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一般规范根据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相关文件精神及《一级学科博士、硕士学位基本要求》《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硕士研究生培养方案》《南京艺术学院博士硕士学位论文格式与规范》等要求,为引导广大研究生有针对性地、逻辑性地回答开题报告需要回答的问题,建立从学科专业角度认识学术研究性质的意识,了解从学科专业角度出发思考学术史问题、进行选题的途径,掌握从学科专业角度建构自己选题目的、论述逻辑与思路的方法,现结合我校研究生培养工作实际,制定本《规范》。
自2020年1月1日起,我校硕士、博士学位论文开题,统一使用附件中的《南京艺术学院研究生学位论文开题报告表格》。
一、封面(一)学位类别目前我国实行学士、硕士和博士三级学位制度。
其中,研究生学历包含硕士学位和博士学位。
硕士又分学术型硕士、专业型硕士两种。
我校专业型硕士目前主要包括全日制(学制三年)、非全日制(学制四年)两类。
(二)专业2011年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颁布《学位授予和人才培养学科目录》,艺术学从文学门类中独立出来,成为第13个学科门类。
艺术学门类下设5个一级学科,分别为:艺术学理论、音乐与舞蹈学、戏剧与影视学、美术学、设计学。
各一级学科名称即研究生教育常说的专业名称。
各专业下设不同研究方向,每个研究方向内部又可分为一些更小的研究领域或论域。
(三)研究方向目前,我校近年各一级学科专业下,所设博士、硕士研究方向如下:每位在读研究生应该都能在上列表格中找到自己的研究方向及本研究方向所属的专业、学科。
(四)导师姓名(职称):自己的导师的姓名,在括号内填写导师当前的职称。
二、论文题目(一)不超过20字。
20字无法表达清楚的,可用主、副标题结构;(二)简明扼要、意思准确、无歧义,无多余字词、无重复概念;(三)是一句明确表述自己观点结论及研究对象、文章内容、创新之处的话;(四)是你经过深入研究后,最想告诉同行专家的那个结论;(五)尽量避免《××××研究》《××××考察与研究》《关于××××的思考(分析、探讨)》。
因为:这种题目里面只有研究对象或研究方法,没有观点、结论;这种不明确的题目给读者造成不便,也给自己观点的未来传播造成障碍;按:如果我们的研究选题无法表达出具体观点,其原因不是题目过大就是研究不深入。
三、选题立论基础(主要阐述课题的来源、选题的依据、研究背景情况、课题研究的目的、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我们需要撰写的论文是用来申请学位的论文,名副其实绝非儿戏。
但作为一名研究生,我们尚属初入学术殿堂的青年学者,对本学科专业、本研究方向、本研究领域大都还不够熟悉,因而,我们对选题立论基础的阐述是专家判断选题学术价值及可行性的重要依据。
括号内所列的各项中,每一项即为一问。
撰写开题报告时,须逐一回答。
(一)课题的来源此问目的是要考察:你的题目具体怎么来的——是否是抄袭剽窃、道听途说、未经独立思考而得来的。
如果是,请重新选题。
如果不是,请顺序表达选题、定题的经过。
1.本人专业学习经历(学历、课程)简介;本选题涉及的学科专业、研究方向介绍;2.是什么兴趣或什么课程或哪位教师或哪位专家或哪位作者的观点、实践或者什么理论等,对你产生了启发,这些(个)启发是什么……于是你选择了哪个方面开展研究;3.在选题过程中,你的导师对你提供了哪些方面的帮助、指导,这些帮助或指导具体是哪些……他(她)的指导、帮助对你产生了哪些作用,使你做出了哪些修改调整……原因是什么……4.在接下来的案头工作中,你梳理、阅读了哪些方面的文献,在进一步深入文献分析归纳和思考的过程中,又(还)有哪些老师(作者)、哪些理论、哪些实践、哪些观点、哪些资料对你产生启发,使你意识到了什么,使你修正了之前的哪些设想、修改了哪些地方、保留了什么、增加了什么、突出了什么……原因各是什么……?5.目前,你已积累了哪些前期成果(如发表了什么论文、发表了什么研究综述或研究述评等)。
(二)选题的依据此问目的是要考察:你对本选题的学科归属、学科原理及本专业发展情况的宏观认识(有的开题报告会问“论题及研究对象所属领域、范围及性质”之类问题,考察目的基本相同)。
1.你的选题有没有跨学科专业、跨研究方向?跨的是什么学科专业、什么研究方向?2.你的出发点或学科专业立场是什么?3.本学科的学科史如何?本研究方向的宏观历史与现状(含导师相关成果)如何?4.你的研究对象是什么?5.你的研究对象涉及哪些已有研究领域?6.在这些研究领域内,目前已有哪些主要理论和学术观念?7.你将依据本学科专业里的什么理论或什么观念或什么观点或什么思潮或什么认识或什么方法(角度)或什么事实(现状)来探讨/思考你设定的这个研究对象?(三)研究背景情况此问目的是要考察:你对本选题相关各领域理论研究的历史发展脉络(亦即研究对象相关各领域的学术史)的认识,你认识得对不对。
1.本选题相关各领域的学术史如何(你看到了哪些理论景象,各相关领域研究的历史分期、理论源流、学术思潮、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类型、研究范式、理论观点……分别是怎样的)?2.你的研究对象的学术史如何(该对象研究成果的历史分期、研究方法、研究视角、研究类型、常见范式、主要观点……分别是怎样的)?3.你的研究对象所关涉的具体学术问题是什么?该问题的学术史如何?4.相关各领域学术史、研究对象学术史、该问题学术史与当前各相关领域研究实践、社会实践存在什么样的交集和抵牾,这些交集和抵牾背后的原因/问题/不足是什么?5.这些存在问题,与本学科专业、本研究方向相关研究进一步发展具有何种关系?需要思考、探索、解决哪些问题?(四)课题研究的目的此问目的是要考察:你研究这个问题是想干什么。
针对以上学科史、各相关领域学术史、研究对象学术史中存在的问题,你的选题是想解决上述各种问题中的哪个具体问题(一篇文章只解决一个文题是好文章的基本标准)?即:1.前人的研究还存在哪些问题?2.目前最迫切的任务是要解决哪个问题?3.你的选题是要解决什么问题?(五)理论意义或实际应用价值此问目的是要考察:你要解决的这个问题、你要做的这个选题研究、你要说的这句话(即你的这个观点)、你要完成的这个研究任务,解决了上述问题中的什么问题,对上述哪个问题的认识将起到何种作用,或对上述的哪个理论认识、什么研究实践有何作用。
1.你提出的观点、你研究所获的结论,在本学科、专业、研究方向、研究领域内:证明(实)了什么或揭示了什么或纠正了什么或反驳了什么?2.你提出的观点、你研究所获的结论,突破了什么难题或发明发现了什么或纠正了哪些(个)通说或填补了什么空白或发展了前人的什么成果?3.你的研究,是不是新领域、有没有新见解、用没用新方法、发没发现新材料?4.你的研究方法和采取的路径、思考的角度、使用的材料、预期的结论,对旧有的方法、范式、认识形成了何种推进?5.你提出的观点,反过来对你所研究的这个领域、对你学习的这个专业、对你所在的这个学科总体上或分别起到什么作用、会产生什么影响?四、文献综述(查阅文献的手段、所阅文献的范围、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此问目的是要考察:你前述所及的本学科专业、本研究方向、本相关各研究领域、本选题研究现状中存在的问题是否属实;你想要解决的问题是否真实存在;你解决的方法、思路是否妥善、可靠。
文献检索对学位论文质量水平具有决定性影响。
须依据论题、研究对象及相关各研究领域设计若干个检索词,然后依次检索。
(一)查阅文献的手段假设:本选题主要检索词为A、B、C。
1.网络数据库检索:(1)知网检索明确表述:以A为“题名”检索,显示篇数,已按发表时间先后下载并阅读篇数;以A为“主题”检索,显示篇数,补充前一检索结果篇数,已按发表时间先后下载并阅读篇数;以A为“关键词”检索,显示篇数,补充前两个检索结果篇数,已按发表时间先后下载并阅读篇数;以A为“摘要”检索,显示篇数,补充前三个检索结果篇数,已按发表时间先后下载并阅读篇数。
明确表述:以B为“题名”检索……以B为“主题”检索……以B为“关键词”检索……以B为“摘要”检索……明确表述:以C为“题名”检索……以C为“主题”检索……以C为“关键词”检索……以C为“摘要”检索……以其他检索词检索…………按:知网检索应与维普等期刊网检索互为补充。
(2)中国优秀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以相同办法在知网博士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华艺•台湾学术文献数据库[试用]中检索,明确表述显示篇数、补充之前文献篇数、已按发表时间先后下载并阅读篇数。
(3)超星读秀检索知识——分别输入A、B、C等检索词所获检索结果;著作——分别输入A、B、C等检索词所获检索结果;期刊——分别输入A、B、C等检索词所获检索结果;报纸——分别输入A、B、C等检索词所获检索结果;学位论文——分别输入A、B、C等检索词所获检索结果;会议论文——分别输入A、B、C等检索词所获检索结果;下载、阅读新获文献,整理检索结果,并明确表述:新获文献数量及其对之前知网文献形成哪些方面的补充。
(4)全国报刊索引(民国)下载、阅读新获文献,整理检索结果,并明确表述:新获文献数量及其对之前所获知网、读秀文献形成哪些方面的补充。
(5)古籍检索常见古籍数据库如鼎秀古籍全文检索平台(试用)、中国基本古籍库、古籍馆数据库、大成古籍文献全文数据库、中国古方志集等。
下载、阅读新获文献,整理检索结果,并明确表述:新获文献数量及其对之前所获知网、读秀文献形成哪些方面的补充。
(6)外文数据库检索常见外文数据库如优阅外文电子图书、数图外文电子图书等。
下载、阅读新获文献,整理检索结果,并明确表述:新获文献数量及其对之前所获知网、读秀文献形成哪些方面的补充。
(7)其他网络数据库检索如EDS发现系统、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试用)、维普中文期刊(试用)、超星期刊(试用)等。
下载、阅读新获文献,整理检索结果,并明确表述:新获文献数量及其对之前所获知网、读秀文献形成哪些方面的补充。
2.网络图书检索(1)各种电子书下载网站:电驴、115、汇雅电子图书等及其他电子书网站。
(2)孔夫子旧书网、淘宝网、当当网、卓越网等。
(3)国内外图书馆门户网站检索。
下载、阅读新获文献,整理检索结果,并明确表述:新获文献数量及其对之前所获知网、读秀文献形成哪些方面的补充。
3.实体图书馆检索(1)南艺图书馆检索结果。
(2)南京其他高校图书馆检索结果。
(3)南京图书馆检索结果。
(4)国内其他大型图书馆检索结果。
(5)国外图书馆检索结果。
下载、阅读新获文献,整理检索结果,并明确表述:新获文献数量及其对之前所获知网、读秀文献形成哪些方面的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