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递企业最后一公里解决方案研究工商管理121 郭宏琴7040212042摘要:目前我国已有规模不等的快递公司上万家,但国内快递公司技术落后、效率较低,无法满足消费者日益提高的服务需求,同城快递存在重复建设,使得快递物流总体效率低下。
近年来,快递业迎来了发展的黄金时期,每逢旺季时期,由于快递业“最后一公里”引发的配送脱节、货件积压乃至爆仓成了社会热点问题之一。
众所周知,派送环节是快递全程全网形成部分的重点一环,也是快递服务的“最后一公里”。
本文就各快递企业目前最后一公里的现状进行阐述,并分析各个快递企业解决最后一公里措施的优劣,最后对这些措施发表个人观点并提出针对“最后一公里”的一些建议。
关键词:“最后一公里”快递模式京东当当网一、什么是“最后一公里”最后一公里,是指里程旅行的最后一段完成扩展为完成一件事情,当最后的关键的一步(通常是解释这一步困难重重)。
从物流行业来讲,“最后一公里”物流是物流配送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最主要的一个环节。
它的优势是可以实现“门到门”,按时按需的送货上门,提供给当今顾客最在乎的人性服务。
在快递业是包裹这个过程中的焦点是在家里给消费者的。
二、各快递企业目前“最后一公里”的现状针对物流“最后一公里”问题,不少快递公司不约而同地提出将快递纳入“社区化服务体系”。
比如,申通快递已经与遍及小区的便利店合作,以便利店为网店,将快递包裹放在店内由收件人来提取。
汇通快递代表认为,小区的物业公司不应将物业拒之门外,且需要具备代收业主收取快递的职责。
或者社区在居民家门前设一些类似报箱之类的包裹站,让居民自行提取。
国通快递代表也向人大建议,杭州应当在社区建设像报刊亭、公共厕所等公共设施一样的社区物流站:“有很大一部分客户不需要我们将货物送到家门口,他们可以自己提取。
当然现已存在其他的快递模式,如快递“零售店”模式、快递“社区收发室”模式、“地铁收发室”模式快递“24小时公共智能包裹站”模式(自提柜)等。
这些模式都有各自的特点及优劣势,下面我将以京东、当当网为例分析他们的“最后一公里”措施的优劣,并提出个人的一些建议。
(一)京东最后一公里措施1、京东校园营业厅京东校园营业厅项目从2010年8月开始启动,目前已经在全国建立了64家京东校园营业厅,其中华北地区21家,东北地区5家,华东地区15家,华南地区8家、西南地区12家、华中地区2家。
京东校园营业厅有货到付款服务,并且用户下单时支付方式选择“校园营业厅自提”,可享受如下服务:校园营业厅自提;全场无运费;三包期内免费上门取件、送件服务。
京东校园营业厅优点:校园用户们既不仅可以享受到以上更灵活、更方便的专属服务!还可以节省快递费用。
缺点:第一,校园营业厅不能现场开具发票,发票事先由库房统一开具;第二,目前京东校园营业厅普及的范围还不是很大,还有许多像我们学校的校园还没有京东校园营业厅;第三,营业厅需要雇佣营业厅的工作人员,提高了京东的成本。
2、“地铁收发室”模式自2011年以来,京东商城与京投资产公司合作,分布在北京地铁5号线和10号线的20个车站外便利车兼职做起了市民网购的“收发室”,这是全球首家地铁与电子商务合作的自提业务。
目前在北京市地铁五号线、十号线的立水桥、大屯路东、国贸、海淀黄庄、张自忠路等站点均有京东商城的自提服务,快递人员每天坐地铁送货,环保省时。
市民上午在网站下单购物,下班回家出站就能取货,并可通过现金及POS机刷卡支付货款。
“地铁收发室”的优点:第一,为大众提供24小时全周无休的服务,增进用户体验,特别为朝九晚五的各类上班群体提供了方便。
第二,广告宣传效应,在与京东商城合作的北京“地铁便利”点的门头一侧都挂上“京东商城便利自提”的标号。
这对京东品牌“落地”、产生广告效应有一定的帮助。
第三,通过地铁空闲方式运输,避免了大量快递员的劳动,可以减少交通拥堵,减低温室气体的排放,起到节能环保的作用。
其缺点是:第一,所送货物有“门槛”,目前可以配送的商品体积则限定在0.5立方米以内,重量不超过5公斤,总价值低于2万元。
“太大件的东西市民取货的时候也不方便拿,目前订单中最多的物品是书籍、小件日用百货和电子产品等。
第二,市民上下班期间为人流量高峰期,此时“地铁收发室”可能会造成地铁拥堵现象。
3、自提柜模式京东自2012年起开启自提柜项目,2013年大面积铺开,在北京、沈阳等城市的一些写字楼、社区和地铁附近摆放自提柜,据京东商城数据,目前北京已经于101个地点设立了快递自提柜。
然而去年大面积铺开投放、被炒得火热的快递自提柜在今年并没有太多的消息。
记者走访位于国贸大厦三期B1层的京东快递自提柜,在耗时近一个小时并多次询问国贸大厦工作人员后方艰难找到了京东自提柜。
因为自提柜位置偏僻,多数国贸大厦工作人员都表示不清楚在哪里,服务台工作人员告诉记者:“京东自提柜的位置特别偏,需要出去到停车场,然后沿着通道走很久,特别难找!”这些自提柜的使用频率并不高。
自提柜优点:可以24小时营业、不需要人员值守的自助式服务,是它最大的优势。
快递自提柜能最大化地满足消费者对时间自由度的需求,还可以减少配送员的等待时间、节省沟通环节,提高配送效率、降低物流成本。
缺点:一,占地面积大、可投递快件有限、自提柜成本高、需要后期维护费用等是快递自提柜无法回避的短板。
自提柜摆放位置过于偏僻等,都是自提柜在现阶段发展并不太顺畅的原因。
二,尽管自提模式的优势在于能够减少二次配送、缓解末端配送压力,但是消费者的观念尚未从“等快递”向“取快递”进行转变,这种自提模式仍需进一步完善。
三,要在高校普及有困难。
高校所能提供的场地有限,而自提柜占用空间较大,并且大都不具备收取快递的功能,在中国高校快件量较大、频率较高的应用场景下,快递自提柜可能并不太适用。
所能容纳的多为外形标准且体积较小的快递,而对于体积较大或者形状奇特的非标准类快递就显得无能为力了。
(二)当当网物流大提速决战最后一公里为了冲刺百货零售规模,当当网一直在马不停蹄的在全国新建和扩建物流配送基地。
随着郑州物流中心的投入使用,当当网已拥有战略布局于全国六个城市的九个物流中心,库房总面积已达到1 6万平米,物流可覆盖全国1 238个地区和80多个城市,90%的订单可在下单后24小时内发出。
这一国内电子商务领域迄今规模最大的物流配送网络,成为当当网抢滩百货零售的新引擎。
与部分自建配送队伍的B2C 企业不同,当当网尽管自建库房,却并未自建配送队伍,而是与大约100个第三方城际运输公司和区域第三方快递公司组成自配送网络合作为用户配送商品包裹。
当当网总裁李国庆说,之所以选择第三方物流,是因为这样更灵活,成本也低,自建队伍则弹性很差,也很难匹配各个地区的销售增长速度。
由于采用自行研发的捡货、包装和库存管理系统,当当网能够迅速、准确地处理大件货物,每日处理订单可达十万件。
由案例可知,当当网的最后一公里策略是,在全国布局覆盖面广的物流中心形成规模较大的物流配送网络,再与第三方物流合作将货物快速的送到消费者手中。
由我们平时的买书经历也可知,在当当网下单后,一般在24小时内我们就可以收到快递。
所以,足以说明当当网采取的这个措施极大地提高了物流速度。
当当网最后一公里优点:由于企业的资金和资源有限,不能在各种业务上都做的很优秀,没有资金和精力自建物流,当当网使用第三方物流可以,腾出更多的资金和资源集中精力把企业的核心业务做好,可降低生产企业运作成本,减少固定资产投资,并且第三方更加专业,节约人力、物力。
当然运用第三方物流也有缺点:与自营物流相比较,利用第三方物流,当当网不能直接控制物流职能,不能保证供货的准确和及时,不能保证顾客服务的质量和维护与顾客的长期关系,这些都有可能对其服务质量造成不利影响。
三、对各快递企业“最后一公里”措施的看法及建议由以上案例可以知道,各个企业解决“最后一公里”的措施都有各自的优缺点,并且这些措施都有各自的适用范围。
校园营业厅模式只适用于校园内,而且目前有在校园内设置营业点的快递企业并不多,现在还有许多快递企业在送快递的时候都是送快递人员在校园门口打电话或者发短信通知,并要求收件人在段时间内内到达,不然就只能下次再拿快递,这给广大师生造成了极大地不便。
所以快递企业应扩大其校园点,提高服务质量。
自提柜模式由于占地面积比较大,可投递快件有限等缺陷很难在校园或繁华地区推广,并且自提柜数量有限,如果收件人不及时收取快递则会占用自提柜资源。
因此自提柜模式的使用的选址应合理选择,并进行有效管理,除了运用超时付费的方法以外,还应当加强对市民宣传,让他们的思想从“等快递”向“取快递”进行转变,并自觉及时的收取快递,提高自提柜的利用效率。
而“地铁收发室”模式,一方面,已开通这项服务的地区,在方便上班族的同时可能会出现某一时段人流量特大的情况,造成地铁拥挤。
因此,应当在地铁站多设置一些“收发室”,分散收取快递人群。
另一方面,目前推广面还不够,因为有些二三线城市的地铁至今并未开通,自然这种快递模式难以普遍推广。
这个问题需要政府的政策支持,完善地铁等公共设施。
当当网的快递模式当中,应当加强与第三方的合作,较大程度的实现信息共享,并对员工的整体素质进行培养提升,提高服务质量。
总结,当前“最后一公里”的问题还有许多方面需要解决与完善,这需要社会各方面一起努力才行。
快递企业方面,需要各企业加大对物流专业技术的开发,并与其他快递企业或其三方物流进行合作。
政府方面,需要政府加大对社会物流的政策与资金支持,完善基础设施,并出台有利于物流业发展的相关政策。
广大人民,应当学习相关知识,实现思想的转变,接受新的社会服务。
参考文献:中国网络电视台《世界首创---京东商城地铁自提正式开通》方玺、耿艳《我国快递“最后一公里”收派模式创新探讨》论文网《城市配送最后一公里问题的研究》以及百度、知网等文库。