中: i r —— i 对基准组分 r 的相对挥发度
取基准:① 最难挥发的组分(最重的组分)
② HK
( xi,D数)m,——最小(x回i,D 流)m 比 操x作i,D 下,i 的摩尔分
q ——进料状态参数
——方程的根,为多根方程,取 l r hr
误差:10~20精%品课件
AB(xyA A) (xyB B) (yyB A) (xxB A)
对于第 n块板(:yA yB )n ( AB)(n xA xB )n (1)
又 yn 1 ,A x n ,Ayn 1 ,B x n ,B(全回流
\(
x x
A B
)n
(
y y
A B
)n1
(2)
用(1)、(2)式推导Fenske方程:
\ N 14.(5 包括釜)
设再沸器效率 100 %,塔中实际塔板数:
N
1
13 .5 0.75
18(块)
精品课件
三、确定进料位置
lg([ 采用:nm
d f
)(l
f d
lg l h
)h
]
3.6
已知:N m N
0.47
故: Nm N
nm n
\
n
3.6 0.47
7.7
塔中实际
精馏段实际 7.7板 07: ..77510块
Rm解法:
1. 在 [lr,hr]中设 b 式 试差确 定 2. 将代入 a式Rm
注意:若LK、HK挥发度不相邻,可在
l r , hr之间试差出几个 ,解出
几个Rm,最后取平均值。
例3—1 计算最小回流比
已知:xi,F,xi,D ,q1.0
解:由(3—3b)试差 1.325
返回
将
1.325代入(3—3a)得 精品课件
y y
A B
)2
(
AB)(2
yA yB
)3
\
(
x x
A B
)D
(
AB)(1
AB)(2
y y
A B
)3
精品课件
以次类推:
(
xA xB
)D
( AB)(1 AB)2 L(
AB)N (1
AB)N(
xA xB
)W
取( AB)均 N( AB)(1 AB)2L( AB)N(1 AB)N
— —代入式中
板为18块
\进料位置为从下第向 8块上(数不包括再沸
或从上向下1数 1块第
精品课件
四、不同回流比下物料分配的比较
不同回流比物料分配如图(3—14)
对于操作情况,R=(1.2~2)Rm,由Fenske
方程:
[l对gxx全AA回,,WD流情N况m] lgABlgxxBB,,WD
lg xA,D xA,W
▼有LNK、HNK,且都不同时出现在顶、釜时:
LK在精馏段出现一个最大值,然后降到所规 定的浓度;
HK在提馏段出现一个最大值,然后降到所规
的浓度。
精品课件
返回
二、设计计算多组分精馏过程特性
1. xD i , xW物j料衡算确定顶确釜定浓后度,顶釜浓度未确定
二种方法: ★清晰分割法 假设LNK全部从塔顶采出; 假设HNK全部从塔釜采出。
只有HK,LK,HNK情况
精品课件
浓 度 分 布
只有LK,HK,LNK 精品课件
精品课件
多组分精馏浓度分布
关键组分浓度分布往往有极大值
非关键组分通常是非分配组分
LNK和HNK分别在进料板上下形成几乎恒浓 的区域
全部组分均存在于进料板上
精品课件
1.进料板附近各组分浓度变化较大,原因是 引入的组分包含全部组成。
精品课件
二组分精馏 流量、温度、 浓度分布
精品课件
二元精馏
温度分布:在塔顶塔底处变化较慢,其它 位置变化较快;多元精馏此情形不明显, 在接近塔顶、塔底和进料处变化较快,且 全塔温差变大。 浓度分布:在精馏段、提馏段中部变化明 显,塔顶、塔底附近变化较慢,其它位置 变化较快。
精品课件
苯、甲苯、异丙苯精馏 塔内汽液流量分布
2. 求出N的 m数,包括塔釜 二、 级分 。凝 3. 公式A由 、B导出,可用于二 元元和多
二元B A: 为 为挥 挥发 发性 性小 大; 的 的 多组 组 元分 分 B A: 为 为H LKK
4. (AB) 均的一般计算
AB(AB) 顶 (AB) 釜
5 .若 或;AB分 3( , AB) 精离 顶 ( 品课件x x 式 AB A B) ) 釜 ( D 、 要 (x x AB A B) 中 ) 进 W , 求 N m ( .
精品课件
多元精馏的流量分布:
影响L、V的几个因素: 1)摩尔汽化潜热变化使沿塔向上的摩尔流率 有增加的趋势; 2)蒸汽上升中需被冷却,导致向上流量增加;
3)液体向下流动须被加热,将导致向下流量 的增加。
精品课件
塔内流量变化是上三因素的总效应,在很 大程度上,这些因素相互抵消。因此,恒摩尔 流假定有其实用性。
★非清晰分割法
在。
各组分在顶、釜都有可能存
精品课件
3.1.2 最小回流比
R Rm 时N , 塔中出现恒浓
恒浓区——精馏塔中全部浓度不变的区域
1. Rm 时,恒浓区出现的情况
二元精馏:
e y
恒浓区
Rm
xDye ye x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