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适用问题争议案[案情简介]1996 年1 月2 日,交易双方营业地点均在香港的申请人(卖方)与被申请人(买方)在中国签订买卖2 万吨锰矿石的合同,合同规定目的港为湛江港,采用信用证付款方式。
在履约过程中,双方在交货品质和货款支付问题上产生争议,经彼此协商未果,卖方遂依约向中国国际经济贸易仲裁委员会提请仲裁。
由于交易双方签订合同时,未约定处理合同争议的准据法,故在仲裁过程中,双方对本案合同的法律适用问题存在分歧。
申请人认为,本案不适用《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而被申请人则主张本案应优先适用该《公约》,其依据在于《民法通则》中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缔结或者参加的国际条约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法律有不同规定的,适用该国际条约规定,但中华人民共和国声明保留的条款除外。
”《民事诉讼法》也有类似的规定。
最后,仲裁庭裁定适用中国法律。
[案例评析]本案争议双方争论的适用法律问题,是指如何确定应适用的实体法。
《民法通则》所指优先适用的国际条约,显然是指中国及他国当事人所属国均缔结或参加的条约。
《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五条第五款对该公约的适用范围作了两项规定:“本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在不同国家的当事人之间所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1)如果这些国家是缔约国;(2)如果国际私法规则导致适用某一缔约国的法律。
”中国在核准参加该公约时做出保留,即中国只同意该公约适用于营业地处在不同缔约国的当事人之间订立的货物销售合同。
由于本案双方当事人的营业地均在香港,故该公约不能作为本案适用的法律。
鉴于本案合同的签约地、标的物以及仲裁地均在中国,故仲裁庭根据最密切联系的原则,确定解决本案实体争议,依据中国法律,这一裁定是正确的。
外语专业:《惯例》练习(二)一、名词解释1. 国际贸易惯例2. 要约邀请3. 要约4. 反要约5. 承诺6.要约的撤回7. 要约的撤销8. 逾期承诺9. 承诺的撤回10.仲裁二、填空1.发盘也称()()(),在法律上被称为()。
2.还盘在法律上被称为()。
3.接受在法律上被称为(). ( )和()既属于商业行为,也属于法律行为。
4.要约内容至少包括()()().5.《买卖合同公约》规定要约撤回的时间()。
6.《买卖合同公约》规定要约撤销的时间()。
7.英美法系在书面承诺的生效问题上采取了(),大陆法系则采取了()。
8.《买卖合同公约》规定合同于()订立。
9.在国际贸易中,能够作为支付工具的主要有()和()。
10.按照出票人的不同,汇票可以分为()和()。
11.按照汇票是否附有单据,可以将汇票分为()和()。
12.按照付款时间不同,汇票可分为()和()。
13.根据托收下的汇票是否附有单据,可以把托收划分为()和()。
14.跟单托收下,按交单条件不同,可把跟单托收分为()和()。
15.信用证有()和()两种形式。
16.按照信用证是否附有货运单据,可把信用证分为()和()。
17.按照信用证是否有另一家银行予以保兑,可把信用证分为()和()。
18.按照付款时间不同,信用证可以分为()和()。
19.按照信用证可否转让划分,可分为()和()。
20.按照付款方式不同,信用证可分为()()和()。
21.仲裁协议包括()和()。
22.长期的国际贸易实践已经形成了各种解决国际贸易纠纷的方法,其中主要有()()()和(),其中,()是解决争议的主要途径。
三、判断1.要约既可以撤回也可以撤销。
2.承诺既可以撤回也可以撤销。
3.还盘一经做出,原发盘即告失效。
4.如发盘无规定有效期,则受盘人可在任何时间内表示接受。
5.根据《公约》的解释,接受必须用声明或行动表示出来,沉默或不行动本身不等于接受。
6.根据《公约》的规定,如果撤回通知于原应生效之前或同时送达发盘人,接受得予撤回。
7.交易磋商的内容必须包括11种交易条件,在此基础上合同才能成立。
8.邀请发盘对双方具有约束力。
9.一项发盘,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也可以撤回,只要撤回的通知在发盘送达受盘人之前或同时送达受盘人。
10.根据《公约》,一项发盘在受盘人发出接受通知之前可以撤销,但有两种例外情况。
四、简答1.要约的条件?2.《买卖合同公约》规定的三种不可撤销的要约?3.要约终止效力的五种原因?4.简述承诺的有效条件?5.对要约作非实质性变更的答复的效力的情况?6.试比较我国票据法与《日内瓦统一公约》和《英国票据法》规定的汇票票据行为?7.在远期付款交单情况下,如果买方急于提取货物,可以采取什么样的通融做法?8.国际贸易纠纷的解决方法?9.国际商事仲裁的特点?10.仲裁的含义及其作用?11.逾期承诺的效力?12.试比较仲裁与诉讼。
13.简述《海牙规则》关于承运人责任的规定。
14.简述跟单信用证的流转程序。
15.简述《公约》关于国际货物买卖中卖方承担的权利义务。
五、论述1.试述要约与承诺。
2.论述国际贸易纠纷的解决途径。
案例4:要约撤回与撤销问题1991年II月25日,德国A公司向香港B有限公司发出如下要约:Jettish彩色复印机2000台,每台汉堡船上交货价(FOB)4000美元,即期装运,要约的有效期截止到12月30日。
A公司发出要约后,又收到了巴黎某公司购买该种型号复印机的要约,报价高于A公司发给香港B有限公司的要约价格。
由于当时香港B有限公司尚未对该要约作出承诺,故而A公司于12月15日向香港B公司发出撤销11月25日要约的通知,而后与巴黎方面的公司签约。
但是,12月22日,A公司收到了香港B有限公司的承诺,同意德国A公司的要约条件,并随之向A公司开出了不可撤销的信用证,要求A公司履行合同。
后因A公司末履约,香港B公司诉诸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庭,要求A公司赔偿损失。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A公司的辩称是否成立,A公司11月25日发出的要约能否被撤销。
2、A公司与B公司之间是否存在有效的买卖合同。
案例4:要约撤回与撤销问题[参考答案](1)A公司的辩称不成立。
A公司I1月25日发出的要约是不可撤销的。
(2)A公司与B公司之间的买卖合同有效。
[解析]本案涉及到要约的撤回与撤销的问题。
要约的撤回是指要约生效前要约人将其取消。
根据《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5条的规定,一项要约,即使是不可撤销的,也可以撤回,要撤回要约的通知于该要约到达受要约人之前,或与该要约同时送达受要约人。
所谓要约的撤销是指要约生效后,受要约人作出承诺前,要约人将其取消。
根据该《公约》第16条的规定,要约是可以撤销的,但撤销通知须于受要约人作出承诺之前送达受要约人。
但这项规定有一定限制,根据该《公约》第16条第2款的规定,在下列情况下,要约一旦生效,即不得撤销:第一,在要约申已载明了承诺的期限,或者以其他方式表明它的不可撤销性。
第二,受要约人有理由信赖该项要约是不可撤销的,并已本着对该要约的信赖行事。
、本案中A公司的要约注明了有效期是1991年12月30日,故而是不可撤销的。
B公司的承诺于有效期内到达,所以合同视为成立。
本案涉及到:《联合国国际货物销售合同公约》第15条、第16条第2款。
案例4:要约撤回与撤销问题1991年II月25日,德国A公司向香港B有限公司发出如下要约:Jettish彩色复印机2000台,每台汉堡船上交货价(FOB)4000美元,即期装运,要约的有效期截止到12月30日。
A公司发出要约后,又收到了巴黎某公司购买该种型号复印机的要约,报价高于A公司发给香港B有限公司的要约价格。
由于当时香港B有限公司尚未对该要约作出承诺,故而A公司于12月15日向香港B公司发出撤销11月25日要约的通知,而后与巴黎方面的公司签约。
但是,12月22日,A公司收到了香港B有限公司的承诺,同意德国A公司的要约条件,并随之向A公司开出了不可撤销的信用证,要求A公司履行合同。
后因A公司末履约,香港B公司诉诸瑞典斯德哥尔摩仲裁庭,要求A公司赔偿损失。
请你回答下列问题:1、A公司的辩称是否成立,A公司11月25日发出的要约能否被撤销。
2、A公司与B公司之间是否存在有效的买卖合同。
国际贸易法规与惯例--练习(一)一、名词解释:1. 国际贸易惯例2. 国际贸易术语3. FOB4. 班轮运输5. 航次租船6. CFR7. CIF8. 国际贸易9. 装运时间10. 分批装运11. 转船12. 提单13. 倒签提单14. 预借提单15. 清洁提单16. 承兑交单17. 滞期费18. 速遣费19. 保险利益20. 保险单21. 保险凭证22. 代位求偿权23. 推定全损24. 委付25. 海上风险26. 海上损失27. 单独海损28. 海上费用29. 施救费用30. 救助费用31. 外来风险32. 仓至仓条款33. 信托收据34. 即期付款交单的托收35. 假远期信用证1.目前,在国际上影响最大的国际贸易术语解释是()制定的()。
2.依据国际贸易术语所签订的合同的性质,根据F组和C组术语所签订的买卖合同常常被称为()合同,根据D组术语所签订的合同常常被称为()合同。
3.在13种国际贸易术语中,()()( )( )( )( ) 共六种贸易术语只能适用于水上运输方式。
4.13种国际贸易术语的风险转移时间都以()为准,但()将会造成风险提前转移。
5.在进出口报关方面,原则上买卖双方各自办理本国的报关手续,但是()()两种术语例外。
6.FOB术语的变形是针对()而产生的,CFR术语变形是为了明确( )问题。
7.《Incoterms2000》仅适用于()合同,不适用于()合同;在货物,技术与服务多元化贸易形式中,仅适用于()贸易;在货物贸易中,仅规定当事人()权利义务,不设计当事人的()权利义务,《Incoterms2000》可适用于()货物贸易。
8.在贸易实践中,FOB术语常常被称为()9.在FOB术语中,卖方没有()责任和()责任。
10.风险转移的前提是()。
11.在贸易实践中,CIF术语常常被称为()。
但实际上,卖方并不保证()。
12.《华沙-牛津规则》规定明确了货物所有权转移的时间是()。
13.()术语是一个水上运输方式中卖方责任最小,买方责任最大的贸易术语。
14.国际贸易惯例具有()的法律约束力,但与公约相比,国际贸易惯例的法律约束力不是当然的,其适用是()。
15.在托运人和承运人之间,提单只是承运人已按提单所记载的情况收到货物的()证据,在提单受让人与承运人之间,提单就是()证据。
16.我国海商法规定,因为船长、船员()或者()的过失或者()的过失造成货物灭失或损害时,承运人不承担赔偿责任,这种规定被称为()原则。
17.按照提单对货物表面状况的批注,提单可分为()()。
18.按照提单收货人抬头,可把提单分为()()()。
19.按照运输方式,提单可分为()()。
20.保险单证主要有()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